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新政落地,科大讯飞站上C位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一见财经 时间:2025-09-03 00:04:46

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科大讯飞长期坚持“自主可控”,而它现在赶上了好时候。

近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被外界誉为中国下一阶段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

这份近5000字的文件中,不仅明确提出了未来数年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文件特别强调“人工智能”要和产业融合,要“安全可控”。

在一见财经看来,《意见》的基调实际上契合了之前多个高层会议上的指导方向:技术创新要和实际产业应用相结合,在技术创新方面要“自主可控”,不能受制于人。

1

《意见》篇幅很长,但仔细梳理会发现,主要强调了“一个方向”、“六大重点”和“十四项要求”。

其中“一个方向”尤为重要,这是未来几年国内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方向指引和准则,文件中用“前瞻谋划、系统布局、分业施策、开放共享、安全可控”20个字概括。

在一见财经看来,前12个字和其他产业规划区别不大,而“开放共享、安全可控”值得关注,其用意在于: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要积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但要做到“自主可控”。

7月31日,中央网信办约谈了英伟达,要求其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这件事背后的信号很明确:在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可控”是底线。

“六大重点”实际上明确了人工智能产业可以重点融合的六个领域,分别是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民生、社会治理以及国际合作。

相比之下,“十四项要求”则更加细化,这是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路线图和具体规范。

在中美人工智能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意见》的出台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不仅可以增强产业参与者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明确了方向,方向定了,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去发展。

这些年,国内的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路线也比较多元化,但梳理可以发现,科大讯飞不管是发展思路还是路线的选择上,和《意见》的契合度很高。

作为“人工智能国家队”,科大讯飞早在《意见》出台之前,就打造了一套具有参考价值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落地样板”,不仅实现了“抢跑”,而且还“精准卡位”。

2

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参与者中,科大讯飞是少有的,可以在战略和产业应用方面,完全自主可控的公司。

《意见》中提出,到2027年,要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在这一战略维度上,科大讯飞无疑是行业中的典型代表,其业务战略与《意见》高度契合,几乎涵盖《意见》强调的“六个重点”领域。

最近发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科大讯飞营收109.1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尽管依然在亏损,但已经同比减亏超四成。

这份财报背后,是科大讯飞以自主可控的星火大模型为底座,让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医疗、央国企与出海等领域深度落地,给公司带来了持续的成长性。

实际上,在《意见》发布前,科大讯飞在教育领域已经深耕20年,其智慧教育产品已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服务超过5万所学校。上半年,公司“人工智能+教育”领域营收增长了23%,毛利增长25%,其中AI学习机业务更是实现翻番增长。

医疗领域同样是科大讯飞深耕的领域,截至上半年,智医助理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697个区县超过7.5万家基层机构,累计提供10.1亿次AI 辅诊建议、累计识别不合理处方1.1 亿余份。

因为“自主可控”,科大讯飞也成为很多央国企以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伙伴。科大讯飞联合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打造星火科研助手和科技文献大模型;与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李建刚院士团队合作,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研究中借助Transformer强化学习,将模拟时间从10天降至1小时,误差从7%降至3%……

今年5月,科大讯飞支持建设的中国石油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正式发布,具备语言、视觉和多模态能力。成功将AI技术深度嵌入勘探开发、生产运营、市场决策全链条,助力能源领域智能化升级。

科大讯飞还参与到社会治理项目中,依托星火大模型和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多个省市打造智能政务服务平台;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与大数据分析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

在国际化方面,科大讯飞也走在前列。

2018年确立国际化战略以来,科大讯飞一直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目前已经在中东欧、西欧、澳新、东南亚、日韩、泛俄、中东等区域广泛开展业务。

财报显示,上半年科大讯飞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12.08%,多款硬件产品在中、日、韩、美等重点国家实现营收快速增长。

可见,科大讯飞的战略布局几乎涵盖了《意见》中的“六大重点”领域,实现从底层技术、产业场景、消费体验、社会服务、公共治理到全球扩展的全面落地。

3

实际上,在《意见》出台前,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负责人已经多次成为高层座上宾,而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是最被重视的企业家之一。

2月17日,备受关注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召开,刘庆峰参加了该座谈会,科大讯飞和深度求索是唯二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工智能公司。

7月24日下午,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出席中欧企业家座谈会,包括刘庆峰在内的多位中方民营企业家参加,而刘庆峰是唯一一位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

两次高规格会议,刘庆峰都参加了,这在人工智能领域是非常罕见的。

除此之外,刘庆峰还登上讲台,给地方主政官员“上课”。

5月23日报道称,广西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系列讲座第133讲22日在南宁举行,刘庆峰作《通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进展和典型应用》专题报告。出席报告会的有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以及自治区政协主席孙大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王维平等。

《广西卫视》播出的节目画面显示,刘庆峰坐在台上做报告,而广西党政领导,坐在台下。

8月1日至7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60位来自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优秀专家人才参加北戴河暑期休假活动。照片显示,刘庆峰是其中之一。

在国内人工智能公司中,科大讯飞独具特点:始终坚持“自主可控”,始终对标全球领先技术。

刘庆峰曾经说:“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创新上,要代表中国对标全球最好水平并在重点领域方向上形成超越和引领,形成以我为主的产业生态。”“要把创新发展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能在别人的院子里建大楼。”

今年6月9日,刘庆峰在公司26周年庆上发表内部讲话称,“基于国产算力的新算法研发,会慢一些,但不会矮”。坚持自主可控,一是因为有这个实力,能做;二是为了不被卡脖子,必须做。

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从“基础科研”到“产业应用”再到“消费普及”的实践,为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全链条发展趟出了一条路,这条路的最大特点就是“自主可控”,在复杂的应用场景中,构筑起区别于全球其他AI巨头的“护城河”

这样看来,在《意见》发布后,突然发现科大讯飞与之高度契合,实际上并非巧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