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即王炸”。
吉利银河A7在8月8日上市后,首周便以4195辆的交付成绩夺得混动中型车销量冠军,大定订单已突破3万辆。
8月22日下午,上市仅两周的吉利银河A7将第10000辆新车交付到用户手中,一举刷新混动家轿交付破万最快纪录。
吉利银河A7俨然成为了2025年新能源家轿市场的现象级产品。
01
有人说,吉利银河A7之所以连市场培育期都省了,上来就走量,就是因为它卖得“便宜”,而且还“大”。
这话也没错。
吉利银河A7的官方指导价为8.98-12.58万元,对标轴距达到2548mm的标准中型车定位,已经很有诚意了。
不承想,新车上市之际,官方再添一把火,直接再减0.8万,以8.18万-11.78万元的限时指导价开启了走量之路。
事实上,不管是所谓的“便宜”还是“大”,都只是相对概念。有了便宜的,就有更便宜的,有了大的,就有更大的。
这都到了2025年的新能源家轿市场,用户的胃口已经被伺候得足够挑剔,用户的眼界已经被培养得足够开阔。
因此,当下的新能源家轿市场是最严苛的细分市场。这个市场的用户不喜欢听故事,也不热衷于情怀。
在实用至上的同时,还对产品的内外饰审美,高效智能,主被动安全等等都有基本的要求。
所以,任何一款定位于此的产品只有保证绝对走量才有存活的可能性。简言之,必须遵循“薄利多销”这一最朴素的商业价值观。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也就来了,怎么样才能“保证绝对走量” ?
吉利银河A7给出了答案,“不矫情”!
在吉利银河A7的语境中如是理解:一旦切入到10万元级的家轿市场,“我”该给你们的都给你,该考虑的我都替你考虑到,不搞边界试探。
新车上市,就是我全部的“真诚”呈现,而后选择权交给你们。
如果成了,“我”就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如果没成,那就是“我”功力不够,下次练好了再来。
我们来看吉利银河A7如何具体演绎。
比如,家轿市场必须考虑的“低油耗”。
吉利银河A7搭载雷神AI电混2.0系统,馈电油耗低至2.67L/100km,综合续航超过2100km。
在实际测试中,从新疆昌吉到乌鲁木齐全程2150.2公里,平均油耗仅2.6L/100km,续航达成率104.78%。
比如,家轿市场特别看重的“大空间”。
新车虽然拥有4918mm车长和2845mm超长轴距,但更重要的是,空间得房率高达84.87%。
后排腿部空间达到950mm,膝部空间132mm,后排纯平地板设计,乘坐舒适性不亚于雅阁和凯美瑞等B级车型。
535L后备厢容积可扩展至988L,真是完美满足家庭出行需求。
比如,家轿的“家”其实代表着对安全的诉求。
吉利银河A7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继承吉利的“笼”式星甲车身,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通过了超100项极限测试,包括700℃高温火烧、24h水泡等严苛考验。
当然,除此之外,基于“锦上添花”的安排,吉利银河A7也足够重视。
吉利银河A7首发搭载千里浩瀚H3智能辅助驾驶方案,以11个高清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配合128Tops智驾辅助算力,支持高速HNOA领航辅助和NOA城市领航辅助。
高配车型搭载了全新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支持全车四音区语音交互,配备高德810导航系统支持可视化车道引导和巡航红绿灯功能。
首周下定订单中,选择顶配“150km星舰版”和次顶配“150km探索+”版本的用户占比超80%。
看起来,似乎是“锦上添花”起到了大作用,但如果没有之前吉利银河A7所做的,包括空间、安全、能耗等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这份“锦上添花”大概率会被用户嘲笑为“只是一些不实用的花活”。
所以,高版本车型备受认可,是指用户认可吉利银河A7提供的整体价值,而非简简单单的“卖得便宜”。
02
我们知道,吉利银河A7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且,银河A7的成功也不是孤例。
吉利汽车7月销量达23.77万辆,同比增长58%。其中银河品牌销量为9.5万辆,同比增长237%,大幅领先一众友商。
今年前7个月,吉利银河品牌已经销售了64.3万辆新车,同比暴涨556%,完成品牌年度百万辆目标的64.3%。
