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10万块的机器人能生娃,网友的智商在地上摩擦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明 差评 时间:2025-08-31 16:22:12

刚看完机器人大会,一条热搜直接给我干懵了:

“ 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预计一年内面世。”

啥玩意?孕育机器人?

点进去一看好家伙,说国内有家公司,说要搞个能生娃的机器人,模拟子宫环境,从怀孕到分娩一条龙服务,而且明年就能出,定价不超过10万块。

消息一出,网上就炸锅了,别说各大媒体,连那家族群都炸了。老头老太太特意@我,说科技都发展到这份上了,你小子再不找对象,以后机器人自己生娃,没你啥事了。

不是哥们,天朝科技怎么都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不少网友甚至说,十万能生娃的机器人老婆,这还没彩礼贵,瑞克与莫蒂照进现实了属于是。

但我左思右想,这也不对啊。哥们儿平时也爱看点前沿科技,什么人造子宫、基因编辑这些伦理禁区里的玩意儿,多少都了解点。这要是真有这么大突破,那不得直接保送诺奖,怎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就能整出来了?

没办法,哥们较真儿,还真就把这事来龙去脉扒了扒。

结果一扒吓一跳。先直接说结论,事儿是假的,但这事儿的发展过程却堪称抽象。

这tm哪是科创新闻,这简直可以说是今年科技圈最野的忽悠事件了,纯草台班子。

从头来说,这事被能被推上热搜,主要是有媒体报道了相关的新闻。但这个新闻的真正来历,其实源头是一个自媒体采访公司老板的视频。

但最有意思的是,这几天这事儿火了之后,全网已经找不到这期视频了。

好在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有人给视频做了补档(现在也删了)。于是我仔细品鉴了一下,发现视频里的原话,其实还要更加生猛。

在这个视频里,被采访的公司老板张某声称,他们这个技术,不是简单的卵子跟精子结合以后做人工受孕,而是要“通过受孕的正常的行为、去让它(机器人老婆)怀孕”。

怎么个正常法懂得都懂,但更离谱的还在后头,老板还说,这个机器人怀孕后,“会肚子大起来,像人一样有分娩的过程”。。。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但凡上过初中生物课的都知道,怀孕是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你一个机器人,一堆金属、塑料和硅胶,怎么就“正常行为”了?肚子大起来?是往里头吹气球吗?

说的这么不着调,内行人一看都会觉得这不靠谱,B站生物学博士UP主耿同学还专门出了一期视频,狠狠吐槽了这个事。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叫卡伊瓦的公司,到底是什么来头,难道真就是高手在民间,工业大摸底又来了?

事儿闹这么大,网友们当然不会闲着。大家顺着网线一摸,发现这公司好像,跟怀孕机器人一毛钱关系都不沾。。。

点进他家网站主页,你就会发现他们的主营业务居然是:酒店送餐机器人。

送餐机器人的技术能给来生孩子,这像话吗?

这还没完,《羊城晚报》的记者去查了这家公司的专利。结果发现,这公司,在人造子宫、生物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科技专利数量为0。

而官网上挂着的十几份专利证书,主要也是“语音定制管理系统”、“智能点菜系统”、“送餐管理系统”之类的,跟生娃没什么关系。

不少专业人士也解释说,生育过程极其复杂,目前的科技,撑死也就搞个升级版的保温箱,能让早产胎儿在体外多维持一段时间就不错了,整个行业离人造子宫都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么一来,全网对卡伊瓦机器人公司态度,就从一开始的逆天神迹,完全变成了批倒批臭。技术上是空中楼阁,产品上是无中生有,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炒作,欺骗大家的感情。

但,这事到这就搞清楚了吗?

在不少报道这件事的公众号评论区,我看到了卡伊瓦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前面说的自媒体采访的当事人,那个老板亲自在各个评论区留言。大意就是:哥们儿冤枉啊!这事跟我没关系,这帮无良自媒体害苦我了,都别报道了大家赶紧下架删文章吧!

