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石商业评论 李平
业绩稳健但不及市场预期
近日,英伟达公司发布了公司第二财季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6财年第二季度,英伟达实现营收467.4亿美元,同比大增56%,环比增长6%,略高于市场预期的460.6亿美元。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为264.2亿美元,同比增长59%。每股收益达到1.05美元,超出此前市场预期的1.01美元。
对于英伟达股价的下跌,高盛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英伟达最新公布的季度业绩和下一季度指引虽然稳健且基本符合华尔街预期,但可能仍难以满足市场此前高涨的期待,进而导致其股价在短期内面临下行压力。
核心业务环比下滑引发担忧
二季度英伟达数据中心计算业务(Compute)营收的环比下滑同样引发了部分投资者的担心,尤其是中国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风险更成为投资者争议的焦点。
2022年之前,游戏业务一直是英伟达最大的营收及利润来源,收入占比超过40%。此后,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全球科技企业掀起一场研发AI大模型的热潮,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收入远远超出其游戏收入,目前营收占比接近9成,这也让英伟达顺利实现了从硬件厂商向AI算力龙头的转变。
根据进一步划分,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又分为计算业务和网络业务两大板块。其中,计算业务主要涵盖GPU和AI服务器产品,例如Blackwell芯片、GB200 NVL72/36服务器等,属于公司最为核心的营收及利润来源。网络业务主要包含InfiniBand和以太网技术,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内部高速通信。
2026财年第二季度,英伟达计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38亿美元,同比增长50%,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绝对引擎。其中,公司新一代架构Blackwell芯片的收入环比增长17%,其在数据中心计算业务中的占比接近70%。受益于GB系列新品的热销,英伟达二季度毛利率达到72.7%,环比提升11.7个百分点。
今年7月,美国政府开始向部分获批的中国买家发放H20芯片的许可证,并将从其销售收入中抽取15%的分成。对此,英伟达表示只有少数中国客户已获得相关许可,对华出口尚未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对此,英伟达CFO科莱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如果地缘政治问题得到解决,英伟达三季度有望从H20的销售中获得20到50亿美元营收。此外,英伟达也将继续倡导美国政府批准将Blackwell向中国大陆的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英伟达的业绩指引,2026财年第三季度公司预计实现540亿美元的营收(上下浮动2%),但该展望中未计入任何对中国的H20出货。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英伟达H20对华出口取得实质性进展,二级市场对英伟达的业绩展望将更加乐观。而根据黄仁勋本人的预测,英伟达在中国大陆市场有着500亿美元的商机。显然,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影响英伟达业绩增长的最大变量。
中国市场成为关键变量
尽管二季度H20产品在中国市场遇到了颗粒无收的尴尬,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财报会议上仍对中国市场夸赞有加,并高度看好中国AI市场。黄仁勋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计算市场,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在中国,多数领先开源模型都是中国创建的,如DeepSeek、Qwen,而开源非常重要。因此,美国科技公司能够进入这一市场是很重要的,在中国市场引入Blackwell芯片是有可能的。与此同时,黄仁勋还预测今年中国AI市场约有500亿美元的机会,并且每年还会增长50%。
截至8月27日,英伟达最新市值为4.43万亿美元,市值稳居全球第一。从动态估值来看,英伟达滚动市盈率已经高达49倍,远高于苹果(34倍)和微软(37倍)的估值水平,几乎完全依赖于二级市场对年利润翻倍的预期。一旦全球大模型研发投入增速放缓或云计算厂商的资本开支下降,英伟达业绩就可能面临下滑风险,公司股价也就可能出现滞涨。显然, 唯有中国市场前景的进一步明朗,才可能让英伟达打开长期增长空间,这也决定着公司股价的最终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