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锡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锡华科技”)将于9月5日首发申请上会。
公开资料显示,锡华科技主要从事大型高端装备专用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结构以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为主、注塑机厚大专用部件为辅。锡华科技主板IPO于2023年5月17日获得受理,2023年6月13日进入问询阶段。
在冲刺沪市主板IPO的过程中,锡华科技被曝出业绩连续下滑、客户依赖症加剧、突击分红掏空利润等情况,重重迷雾正笼罩着这家试图扣响资本市场大门的企业。
取消5.5亿补流项目
锡华科技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上市时间轴显示,2023年5月,锡华科技首次递交招股书,随即在2023年6月被问询,结果直到2024年12月底,锡华科技才披露了招股书(申报稿)。目前正等待上会。
根据最初的募资计划,20.48亿元拟募资金中14.48亿元用于风电核心装备产业化项目(一期),5.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约占募资总额的27%),仅4943.76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约占募资总额的2%)。
经过监管问询,锡华科技最终将募资额从20.48亿元缩减至14.98亿元,彻底取消补流项目,这一结果暴露出公司前期募资计划存在明显的漏洞和不合理性。
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翻看招股书可以发现,锡华科技近三年的净利润连续下滑。2021年至2024年,锡华科技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16亿元、1.84亿元、1.77亿元、1.42亿元。该公司表示,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原因在于下游风电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导致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市场需求阶段性波动,进而影响了公司的业绩表现。
此外,锡华科技的毛利率波动较大。2020年至2024年,锡华科技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93%、35.84%、29.18%、30.24%、25.91%。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23年度较上年有所上升,但2024年度却再次出现下滑的情况。如果公司产品下游行业的景气度下降,导致市场竞争格局和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锡华科技的产品毛利率将会受到影响。
从市场需求来看,风电行业的发展对公司业绩有着直接且显著的影响。2022年至2024年,锡华科技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收入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3.43%、84.85%和82.64%,风电业务收入占比较高。
事实上,风电行业需求主要受到政策与市场双重因素的影响。锡华科技在招股书中指出,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在推动新能源行业市场化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引发风力发电价格的下跌,并向产业链上游传导降本压力,导致公司风电产品价格存在下降的风险,短期内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长期超90%
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的同时,锡华科技大客户集中度过高等问题或也暗藏风险。
2021年至2024年,锡华科技前五大客户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03%、99.17%、97.44%、97.83%。如此高度集中的客户结构蕴含着巨大风险,一旦其中一家客户出现经营问题、合作关系发生变化或转向其他供应商,锡华科技经营状况都将受到严重冲击。
而在这五家客户中,锡华科技与风电齿轮箱龙头公司南高齿集团的合作不断深化。2021年至2024年,锡华科技对南高齿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03亿元、4.57亿元、5.34亿元、5.63亿元,对其收入占比分别为34.83%、48.91%、59.53%和60.02%,南高齿集团稳居第一大客户之位。因此,锡华科技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及单一客户收入集中的风险。
2021年至2024年各期末,锡华科技对南高齿集团的应收账款分别为4424.75万元、6880.24万元、8585.23万元、1.23亿元,占公司各年底应收账款比例分别为20.43%、35.05%、41.43%、45.38%。南高齿不仅是锡华科技第一大销售客户,还是其第一大欠款客户。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南高齿集团仍面临一定的经营困难,能否顺利回款还要打上一个问号。根据南高齿集团2024年业绩报告,该公司去年实现营收220.75亿元,同比下降约8.3%;归母净亏损为65.5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造成南高齿集团巨额亏损的原因是子公司南京传动、南京翰达及南京盛装在未经董事会批准的情况下,签订了总金额达66.4亿元的商品买卖协议。由于相关款项逾期未收回,导致该业务及公司运营出现严重问题。
2025年3月,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对该事件正式立案,调查涉及资金是否被职务侵占或挪用。
对于一家年亏损65.57亿元的企业,其资金流动性必将受到较大影响。如果南高齿集团无法在信用期内向锡华科技支付货款,长期拖欠将对锡华科技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不仅要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继而侵蚀净利润,而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锡华科技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不容忽视。接下来,如何优化客户结构,提升业务稳定性,是锡华科技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IPO前大额分红引质疑
除此以外,锡华科技在IPO前大额分红的情况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招股书,2022年,锡华科技进行了3.5亿元的现金分红,这一金额接近公司2021年、2022年净利润之和。IPO前大额分红,随后又申请IPO进行融资,这种操作着实令人看不懂。
面对质疑,锡华科技表示,历史分红主要是为了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2022年分红金额(税后)中约60%最终回流至公司,用于缴纳注册资本、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等,是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与发展规划进行的经营决策,不存在“突击分红”的情况。
根据上交所去年4月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申请文件受理(2024年修订)》,明确界定了“清仓式分红”的标准:2022年至2024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80%;或者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50%且累计分红金额超过3亿元,同时募集资金中补流和还贷合计比例高于20%。
在首轮审核问询中,交易所就对锡华科技现金分红等情况展开问询。锡华科技在问询函回复文件中表示,锡华科技认为现金分红等行为具备合理性。2022年现金分红是回报股东长期贡献,不会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过度分红透支公司成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