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微软35岁印度裔工程师猝死,如何避免类似悲剧?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正经社 时间:2025-09-02 12:32:33



文丨詹詹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900字)



凌晨的硅谷园区,一位年轻的工程师突然倒下,再也没能醒来。在生前最后的日子里,他不断向亲友诉说“压力巨大,兼顾多个项目”。

根据彭博社报道,这位现年 35 岁的印度裔微软软件工程师,猝死于微软的硅谷园区内,初步判断为突发性心脏病,外界纷纷猜测,其或猝死于过度劳累

该工程师名为普拉蒂克・潘迪(Pratik Pandey)。据其家属透露信息,他于8月19日晚上进入微软办公室,隔日凌晨被发现死亡。该家属称,他生前经常工作至深夜

在印度中央邦印多尔市长大的潘迪,是典型的 "美国梦" 践行者。2013 年赴美深造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后,先后在苹果、沃尔玛实验室等科技公司任职,最终跻身微软核心团队。

然而,这位在硅谷年薪超 20 万美元的精英,却在深夜加班时孤独地倒下。

其家属在吊唁仪式公告中写道:“普拉蒂克是个阳光开朗、笑容灿烂的人,热爱踢足球,是孝顺的儿子和真诚的朋友。”

微软发言人宣称事件“仍在调查中”,但没透露更多细节。

这起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全球科技行业已发生多起技术人员过劳猝死事件:

2020年,拼多多一名22岁女员工凌晨下班途中猝死;



2022年,B站一名25岁内容审核员春节加班猝死;



2022年,字节跳动一名28岁程序员猝死……



为何科技行业成为过劳重灾区?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高强度的工作文化在科技行业尤为明显。996工作制、ddl驱动、无限度的项目需求,使得许多技术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其次,跨国团队协作带来的时区问题让许多人不得不违背自然作息。像潘迪这样的印度裔工程师,经常需要协调美国与印度团队的工作,这意味着凌晨会议和异常工作时间成为常态。

最后,绩效压力也不容忽视。科技公司的评级制度、末位淘汰机制,以及项目交付压力,都迫使员工不断突破自己的身体极限。

那么,如何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对企业而言,必须建立科学的工作量评估机制。合理分配任务,避免让员工长期同时处理多个高强度的项目。

对个人而言,虽然追求职业发展重要,但明确的工作与休息界限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会说“不”不是职业弱点,而是专业素养的表现。

潘迪的悲剧再次提醒我们,在追求职业成就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冲刺。对于仍在高强度工作中的每一个人,请记住:没有任何工作值得你赌上生命。你的价值不仅仅由职业成就定义,更由那些关心你、爱你的人来衡量。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