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47秒卖出一台车,对话零跑曹力、周颖,明年冲击百万销量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超电实验室 时间:2025-09-02 16:24:45



明年ABCD集齐

作者|王磊

编辑|秦章勇

不到47秒就能卖出一辆车,是一种什么爽感?

可以问零跑。

8月,零跑汽车交付量达到57066台,同比增长超88%, 不仅再创历史新高,同时也意味着零跑连续6个月拿下国内新势力销冠。



销量从来不是靠单一车型,零跑的每款车单拉出来,个个都能打,最新上市的轿车B01首月交付就突破了万辆,B10上市4个月交付就突破了5万辆,不久前还已经启航欧洲,登陆慕尼黑车展的同时,也会启动欧洲交付。

不仅如此,同在慕尼黑亮相的,还有一款全新车型——零跑Lafa 5,根据预告图来看,定位A0级小车,大概率就是零跑高级副总裁周力口中,B系列接下来的那款偏向个性化同时有着全新命名的车型。



除此之外,C10的累计销量也突破15万辆,改款的C16自上市以来,也连续10周拿下20万内中大型SUV榜第一。

更重要的是,零跑终于赚钱了,上半年净赚0.3亿,成了理想之后第二个半年盈利的新势力。毛利率拉到14.1%,现金储备接近300亿。

成都车展上,我们和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和零跑汽车副总裁周颖进行了一次对谈。



在曹力看来,零跑之所以成功逆袭,在于零跑对技术与产品的坚守,始终秉持“让用户以同等预算,获得更优配置与更佳品质”的战略理念

当然,接下来零跑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比如出海,以及新品规划。以下是超电实验室及其它媒体和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副总裁周颖的对话实录(有删改):

Q:零跑的辅助驾驶什么时候能够厚积薄发,计划和进展是什么样?

曹力:在策略上我们还是会在全系列车型的硬件上做预埋,在安全冗余上做足够充分,在软件上不断迭代。什么时候到第一梯队?如果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时间期限的话,我相信明年上半年一定是第一梯队。

Q:在国际市场上,零跑如何进一步塑造和强化品牌形象,让零跑品牌在海外更加有辨识度?

周颖: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其实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我们可以去参考零跑品牌在国内市场发展的脉络,肯定是由产品竞争力来引领的,在整个今年的海外销售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零跑的产品力是打动用户的核心地方,坦白讲我们对海外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快速获得他们的青睐,其实更多依靠我们产品竞争力。

零跑的产品理念是“更高配置,更有品质,好而不贵。”这个产品理念在海外也同样非常适用。同时,我们也要去做好适配各个国家各个消费市场不同的消费形态、文化需求等等这方面,但我觉得中心思想不会发生变化,始终保持我们通过全域自研引领出来的好而不贵的产品竞争力。

Q:目前零跑在欧洲本土化生产的推进进度以及本土化车型的生产规划如何?

曹力:我们争取在明年把B10和后续的新产品能够在欧洲本地化生产。

Q:现在零跑辅助驾驶其实在自研,行业内有很多在自研和引入供应商,我想问一下有没有考虑后续在辅助驾驶这块引入供应商方案?

曹力:我们的理念还是坚持自研不会动摇,如果将来有更开放的合作形式,我觉得都可以探讨,零跑一直都是比较开放的态度。

Q:现在零跑B10在10万左右,后续可能还有B05,以及A系列产品,在低端价格里面,车型之间做怎样的区分?

曹力:在B系列上面,首先我可以再透露一下,我们没有B05,我们接下来会发一台新的偏个性化的车型,它是一个完全全新的命名。

大家如果说去看消费市场车型的体量和价格分级来看,其实A和B还是有区间差异,特别是像在海外市场欧洲,A和B这两个,B算是主流车型了,A在欧洲来说不算是B级车型,A级车就是A,在国内是A0。

在国内来说,B10代表着原来传统意义上紧凑型再往上面的一个区间段。原来传统的A级和A0级,是我们A系列主打的区间段,所以它在大小、产品品质以及价位上还是会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Q:原来ABC系列更多在10-20万这个区间,D系列要做到30万以上,对于零跑来讲,这个市场,一方面竞争比较激烈,一方面之前也没有卖过这么贵的车,整体考量是怎样的?

