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被低估的GPT-5!OpenAI给7亿人解锁最强AI,大众智能一夜撕裂旧秩序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大力财经 时间:2025-08-31 04:09:55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好困

GPT-5背后的真正野心并非单纯追求性能,而是通过「自动路由」与「思考配额」开启「单位token经济学」。这一机制让高价值请求直连交易闭环,免费流量首次具备现金流。与此同时,顶级AI的普及让十亿人几乎零成本接触博士级智能,「大众智能」正在成新的历史拐点。

直到现在,GPT-5的升级,仍然被很多人低估了

一方面是,很多人没有看透OpenAI发布GPT-5背后的真正原因。

GPT-5的「突破」不在性能,而是模型「自带路由」和思考配额分发下的「单位token经济学」

未来不是「谁最聪明」的模型竞赛,而是如何能把高价值意图精准接到可抽佣闭环的一方,如何能够让每一个token的生成都伴随巨大的经济价值。

另一方面是,参考对比的模型和之前不同了。

俗话说得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虽然GPT-5在关键能力上的提升,与当年GPT-4超越GPT-3时的情景如出一辙。

但问题是,这两代模型的发布节奏完全不同。

在GPT-3到GPT-4之间,OpenAI自己的重磅更新只有GPT-3.5。

然而到了GPT-5这里,光OpenAI自己就发了好几款SOTA模型。

再加上其他前沿AI实验室的成果,那种一次性巨大飞跃所带来的震撼,早已不复存在。

OpenAI打算用GPT-5验证商业模式

OpenAI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用GPT-5来继续拉高全球科技狂热者和无数用户对于AGI的追求预期

GPT-5的关键不是AGI、性能、参数等等「硬核指标」,而在于GPT自带的「自动路由」与「思考时长管理」。

「自动路由」让OpenAI来决定用户的问题到底被发送到哪个模型,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就无需调用Pro模型。

而「思考时长管理」让所有用户不能再额外占用模型的算力,GPT-5发布前,很多专业用户都长期使用o3或者o3-pro。

在最新一期的a16z的访谈节目中,请来了SemiAnalysis创始人Dylan Patel。

Dylan Patel,和他创办的SemiAnalysis是有关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最权威的机构。

Dylan Patel认为GPT-5的关键并非参数增大,而是自动路由与「思考时长配额」管理。

高价值请求走昂贵链路低价值请求交给轻模型,在不牺牲体验的前提下OpenAI能够实现降本增效

对于免费用户,变现路径是通过把「高价值意图」(购物、法律、出行等)直连交易与抽佣闭环。

这让ChatGPT上的免费流量首次具备现金流。

免费用户的低价值查询则通过路由机制,弹性降级来控制成本。

现在很多AI产品的重度开发者把订阅「薅到负毛利」,比如Claude Count排行榜中,有人把每个月200美元的订阅玩出了2万、5万美元的效果。

逼得厂商从「无限/包月」转向速率与按量结合。

企业更偏好「可预测账单」的固定费率,消费者侧则难以回避用量差异。

所以OpenAI在发布GPT-5后,淡化了模型的概念,淡化了思考和非思考的概念,而是变为自动、极速、短思考、认真思考和专业模式。

这种转变的背后,藏着OpenAI的野心,他们希望能够主动给你分配算力和配额,而不是让用户肆意的浪费和占用。

另一方面,由于GPT-5策略的转变,现在免费用户是最大受益者

GPT-5发布前,免费用户很难接触使用思考和专业模型,但是现在,欢迎来到「大众智能」时代。

大众智能时代

从GPT-5到纳米香蕉,强AI人人可得

如今,全球有至少十几亿人,都在定期使用AI。

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超7亿,再加上Gemini及其他顶尖AI,用户总数又增加了数亿。

通常,我们关注的都是AI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但这其实掩盖了一场更宏大、酝酿已久的变革: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大众智能」(MassIntelligence)时代。

在这个时代,强大的AI正变得像谷歌搜索一样触手可及。

强大的AI正变得唾手可得

过去,对大多数用户而言,接触强大的AI有两大障碍。

其一是「选择困境」。

很少有人知道该如何挑选AI模型,更少有人知道,在ChatGPT的菜单里选择o3模型能让他们用上顶级的推理AI,而选择看起来数字更大的4o,得到的能力却要逊色得多。

