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微软AI自研大模型亮相,语音模型定制化程度高,CEO谈与OpenAI关系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ITBEAR 时间:2025-09-01 00:05:05

微软AI研究机构近期宣布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进展,推出了两款全自研的AI模型。这一消息标志着微软在AI技术自研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悉,微软AI(Mircosoft AI,简称MAI)此次发布的首款模型名为MAI-1-preview,这是一款端到端训练的基础模型。与此同时,另一款名为MAI-Voice-1的语音生成模型也同步亮相。这两款模型的推出,展现了微软在AI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

MAI-Voice-1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提供了高保真、表现力丰富的音频,还具备高度的定制化特性。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情绪模式、声音模板,以及多达40种的语体风格。从喜悦、愤怒到恶心、恐惧,再到扮演机器人、海盗、吸血鬼等角色,该模型都能对文本进行自主改写和演绎,为用户带来丰富的听觉体验。

MAI-Voice-1已经在微软的Copilot Daily和Podcasts等平台上上线,用户可以在Copilot Labs进行体验。然而,目前该模型暂不支持中文输出,输入中文时会自动转为英文。

另一款模型MAI-1-preview则是一款混合专家模型,它在约1.5万个英伟达H100 GPU上完成了预训练和后训练。该模型主打指令遵循和日常问题解答等能力,已经在LMArena(大模型竞技场)内进行盲测。虽然目前暂时难以亲身体验到这一模型,但据微软透露,未来几周内,MAI-1-preview将会应用于Copilot的部分文本场景,以获取反馈并优化用户体验。

此次新模型的发布,也引发了外界对微软与OpenAI关系的关注。对此,微软AI CEO Mustafa Suleyman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微软将继续与OpenAI等企业合作,并会使用开源模型,但自研模型对于微软来说同样重要。他强调,自研模型可以确保微软始终有选择权,并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

Mustafa Suleyman还透露,微软在打造AI模型时,不仅注重规模,更看重效率。这意味着要精挑细选高质量训练数据,让每一次浮点运算、每一次GPU迭代都物尽其用。他相信,通过这种方法,微软可以打造出既高效又强大的AI模型。

Mustafa Suleyman还分享了对“可解释性”研究的看法。他认为,虽然可解释性研究有意义,但模型本质上是空心的,这种研究并不会揭示所谓意识的本质。他呼吁业界要理性看待AI技术的发展,避免盲目追求拟人化。

关于未来规划,Mustafa Suleyman表示,微软AI有一个为期五年的宏大路线图,每个季度都会持续投入。他预计,未来会出现数以百万计的不同人格特质的AI模型,这些模型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微软也在考虑将自研模型开源的可能性,以推动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此次微软AI自研模型的发布,不仅展示了其在AI技术领域的实力,也为未来AI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