你看,我就说这事不简单吧。截止现在,之前不少报道这件事的官媒都已经悄悄删帖了,此事定有蹊跷。

为了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个事儿,我们编辑部也尝试联系了他,最后还真加上了他的微信,正是在评论区留言的那位。

于是,我们也成了全网第一家正式采访到这公司老板的媒体。

按照张老板告诉我们的版本,真相其实是,所谓“孕育机器人,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跟国外团队合作的概念。那个最核心的人造子宫,那是人家国外团队在研究(至于研究到哪步了,天知道)。

而张老板的公司,在这条产业链里,只负责一个环节,就是代工生产那个仿真人型机器人本体,说白了,就是造个壳子。

而真正计划在“一年内推出”、并且“定价不超过10万元”的,根本不是什么能生娃的机器人,而仅仅是这个不具备任何生育功能的人形机器人外壳。

我给你打个比方就明白了,这就好比你跟人合伙造车,人家负责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核心技术,你只负责生产个车壳。

结果你对外透风,说“全球首款飞行汽车一年内面世,售价十万”,只字没提自己只造壳,也不提发动机还在图纸上。

但在张老板看来,这样的结论也不太对,为啥呢?

按照他给我们的说法,自媒体做的那个原视频,其实就没有给他看过成片,然后就发出去了。

而当时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跟主持人杂七杂八的闲聊了好多东西,他这边也没有当时的录音,但是人家媒体后面剪辑出来的成片,就已经跟他的本意对不上了。

本来想表达的是人形机器人外壳明年出,研发了好几年,但在一顿剪辑之后,就让人理解成了他们研发了能完整孕育的机器人。

而这个媒体也是突然到他公司来采访的,本来他以为这是政府带的采访团媒体的一员,没想到其实不是,他就稀里糊涂的接受了采访,然后才搞成这样。

最近他还专门发了一个官方新闻来辟谣,说公司压根没这项目。

到这儿,感觉这事好像不能赖张老板了,他无非就是说话比较没数,不够严谨,结果正好碰上了恶意剪辑的媒体。

但我又查了一下,发现这媒体实际上也有点不一般,他并非大家刻板印象里的那种无良营销号。

原视频里的主持人闻先生,本身是非常资深的媒体人。曾经是凤凰卫视下面《凤凰周刊》的编辑部主任,还在深圳电视台做过制片人、主持人,我们的老前辈了算是。

按理说,这样资深的行业从业者,不太可能在新闻道德上翻大车,那这事儿又得怎么解释呢?

事后我们也电话联系到了闻先生,老前辈表示,张老板最近也在向他沟通那个访谈的事情,他准备找找时间重新采访一下张老板,把大家的疑惑都回应清楚。

至于当时的采访他们到底怎么沟通的,是不是像张老板说的有恶意剪辑,闻先生不愿过度透露,只说让我们等他们的新节目,到时候会回应给大家。

所以,这事儿最后到底是啥情况,有没有恶意剪辑,目前还是罗生门的状态。双方都有理由认为自己是清白的。

但要我看,这事倒也不用聚焦于哪个个体。因为这个事之所以能爆火出圈,其实本质上是新行业带来的问题。

机器人这是一个新风口,所以这里边儿本来就很多充满想象力的概念,再叠加上我们这个时代的几大G点,机器人取代人类、结不结婚生不生娃,以及近期争议巨大的性别对立话题,所以这事想不火都难。

但是同样的,正因为这风口太火了,所以也少不了浑水摸鱼的。我们去参加机器人大会的时候,能看到很多脚踏实地的企业在攻克技术难关,但也确实能看到不少投机者,靠着几个酷炫的PPT就想来圈钱。

有的公司打着AI帮你写代码的旗号收服务费,实际却是外包给真人去做,自己赚差价起飞;还有的说是陪伴疗愈新产品,其实就做了个点读机。

说白了,大家所期待的,是这些新的事物可能会让每个个体,从充满烦恼的当下看到希望,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而让大家愤懑的,是被辜负,把大家的愿望塞进腰包,化为铜臭。从币圈到元宇宙、AI,这样例子太多了。

实际上,这些科技发展,从来就没有脱离过社会,或者说人性的好恶。科技是为人服务的,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于是科技如何前进,也从属于社会,人性的当下选择。

为善为恶,皆由心造。伟大的愿景和一次吹嘘,有时只有一线之隔。

标签: 机器人 公司 老板 媒体 大家 子宫 新闻 人家 能生娃 科技 人造 剪辑 闻先生 网友 行业 技术 视频 主持人 瑞克 精子 发动机 早产 性别 智能 服务费 事儿 实际 编辑部 专利 双方 病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