所以,很有必要深挖一下孕育银河A7的那一片土壤,吉利银河品牌。
当然,从明面上看,吉利银河做到了保证当前走量车型的三大基本要素。
其一,有核心的三电技术。
吉利银河主打雷神电混系统,实现了高性能与低油耗的平衡。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和碳化硅电驱技术则解决了用户对安全和续航的焦虑。
其二,有快速迭代和成本控制的能力。
依托吉利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银河品牌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零部件通用性,提升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同时,研发投入高效,比如2025年上半年研发总投入达83亿元,但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重下降,使得先进技术能快速应用于主流价位车型。
其三,愿意为智能化体验越级提供平台。
银河车型普遍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或8155芯片、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L2+级智能辅助驾驶。这些智能化配置在10-20万级的车型上出现,实现了“科技平权”。
这就是当前走量车型必备的“技术、能力、意愿”三大基本要素。但对于吉利银河几乎全矩阵的“王炸”气质,三大基本要素显然不够。
事实上,吉利银河这片土壤还有更具特质的养分。
首先是,精准的产品定位与“用户导向”策略。
其实,这个点理解起来没有那么复杂,四个字足以解释,“价值越级”。
而吉利银河旗下的所有产品都围绕“价值越级”的主题,展开市场叙事。
本文的主角银河A7是价值越级,起售价8.18万元,却提供了2845mm的越级轴距、L2+级智能驾驶辅助和2.67L的超低亏电油耗。
银河旗下最走量的银河星愿是价值越级,起售价6.58万元,直接对标近10万元起价的比亚迪海豚,上半年销量即突破20万辆。
银河M9,作为一款全尺寸SUV更是价值越级,预售价19.38万元,却配备了百万级车型才有的Flyme Auto 2.0系统、高通8295P芯片和超拟人情感智能体。
新车在实际交付时,加上各种权益,甚至可以低至18万元以内。
我们不能说这是“降维打击”,但吉利银河的“价值越级”,一定打破了消费者对同级产品价值的传统认知。
在此基础之上,吉利银河丝毫不犹豫,快速响应市场,紧推各品类产品。
银河L7、L6、E5、星愿、星舰7等,覆盖了轿车、SUV等不同细分市场。于是“组团式的价值越级”形成了,也就形成了“爆款矩阵”。
其次则是,体系效率与战略协同。
其实,这个点很多传统造车大厂都具备,但不一定有吉利银河体现得那么极致。换句话说,自己家那点家伙什,不一定完全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
众所周知,过去一年,吉利控股集团内部进行了深刻的整合与协同,消除了多品牌内耗。
例如,将几何品牌并入银河,极氪与领克完成股权交割成立科技集团,实现了技术共享、供应链整合和渠道协同,显著降低了研发成本和缩短了新车开发周期。
具体到银河品牌则颇有几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意思了。
一个“大肆扩张”银河来了。其采用了 “A网+星网”双网并行的渠道模式,一级经销商数量已近千家,并计划在2025年底扩展到1300家以上。
广泛的渠道网络触达了更多消费者,尤其是下沉市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购车和售后服务体验。
于是,一个良性循环开启了,巨大的销量规模带来了强大的供应链议价能力和生产成本摊薄效应,使得吉利银河能够在保持价格竞争优势的同时,依然拥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所以,显而易见,吉利银河品牌是通过技术普惠、精准定位、体系增效和战略协同,成功地将多个车型打造成爆款。
其本质是吉利汽车体系化能力的体现: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将领先技术以极高效率转化为用户真正需要且买得起的产品。
而“不矫情”的银河A7只不过是吉利银河这一部带着浓郁“中国风”专辑里面的多首流行歌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