据OpenAI透露,即便是付费用户中,也只有不到7%的人会定期选择o3模型,这意味着大量高级用户也错过了推理模型的强大功能。

其二是成本。

由于顶级模型运行成本高昂,免费用户通常无法使用,或者只能在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体验。

谷歌率先向免费用户开放了部分顶级模型,但OpenAI表示,在GPT-5推出前,其免费用户几乎无缘使用推理模型。

GPT-5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首先,它是一个模型家族的总称,囊括了从较弱的GPT-5 nano到强大的GPT-5 Pro等截然不同的模型;

其次,它也是一个智能工具的名称,这个工具负责判断该调用哪个具体模型、分配多少算力来解决你的问题。

所以,当你向「GPT-5」提问时,你其实是在和一个「路由模型」对话,它会自动判断你的问题该由小而快的模型处理,还是需要动用更强大的推理模型。

尽管过程曲折,但GPT-5依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

发布仅几天,使用过推理模型的付费用户比例从7%飙升至24%,而用上最强模型的免费用户也从几乎为零增长到了7%

这种变化的背后,部分得益于更智能的模型运行效率正急剧提升。

下图清晰地展示了这一趋势:y轴代表AI能力,x轴则表示呈对数级下降的成本。

GPT-4问世时,处理一百万个token的成本约为50美元;而现在,使用能力远超初代GPT-4的GPT-5 nano,成本仅为约14美分。

强大的AI正变得简单易用

不过,仅仅能接触到强大的AI还不够,人们需要真正用它来解决问题。

过去,高效使用AI是一项颇具挑战的任务,需要掌握「思维链」等技巧来精心设计提示词,并学习各种诀窍。

然而,我们最近的一系列实验发现,这些技巧已不再那么重要。

强大的AI模型正越来越擅长理解并执行你的指令,甚至能预判你的意图、超越你的要求。

此外,变得更便宜、更易用的不只是文本模型。

最近谷歌爆火的Gemini 2.5 Flash图像模型——「纳米香蕉」(nano banana),不仅性能卓越(尤其擅长编辑图像),而且成本低廉到免费用户也能使用。

更重要的是,它能极好地理解并遵循自然语言指令。

举个例子,我们上传一张阿波罗11号宇航员的经典照片,以及一张亮片晚礼服的图片,然后给出了最简单的提示:

「给左边的尼尔·阿姆斯特朗穿上这件晚礼服。」

几秒钟后,就得到了下面这张图。

尽管有一些瑕疵,但晚礼服逼真的褶皱及其与场景的融合效果依然令人惊叹。其中,翻领上的NASA别针更是点睛之笔。

我们还能更进一步:

现在展示一张照片,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穿着同样的衣服,坐在现代飞机的座位上。尼尔看起来很放松,身体后仰,正在吹小号;巴兹显得有些紧张,手里拿着一个汉堡。中间的座位上,坐着一只正在用笔记本电脑的逼真水獭。

注意看,不管是人物的表情,还是巴兹的戒指和尼尔的翻领别针,都得到了极好地体现。

虽然整个过程仍存在很大的随机性,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不仅是能力上的巨大飞跃,更是易用性上的巨大突破。

大众智能时代的奇景

当强大的AI落入十亿人手中,无数事情将同时发生。

事实上,无数事情已然在发生。

有人与AI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联系,摆脱了孤独;也有人因此精神崩溃,甚至选择自杀。

有人用AI在作业中作弊;也有人用它诊断疾病,或者开启一段新的商业冒险。

当十亿人都能使用先进AI,我们便进入了所谓的「大众智能」时代

现有的每一个机构,如学校、公司、医院、政府,都是为一个「智能」既稀缺又昂贵的时代而构建的。

但如今的AI已足够强大,能在大部分任务上超越人类;用法已足够简单,无需任何手册;同时也已足够便宜,甚至可以免费运行。

因此每个行业、每个机构、每个社群都必须思考,如何在这个大众智能的时代中繁荣发展。

我们该如何驾驭十亿人使用AI的力量,同时管控随之而来的混乱?

当任何人都能凭空捏造一切时,我们又该如何重建信任?

我们如何在普及知识的同时,保留人类专业知识中那些宝贵的核心价值?

一场机遇与挑战的浪潮即将在全球的教室和会议室里席卷而来。

大众智能时代,就是将一套前所未有的工具交到几十亿人手中,看他们会创造出什么。

我们即将亲眼见证这一切。

参考资料:

https://epoch.ai/data-insights/gpt-capabilities-progress

https://www.oneusefulthing.org/p/mass-intelligence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