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行各业纷纷寻求突破“成本优化”瓶颈的今天,企业不再仅仅依靠价格战来立足市场,而是迫切需要找到新的“价值创造”路径,以穿越经济周期。智能化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AI),为企业解决生存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能源、营销等多个领域,AI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源行业中,AI大模型能够实时分析员工不规范作业行为和设备异常状况,自动预警,从而大幅减少人工巡检的工作量。营销领域,AI数字员工凭借高度拟人化的交互能力,精准响应用户需求,显著提高了问题的自助解决率。
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Agent经济正在兴起。在这一模式下,AI不再仅仅是辅助工具,而是能够独立工作、直接为企业创造营收的“数字员工”。这使得云服务从曾经的可有可无的基础设施,转变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必需品。
百度智能云作为“全球AI云首倡者”,凭借十年间在AI云领域的深耕细作,已经连续六年在中国AI云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这一成绩不仅证明了百度智能云的技术实力,更验证了其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的强大能力。目前,超过65%的央企、95%的主流车企以及80%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都选择了百度智能云作为其智能化转型的合作伙伴。
百度智能云通过AI智能体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案例不胜枚举。在钢铁行业,中国钢研与百度智能云合作,打造了冶金行业首个流程感知大模型,应用于金相分析、表面缺陷检测等生产环节。这一合作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在机器人训练领域,百度智能云与千寻智能等公司的合作,更是实现了机器人训练上的降本增效。
AI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工业和制造业,它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游戏领域,百度智能云与心影随形等公司合作,推出了陪伴式游戏产品,为玩家提供了全新的游戏体验。在餐饮行业,百度智能云帮助某连锁餐饮企业实现了对全国1000多家门店服务质量的量化管理,操作合规率提升10%,客户满意度超过95%。
然而,AI大模型的训练和应用并非易事。它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算力资源投入,成本高昂。据相关报道,GPT-4等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已经超过了1亿美元。为了降低这一成本,百度智能云采取了自研硬件、优化算力资源等一系列措施。今年,百度智能云成功点亮了国内首个自研的3万卡集群,可同时承载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全量训练,支持1000个客户同时做百亿参数的大模型精调。
除了降低成本外,百度智能云还通过“云智一体”的全栈布局,实现了端到端的优化。在硬件、算力、模型、应用各层架构之间,百度智能云都做到了领先和适配。这使得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千行百业,助力企业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
百度智能云的优异表现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在近日发布的《2025大模型云价值影响力矩阵》中,百度智能云凭借在多项核心指标中的优秀表现,被评为“全量领导者”。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报告中,百度智能云以24.6%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连续六年蝉联中国AI公有云市场冠军。
百度智能云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强大的技术实力,更得益于其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提供。无论是金融、制造还是教育等行业,百度智能云都能够提供贴近业务场景的创新功能,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随着AI经济的到来,百度智能云已经成为百度新的增长曲线。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百度总营收达到327亿元,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35%。其中,受智能云业务增长的带动,AI新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34%,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这一成绩再次证明了“帮助客户创造价值→自身业务增长”的商业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