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天齐锂业半年报净利润8441万元扭亏为盈 有序推进产能扩张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证券市场周刊 时间:2025-09-01 12:20:39

8月29日晚间,天齐锂业(002466.SZ;09696.HK)发布了2025年中报。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前行,锂产品价格波动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变量。在此背景下,天齐锂业作为行业内领军企业,其财报备受瞩目。

业绩同比扭亏

财务状况稳健

2025年上半年,天齐锂业实现营业收入48.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41.06万元,同比上升101.62%,实现扭亏。

公司盈利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尽管锂产品市场波动剧烈,2025年上半年锂产品销售价格同比有所下降,但天齐锂业控股子公司文菲尔德锂矿定价周期缩短,其全资子公司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在以前年度存在的时间周期错配的影响已大幅减弱。随着国内新购锂精矿陆续入库及库存锂精矿的逐步消化,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生产成本中耗用的化学级锂精矿成本基本贴近最新采购价格,这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对利润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公司重要的联营公司SQM 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上升,天齐锂业通过对SQM的投资,在本报告期确认的对该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

再者,2025年以来澳元持续走强,报告期内澳元兑美元的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收益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汇兑收益的增加,从另一个角度增厚了公司的利润,成为上半年业绩增长的又一助力因素。

现金流量方面,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0亿元,现金保留量依然强劲。这显示出公司在经营中,具有良好的现金回笼能力,为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从资产负债情况来看,一方面,天齐锂业拥有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辉石矿等较为优质的核心资产,为公司资产质量和稳定性提供了可靠保障;另一方面,公司积极优化债务结构,减轻了财务负担。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31.44%,保持在合理水平。公司财务稳健,具有较强风险应对能力,为行业复杂形势下的稳健运营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序推进产能扩张

打造国内国外双重资源保障

天齐锂业在产能布局上具有显著资源优势,且未来规划清晰。

控股子公司泰利森运营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大型锂辉石矿项目,共有四个在产和一个在建的锂精矿生产厂,目前锂精矿产能合计162万吨/年,总规划产能合计约214万吨/年。根据伍德麦肯兹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该矿产量预计占全球所有锂资源项目2025年总产量的13.7%。报告期内,泰利森各项生产运营有序进行,共生产锂精矿68.08万吨,其中化学级锂精矿65.44万吨、技术级锂精矿2.64万吨。

扩产方面,泰利森各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其中化学级三号工厂建设项目已完成干法工厂的建设,2025年下半年将重点推进调试工作,为项目进入运营阶段做好准备。预计项目将于2025年12月生产出第一批锂精矿产品。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锂精矿产能,巩固公司在锂精矿供应领域的优势地位。

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四川雅江措拉锂辉石矿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四川雅江措拉锂辉石矿拥有丰富的锂资源储量,未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公司首个国内锂精矿供给来源,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资源保障能力,提升生产原料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辉石矿一起构成双重资源保障,助力公司未来实现国内国外锂矿锂化合物一体化供应双循环体系。

天齐锂业深耕锂化工产品加工行业多年,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建有五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四川射洪、四川遂宁安居、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以及澳大利亚奎纳纳。锂化工产品已建成产能约9.16万吨/年,规划产能约12.26万吨/年。

公司在江苏新建的年产 3 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可柔性调剂生产碳酸锂产品,已于2025年7月30日竣工并进入联动试车阶段。该项目的建成,将扩大公司锂化工产品的产能,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氢氧化锂或碳酸锂,提高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响应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多样性需求。

重庆铜梁金属锂生产基地目前具备年产600吨的产能,并正在加快推进额外年产1000吨金属锂及配套原料项目。金属锂作为重要的锂产品,在电池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该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公司拓展产品领域,延伸产业链,提升公司在高端锂产品市场的份额,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上述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完善天齐锂业的产业链布局。随着产能逐步提升,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将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满足市场对锂产品的需求。

聚焦关键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通过合作加强创新项目孵化

天齐锂业高度重视研发创新,致力于通过持续的科研创新与技术革新推动全球锂资源的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以及下一代锂电池关键材料开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286件。

报告期内,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正式投入运营,与公司总部形成高效协同的研发主轴线,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强力支撑。同时,公司正积极筹备成立香港研发中心,以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整合全球研发资源。

天齐锂业推行“以自主研发为核心、开放合作为抓手”的研发模式,聚焦四大关键领域。

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持续开展锂渣高值化综合利用工作,掌握从锂渣中回收钽铌的关键技术,并配套现有硅铝微粉生产线,正在建设钽铌回收示范线。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在新型提锂技术方面,积极构建盐湖提锂实验室,依托先进分析检测技术和材料制备经验,重点开发盐湖提锂吸附剂新型材料。盐湖提锂具有成本低、资源量大等优势,开发新型提锂技术有助于公司开拓新的锂资源获取途径,降低对传统锂辉石矿的依赖,增强公司在锂资源获取上的多元化能力。

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研究是公司研发的重点方向之一。金属锂新型锂负极电解制备技术已完成实验级验证,正积极推进中试线建设;在完成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锂产业化筹备工作基础上,公司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硫化锂作为下一代固态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其产业化对于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在这方面的研发突破,将有助于其在未来高性能锂电池市场占据先机。

在电池回收与资源回收方面,持续优化并创新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工艺,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湿法回收技术,关键元素回收率均位居行业前列。电池回收不仅有助于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为公司提供新的锂资源来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天齐锂业加强创新项目孵化,通过寻找公司战略、研发、对外合作的良好协同模式,遴选出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应用技术项目,进行有序整合,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公司已形成自有高校智库优势资源。报告期内,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新增项目合作,通过企业与高校联动,加快研发技术开发和迭代,并与下游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速产品向产业端的渗透,实现从实验室技术到产品应用验证的成果转化。

综上,2025年上半年,通过成本控制、投资收益增加以及汇兑收益等因素,天齐锂业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业绩实现扭亏为盈,显现出在应对市场波动时的经营韧性和策略调整的有效性;在产能和扩产项目上,公司依托格林布什锂辉石矿的资源优势,稳步推进扩产项目,保障了产能的合理布局和供应链的稳定性,为未来市场份额提升和业务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研发层面,公司聚焦关键技术,在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创新等方面取得进展,并不断完善研发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为在行业技术变革浪潮中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锂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市场需求有望在中长期内保持增长态势。天齐锂业凭借其稳健的财务状况、优质的资源储备、完善的产能布局以及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有望在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 证券市场周刊 行业观察 —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