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无惧AI失业潮的「铁饭碗」,微软揭秘了!能干到退休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新智元 时间:2025-09-02 22:15:38


新智元报道

编辑:艾伦 桃子

22-25岁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就业率同比已经下降了13%,AI带来的就业冲击愈发严峻。一些老板们也开始冻结招聘,将AI能力不足的求职者直接拒之门外。AI造就的新形势迫使我们认真思考,哪些岗位是很难被AI取代的呢?

「未来1-5年,AI将消灭一半的初级白领工作!」

一次访谈中,Anthropic创始人Dario Amodei发出了郑重的警告,并表示,失业率将飙至10%-20%。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今年4月,纽约联储的一份报告,直接泼了一盆冷水——

22-27岁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创历史最低纪录。甚至,计算机专业的失业率达艺术史2倍。



更令人心慌的是,如今的大学文凭似乎成为一张「废纸」,根本无法抵御AI席卷而来的失业潮。

就连世界顶级学府——哈佛、MIT的尖子生,因为恐惧决定辍学。



另有统计,美国53%Z世代考虑投身蓝领,并且已有43%的人放弃了原本的职业规划已经改行。

AI泰斗Hinton曾直言,放弃大学学位,去做「水管工」吧。

如今,这句话的含金量,依旧在上升。毕竟,AI再强大,这些类型的职业暂时无法被替代。


不是空谈威胁论

「潮水」正越来越近

无独有偶,上周斯坦福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论文。

研究发现,处于最容易受到人工智能影响岗位的22至25岁初入职场的劳动者,「就业率同比下降了13%」。


https://digitaleconomy.stanford.edu/wp-content/uploads/2025/08/Canaries_BrynjolfssonChandarChen.pdf

企业对于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是AI对中低水平工作技能的替代的推手。

这让初出校园的职场新人越来越难通过工作实战获取宝贵的工作经验,突破新手区。

Shopify CEO Tobi Lütke更是激进地在对内备忘录中表示,管理人员必须证明AI无法胜任某项工作,才能招聘该岗位的新员工。


https://x.com/tobi/status/1909251946235437514

多邻国CEO也在几个月前向员工表达了高度相似的观点。



https://www.linkedin.com/feed/update/urn:li:activity:7322560534824865792/

老板们发话了:

AI能替代的工作我们不招人了;

AI不能完全替代的工作你要尽量用AI去赋能你的工作流中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提升工作效率;

我们不希望招进来AI技能不熟练的人。


多邻国限定图标

哪些工作容易被AI替代?

7月份,微软对此话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已经发生的AI带来了失业的岗位特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提炼。

研究人员将研究成果发表为了一篇论文:


论文中,微软分析出了以下最容易被替代的40个岗位:


前十种职业分别是:

口译与笔译、历史学家、乘务员、服务类销售代表、写作者、客户服务代表、CNC机床程序员、电话接线员、票务与旅行服务员、播音员与电台DJ。

为什么这些职业容易被AI替代?

口译与笔译,主要负责把口语或书面内容在不同语言间转换,包含同传/交传、文稿翻译、本地化校对、字幕与配音等。

易被AI替代的原因主要包括机器翻译与语音识别/合成已成熟,可低成本、即时给出可用译文与同声传译;大量文本翻译属于模式化、重复性强的语言转换,质量可通过术语库与风格指南自动控制。


服务类销售代表,主要负责为SaaS/咨询/广告/物流等无形产品做获客、跟进、演示、报价与合同推进。

易被AI替代的原因主要包括线索挖掘、邮件/短信大规模个性化外呼、话术生成与自动记录进 CRM都可自动化;报价、方案书、竞品对比等模板化文档生成质量高、速度快。


写作者,主要负责撰写书籍、专栏、博客、营销文案、剧本、以及公众号内容等。

易被AI替代的原因主要包括生成式模型能快速产出初稿、改写、续写与多版本风格文案,适合SEO/长尾内容;校对、语法优化、摘要与多语种本地化可流水线化完成。


CNC数控机床编程员,主要负责将CAD模型转为刀路与G-code,设定工艺参数、夹具、刀具路径与工时优化。

易被AI替代的原因主要包括CAM软件已具备自动刀路生成与优化;AI可依据材料与几何特征推荐参数并避碰;基于历史加工数据的质量预测与良率优化可自动调整程序。


播音员与电台DJ,主要负责播报新闻/赛事、主持栏目、选曲编排、连线互动与商业口播。

易被AI替代的原因主要包括文本转语音、声音克隆能生成稳定音色与多语言播报;自动音乐编排与推荐成熟;常规播读、环节转换、广告口播模板化程度高,可批量生成。


总结发现,这些高概率被AI替代的岗位的共性是:信息密集、规则清晰、可数字化、重复性强。

而AI在语言处理、检索归纳、流程自动化与语音交互方面的能力正是AI最大的传统强项。

当然,这些岗位短时间内也不会彻底消失,AI落地时仍有一些长尾问题需解决,行业高手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

哪些工作不容易被AI替代

微软也同时在论文中帮我们分析出了最不容易被AI替代的40个岗位:


前十个岗位分别是:

采血护士、护工、危险品清除工、油漆和抹灰等辅助工、防腐整复师、工厂与系统操作员、口腔医生、汽车玻璃安装维修工、轮机员、轮胎修理与更换工。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些职业的一个显著共性:需要专业的体力劳动。


与真实物理世界进行交互,是AI相对的短板。

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简单动作,都可能对AI造成巨大的阻碍。

具身智能的发展,距离真正大规模实用化替代人类,还有很多技术难关要闯。

Hinton的判断没有错,水管工最能抵御AI带来的失业潮。

除此之外,医疗行业也是一个AI难以攻克的堡垒。

部分原因是由于健康信息隐私性要求较高,监管很严格,只有不到10%的手术数据可以公开获取,数据流通性较差。

安全、伦理、合规、信任,这些对于AI来说,也是工作技能指标之外,难以逾越的门槛。


另外也需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岗位就是绝对安全的,不需要了解任何AI的。

AI会为各行各业赋能,即使在这些行业中无法替代人类,善用AI和不善用AI的从业者之间的工作效率也会有显著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AI并不是只对高薪工作有影响,而是主要取决于你的工作中要处理的信息量是否够多,这是AI的工作舒适区。

不论你现在或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善用而不是依赖AI,不断提升AI技能,总会是一个很棒的选择!

如果以上的职业还没有覆盖到你现在从事的职业,您还不确定自己被AI替代的概率有多高,您也可以参考B站知识区著名up主「老蒋巨靠谱」提出的「职业AI威胁程度自查问题」:


全网最全!AI替代危机下全职业生存指南: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ALczPEXR

欢迎您在评论区告诉我们,您的独特职业经上述自查后,面临的AI威胁是否严重。

参考资料:

https://gizmodo.com/ai-proof-jobs-a-robot-cant-do-2000651426

https://arxiv.org/pdf/2507.0793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ALczPEXR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