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国内新增电动重卡销量超过液化天然气(LNG)重卡,打破了行业认为电动重卡能效低的刻板印象。这意味着交通电气化转型不仅在吞噬汽油市场,柴油需求也受到严重影响。”
睿咨得能源原油市场研究总监叶霖在9月2日举办的研讨会上表示,电动汽车正加速渗透到中国乘用车乃至商用重卡领域,预计今年国内电动重卡的快速发展将替代15.3万桶/天的柴油需求。
车用燃油需求分别占汽油消费结构的95%以上以及柴油消费结构中的75%-80%,通常来说,传统燃油车规模变化基本决定了汽、柴油消费天花板。
据《中国油气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报告(2025)》,从增量数据看,预计今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至3125万辆;但从燃料结构看,乘用车领域新能源较汽油的优势已全面确立,预计燃油乘用车销量将同比下降约14%;商用车领域则存在“新能源攻占短途,LNG挤占长途”的“两头”替代效应,预计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稳步提升,LNG商用车渗透率到达高位,使燃油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约5%。电、气冲击下,传统燃油车(汽油+柴油)保有量规模接近增长尾声。
叶霖指出,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石油需求加速增长,而今再次站到十字路口。在2023年中国成品油消费达峰后,汽、柴油需求转为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国内汽、柴油需求仍将持续下滑,唯一难以确定的是下滑速度有多快。
国内成品油达峰现状正给产业链企业带来较大影响。在近日披露的半年报中,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石化(600028.SH)均提到电动汽车加速渗透对公司下游炼油、销售相关业务影响。
上半年,中国石油八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中,汽油、柴油销量和售价跌幅居前,导致公司销售分部经营利润跌超25%至101.04亿元,在其四大业务分部中跌幅居首。中国石化十大主要外销石油产品中,汽油、柴油、煤油三大产品量价齐跌,拖累公司炼油事业部和营销及分销事业部分别同比大跌50%、46%至35.4亿元、79.6亿元。
面对终端电气化的挤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均强调要加强“油气氢电非”协同发展,加快拓展终端加气和充换电网络。今年5月,中国石化作为全球最大基石投资者入股宁德时代,双方计划今年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