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小红书线下市集太好逛了!不止买卖还社交,这就是生活电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雷科技 时间:2025-08-31 20:22:43

8月28日,七夕节前夕,雷科技受小红书之邀,来参观其线下市集。

所谓线下市集,可以看做是小红书“生活方式电商”的具象化体现,将小红书电商个性化、多样化的商家生态,以及更具可逛性、发现感的购物体验搬到线下。



图源:雷科技摄制

与此同时,小红书APP启动新版本测试,“市集”被嵌入APP底部导航栏,升级为一级流量入口,这是小红书布局电商很关键的一步。

这个“市集”里面用了很多熟悉的玩法——比如双列浏览、买手的精选推荐、商品笔记等等,其实都是为了延续那种“随手逛、随手买”的感觉。

说白了,它就是希望用户在小红书刷内容的时候,能更自然、更顺畅地切换到买东西的场景,尽量不破坏原来那种轻松愉悦的“社区感”。

这样,商业的东西进来了,用户体验却没被打断。是一种体验良好的新型“生活方式”电商形态。

线下市集:不只买卖,还有社交

从线下市集的观察来看,跟普通市集最大的区别在于:货架上摆放的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个性好物,摊主不是传统售货员,而是活跃在小红书平台的买手和创作者,消费者不只是来购物,更是来探索、交流和体验。



图源:雷科技摄制

整个市集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一楼室外以“随时户外别见外”为主题,集结了超过30家运动装备、户外穿搭和茶咖酒饮品牌。在这里,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当下流行的户外生活方式,不管是运动放松、户外小憩,还是轻量休闲,一切关于健康与户外的想象,都能轻松实现,就像瞬间切换进一片自在惬意的户外小天地。

走进一楼室内,“从里到外都鲜活”扑面而来。40多家原创服饰、潮流穿搭和地方风味汇聚于此。服饰区风格多元、不重样,逛一圈就能捕捉最新时尚灵感;美食区则像一趟舌尖旅行,从地道特产到创意风味,天南地北的好味道一站吃遍,每一口都是文化与滋味的双重享受。

登上二楼,“入手上手都很快”主题区格外好逛,40多个奇趣设计、民族原创与新潮非遗品牌让人挪不开眼。这里有好玩又治愈的设计好物,也有将传统非遗与现代审美融合的匠心创作。你能真实触摸文化的新生,也能轻松带回独一无二的兴趣消费体验,是一个能逛、能玩、还能深度感受文化魅力的灵感角落。



图源:雷科技摄制

这种场景恰恰反映了小红书市集的核心定位:它本质上是一个同好交流的空间,购物超越了单纯的买卖行为,成为一种社交体验。年轻人在这里交流心得、提出疑问、分享发现,交易的达成反而成为互动的自然结果。

这般氛围,与传统电商“加入购物车-付款-收货”的标准化流程,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一位来参观市集的95后消费者对雷科技表示:“来之前以为是什么营销活动,来了以后才发现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一些好货放进来,让年轻人自己发掘。这种惊喜感很像平时刷小红书的感觉,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现什么宝藏。”



图源:雷科技摄制

小红书COO柯南也曾这样形容:用户在小红书买东西就像在线上逛街,每个直播间,是一扇看得见风格的橱窗;每一种社区中活跃的生活方式,也借电商场景得以延续。市集走向线上、延伸线下,也许正意味着一场崭新的开始。

“市集”从功能到入口,小红书电商加速进化

在线下市集吸引眼球的同时,小红书APP内的“市集”功能悄然升级为一级入口,位于底部导航栏。这一变化看似简单,实则意义重大。

这代表了小红书对电商业务的重视程度升级。此前,小红书一直在寻找社区与电商的最佳结合点,将“市集”提升为一级入口,意味着电商不再是社区的附属功能,而是与内容平起平坐的核心业务。



