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凯迪拉克XT5来到22.99万元起步,燃油豪华中型SUV新“格局”就被打开了。
犹记得不到一年前,凯迪拉克推出全新一代XT5,用“限时一口价”把豪华中型SUV率先打到26.59-33.59万元价格段,当时行业还颇有微词,豪华品牌下探到与合资品牌顶配竞争的区间,对消费者、品牌方、渠道是否“三赢”的策略?而在近一年时间内,凯迪拉克XT5用近4万辆销量,验证这条路是适合自己的。“价格战”当下的“以价换量但不换质”,虽然进取,但却证明这是豪华品牌巩固基盘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在上市临近一年之时,厂家推出改款车型,保持XT5霸气硬朗的外观,新增赛里木湖蓝配色,给出增换购补贴权益......这些都不让人感到意外。但新增入门车型,并以“加量还降价”冲击市场,把“身段”进一步下压到23万起,凯迪拉克这般“豁出去”,让人始料不及。
22.99-32.09万元限时惊喜价区间,不仅吸引原计划购买合资车型的消费力“升维”,还深入到国产新能源SUV的“主力战区”,一辆豪华燃油SUV不仅守住基盘, 还要跟高端新势力抢“中间派”的消费者。
那么凯迪拉克XT5能做到么?22.99万起步的背后,其实有两点“真香”策略,凯迪拉克为自己在更加残酷的红海市场中抢占主动权。
一个是真正做到“入门即高配”的诚意,就算是22.99万元的入门配置,凯迪拉克XT5都给到最大功率174kW,最大扭矩350N·m的2.0T发动机+48V轻混,匹配9AT的动力总成;另外,20英寸轮毂,33英寸9K屏幕,ANC主动降价,前排座椅加热等配置,足够分流其他豪华竞品“低价即简陋”的市场注意,与传统对手奥迪Q5L、宝马X3相比,XT5也拥有3-8万元的价格差,已经不是优惠,而是在重构豪华中型SUV的新锚点。
同时,新款XT5也在挤压合资品牌中型SUV区间,与汉兰达、途观L等高配车型来到同一价位,对原本考虑合资高配或高端新势力国产车的消费者来说,凯迪拉克的品牌依然有巨大诱惑力。显然,新款XT5用产品力、品牌力的“错位竞争”,来打开销量的开口。
二是这四款车型的价格定位,核心配置层次分明。除却入门的大都会版,XT5从25.09万的豪华版就标配四驱,外观也有运动套件。到了28.09万元的尊贵型,更把蜂鸟底盘AIR提升到蜂鸟底盘MAX,熟知凯迪拉克技术都知道,蜂鸟底盘AIR更注重基本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而MAX版本由矢量四驱系统、电子实时阻尼可调悬架、Brembo六活塞定制卡钳“同级最强三件套”组成,更加注重复杂路况下的适应能力和操控性能,最体现XT5“可城可野”的定位;在舒适配置方面,尊贵型已有AKG音响,前排座椅通风、后排座椅加热和流媒体内后视镜等加入。
至于32.09万元的顶配,全车真皮座椅等豪华满配加入,属“锦上添花”类型了。所以无论是价格敏感型,还是着重体验的用户,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配置,开车时常面对复杂场景的用户,25万、30万预算都有四驱选择,决策过程不用太过纠结。
当然,“加量还降价”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近两年凯迪拉克的新车,多以“一口价”下探的姿态出现,虽然稳住销量,但也会有以伤害品牌价值、保值率下降为代价,消费者也会抱有“等等党”的心态。
但放眼整个传统豪华市场,凯迪拉克并不是特例,在“内卷乱战”拖垮传统价格体系、“效率体现价值”的转型年代,不用这种“破立并存”的方式,是无法引起消费者共鸣的。无疑,凯迪拉克“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会牺牲品牌一定的溢价能力,但十分契合目前“体验代替品牌”的新消费模式。当传统豪华品牌的社会认同感正在下降,100万区间内,无论燃油或新能源,“高配低价”是都成为价值共识时,每个进取的豪华品牌,在国内要生存、发展,就要先发制人找到新的价值锚点。
所以,与其说凯迪拉克XT5又在“以价换量”,还不如说贴身肉搏,抢占一个新的制高点,产品力毕竟摆在那了,22.99-32.09万元带着“入门即满配”的诚意,是很能吸引年轻购买力的关注。尤其尝过去年“一口价”的甜头,聚焦用户的凯迪拉克XT5,是有底气再一次做市场的“破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