在乳制品行业进入结构性复苏的新周期,头部企业与跟随者之间的差距正在被迅速拉大。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中报,实现营业总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再创历史新高。半年营收领先行业第二名超200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达到对手的三倍以上,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在行业整体仍处于承压修复的背景下,这份答卷不仅展现了伊利的业绩韧性,也折射出乳业竞争逻辑正在被重塑——依赖单一品类、以低价驱动的企业在需求疲软、渠道重构的环境中增长乏力,而具备全品类布局、技术积累与前瞻战略的企业,则率先穿越周期,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伊利的“强者愈强”,首先来自其高度稳固的“底盘能力”。不同于依赖单一品类的传统乳企,伊利长期坚持全品类均衡布局,形成了在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等多品类协同发展的体系化能力。
其中,伊利液体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1.26亿元,整体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整体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公司冷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2.29亿元,同比增长12.39%,稳居市场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能冠军的基础上,伊利又在关键战略赛道上展现出“单打王者”的爆发力。尼尔森与星图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伊利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占率达到18.1%,跃居中国市场第一,标志着伊利正式完成成人奶粉、婴幼儿奶粉“大满贯”。
这一历史性突破,也再次展现了伊利的长期战略定力。早在2021年,伊利便确立了“2025年实现中国婴幼儿奶粉第一”的目标,并通过持续强化产品研发、提升母乳科学研究水平、升级渠道运营,以及战略性整合澳优等高潜力资源,搭建起“牛羊并举、全生命周期覆盖”的立体化矩阵。
即便在人口结构调整与母婴渠道格局重塑的压力下,伊利依然保持战略耐力,坚持产品创新、渠道升级与用户运营三位一体的深耕,最终在2025年兑现了这一行业承诺。
更值得关注的是,伊利在巩固全品类均衡结构的同时,持续释放创新动能。报告期,新品收入占比近15%,为业务发展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
公司持续孵化包装茶饮和火山活泉矿泉水新业务,报告期,水饮业务实现营收双位数增长。伊刻活泉茉莉花茶、醇香乌龙、人参枸杞养生水等产品在高增长赛道上不断放量;上半年,伊利又推出抹春绿茶、清香乌龙及专为婴幼儿打造的“泉爱宝贝”低钠淡矿水等新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同时,伊利的大健康战略也正全面铺开,在牛肉、宠物食品、餐饮烘焙原料、茶饮及餐饮乳品供应等高潜力领域多元布局,形成更长的增长曲线和跨产业的竞争优势。
从中报数据到战略路径,伊利所呈现的,是乳业竞争迈进更高维度后的胜出逻辑:单一规模红利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底盘稳定+单项爆发”的双轮驱动模式:以全品类均衡布局夯实基本盘,以奶粉等高价值赛道实现关键突破,并以创新延展第二增长曲线。
在行业分化加速的当下,这套体系正把阶段性领先沉淀为长期确定性,把周期波动转化为结构性优势,同时也在推动中国乳业的竞争坐标,从“比规模”升级到“比结构”“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