图源:小红书APP

有了“市集”,创作者和品牌方都方便了许多,他们现在可以直接在小红书上,一边发内容、一边卖货。从种草到交易,不用跳来跳去,在一个App里就能全部搞定。这样一来,小红书自己能赚到钱,创作者们也更容易实实在在地赚到收入。

仔细观察小红书“市集”的界面设计,会发现许多熟悉的玩法:双列浏览、买手精选推荐、商品笔记,这些设计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布局。

双列浏览模式延续了小红书内容社区的传统界面,让用户从浏览内容到浏览商品的过程无缝衔接,减少了切换场景的不适感。买手精选推荐则借助平台上有影响力的买手和创作者,为用户提供经过筛选的商品推荐,解决了“选择困难症”的痛点。



图源:小红书APP

商品笔记更是小红书的特色,它不是单调的“商品详情页”,而是融合了使用体验、场景展示的内容形式,让商品“活”起来。

这些设计的共同目的,是延续那种“随手逛、随手买”的感觉,让用户在小红书刷内容的时候,能更自然、更顺畅地切换到买东西的场景,尽量不破坏原来那种轻松愉悦的“社区感”。

小红书的平衡术:让社区氛围与商业自然融合

做内容电商,一直有个难题:想赚钱,又怕把社区氛围搞没了。商业化太猛,用户觉得变味了;太克制,又实在挣不到钱。

而小红书这次推出的“市集”,其实就是想试着解这道题,不让商业打断用户体验,而是让商业自然融入用户体验中。

在小红书的理想场景中,用户本来只是为了获取美妆技巧、旅行攻略或穿搭灵感而来,在浏览内容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心仪的商品,然后轻松完成购买。整个过程中,用户的心理状态始终很放松,这种无缝体验才是小红书电商的核心竞争力。



图源:雷科技摄制

这种思路与传统电商平台有本质区别。

淘宝、京东等平台是“人找货”模式,用户带有明确的购物目的,而小红书是“货找人”模式,用户没有预设的购物计划,而是在内容浏览中偶然发现需求。

这种模式更适合当下的年轻消费者,他们不喜欢硬销售,而是希望在自己掌控的节奏中发现惊喜。小红书相关工作人员对雷科技表示:“初衷确实是希望做商城,但更多是希望让用户慢慢来感受这里的产品。”

不得不说,独特的社区氛围是其他平台难以复制的优势。小红书上的内容更真实、更生活化,用户之间的信任度更高,这种氛围为商业转化提供了良好基础。同时,高质量的用户群体也是重要资产,小红书用户多为一、二线城市的95后,消费能力强,追求生活品质,是新消费品牌最理想的目标人群。



图源:雷科技摄制

在这次线下市集中,雷科技还感受到了小红书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

小红书把市集开到线下,其实是想把线上的社区氛围延伸到真实世界。用户不再只是刷手机,而是可以实际逛、实际体验,线下见面聊天、试用产品这些真实的互动,反过来又能变成短视频、笔记发到线上,吸引更多人来看、来玩。这样就形成一个“线上带动线下,线下反哺线上”的循环。

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玩法,也符合当下新零售的趋势:强调真实体验、优质商品和沉浸式场景,而不只是单纯卖货。

总的来说,小红书的“市集”,无论是线下实体还是线上功能,都是一场关于未来购物体验的实验。

它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内容泛滥、选择过多的时代,如何帮助用户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在交易便捷但缺乏温情的电商环境中,如何恢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信任?

这个实验的结果尚不得而知,但其方向值得肯定,商业可以不只是冷冰冰的交易,还可以是基于信任的分享,基于共鸣的连接,基于惊喜的发现。这才是未来零售的真正形态。

对于用户来说,或许不必考虑这么多复杂战略。走进小红书的市集,无论是线下实体空间还是线上界面,最打动人的永远是那种发现好物的惊喜感,和遇见同好的亲切感。这种体验,才是小红书最珍贵的资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