曹力:D系列车型我们的价位段目前定位是30万左右。其实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它已经探到了接近豪华车的价位段,在30万这个价位,我们可以做到现在市面上50万甚至50万以上这些大型新能源车的竞争力。

所以我们对D系列,将来不管在市场份额上还是产品竞争力上面,都非常有信心。至于品牌能不能支撑这样的价格,我觉得我们的品牌靠慢慢地积累,相信零跑的技术和产品实力足够支撑这个价位段。

Q: 零跑对于纯电的大三排六座七座SUV这种新品类市场未来的判断,包括产品线和销量规划是怎么样的。

曹力:大三排的车型,这个其实也跟市场用户端的需求相关,谁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车型,是一个空白的蓝海,目前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包括多孩家庭的现状,大家的用车需求在一些大车或者是说多座车型需求上,量会比之前越来越大。所以各家都会去做,因为大都是看到这个趋势,这个是很正常的。

我们做这一类车型的时候,怎么样能够真正的去满足用户的需求,真正的做到同样的价格,品质更好、空间更大,豪华配置也好、舒适性配置更高,这个才是核心。

相关车型就是刚才讲的D系列,今年第四季度也会跟大家做一个见面,明年上半年我们会做一个上市交付。到明年我们ABCD整个的产品线基本上就全了。

Q:最近零跑和中创新航成立了一个叫新能源公司,主要涉及到电池这块,未来换电这块有什么其他想法?

曹力:中创这边我们跟它合资的,大家看到的信息,我们跟他们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主要还是在电池这块。至于说换电,我们是C2C的整车价格,目前来说我们没有在换电上面做过多的规划和设计。

Q:零跑持续坚持自研智能化这部分业务态度怎么样?

曹力:在自研这块,我觉得这个是属于公司的战略,零跑一直在讲我们要坚持全域自研,这个是一个中长期战略,不太会轻易动摇。尽管各家投入的资源会提竞争力,有一些参差不齐,但是对于零跑来说,我们在核心零部件系统上面,包括智能化,做全域自研,还是非常有信心站到第一梯队。现在也证明我们在很多自研领域,我们还是在行业内快人一步,能够在新技术上,包括在成本控制上做到比友商更好。

Q:关于出海,其实以前我们看到零跑在制造上有相当大比例的零部件是到了欧洲,如果要本地化生产的话,这部分变化会不会让零跑的成本管理或者定价策略有变化?

曹力:大家都知道在海外特别像欧洲,它的制造成本其实非常高,人力成本非常高。所以我们还是会去平衡这个经济性,要满足欧洲40%本地化的比例,我们会选择像一些大件,比如座椅、车身这些。但是这块又是非常成熟的一些工业制造,所以我们会去选择当地的比较有优势的供应商来帮我们做这些。

我们自己自研核心零部件,还是可以通过出口的方式过去,因为这些东西它的附加值很高,但是它的运输成本相对可控,比如控制器也好、电机也好,包括座舱这些,其实运输成本相对来讲可控。所以我们会采取比较平衡的方式,它也会带来一定的小幅成本的增加,但欧洲和国内还是有一些差异,这个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可控。

Q:零跑的的毛利率已经增长到14.1%了,相比去年增长非常快,这方面有什么可以值得友商借鉴的?此外,零跑对毛利率未来的增长,是期望它能够像友商达到20%以上,还是维持在这样相对均衡的状态?

曹力:我们所有产品都是以成本定价,不会一味的追求高毛利,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做成全球的车企,必须要有规模,所以将来的目标,300万、400万能够进入全球排名前十的车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还是要能够以合理的毛利来让公司可以保持一个稳健的增长这么一个状态。所以目前阶段来说,14-15%的毛利我觉得相对来说比较合理。

Q:刚才曹总讲还有一个全新的个性的车型,背后的考量大概是什么?

曹力:因为我们现在从ABCD基本上我们的产品都已经布局齐了,在我们产品矩阵已经非常完善的同时,我们去做一个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或者更加个性化的一个系列,我觉得是可以做这个事情,因为我要满足更多的有个性化需求的用户群体,能够把我们的量做得更大。我所谓的个性化并不是说小众的市场,它同样是大众化市场,我们期望这个系列它能够有足够的量来支撑。

周颖:现在这台车我们只是确定它不叫B05,具体叫什么名字,我们还是希望在慕尼黑车展的时候跟大家公布。

Q:财报会上,零跑发布了积极的销量预期,那么今年下半年主要增量是新发的B系列吗?明年百万销量这个目标主要增量,大概的比例是什么样的,B系列占多少份额?

曹力:B系列其实是量最大规模的一个市场,10-15万这么一个规模,无论是今年的60万台还是明年的100万台,ABCD的占比里面,B和C是最主力的销量占比。

当然A和D,刚才讲它不是小众市场,同样的ABCD都要均衡的去看,相对来说B和C的量稍微多一点,只有把ABCD全部做到预期的量,100万达成才有实现的前提。

如果按照量来区分的话,比如说100万台,基本上保持一个月至少8-10万台,首先B系列必须要做到4万台以上,C系列也是一样要做到4万台以上,同时A和D,D系列3款车,价位比较高,年目标比如说3-4万台这么一个比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