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编者的话: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改变,还开始进入外交领域,“AI外交”由此成为一个新兴词汇。在一些智库和学者的讨论中,“AI外交”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部分国家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拓展地缘政治利益甚至是排挤其他国家;二是多国开始在外交工作中使用AI技术,这虽然能提高工作效率,但也隐藏不少问题。AI是人类发展的新领域,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伴随着偏见加剧、虚假信息传播和责任机制缺失等多重风险。智能时代,唯有同球共济,我们才能在充分发挥AI潜力的同时,确保其发展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公平性。
在中东,美国将算力当作“胡萝卜”
近年来,无论是美国多位政要的表态,还是政府发布的文件,都显示了AI在外交领域的重要意义。
根据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202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关于该国外交现代化的演讲,强调了指导美国外交转型的五大支柱,其中就包括新兴技术能力建设。他表示,美国需要塑造正在发生的数字革命,确保它服务于国家利益并维护美国价值观。2023年10月,美国国务院发布的《企业AI战略2024-2025财年:通过负责任的AI给外交赋权》称,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快速增长并为美国提供了机会,美国国务院需要实现4个目标,包括使用“安全的”AI基础设施、培育拥抱AI的文化、确保“负责任地应用AI”,以及推动创新。英国《金融时报》称,特朗普政府近期发布的《AI行动计划》明确指出,AI已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支柱。
“数字竞争不仅是技术竞争,更是制度竞争。”今年4月,美国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下属瓦巴战略竞争研究所所长肯尼迪,发表了题为《分裂世界中的AI外交:为什么信任将定义数字未来》的演讲。他表示,世界“正在以数字方式分裂”,让所有国家都进入同一个科技生态系统已经不现实,一场竞争正在进行。这场竞争的关键不仅在于谁拥有最快的模型,还在于谁塑造了数字世界的未来,包括规则和价值观。日本前外交官伊藤炼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发表的文章称,当不同的AI模型在全球共存时,最广泛采用的模型将成为微妙而深刻的软实力的来源,因为它们将深入到人们的日常决策中。
一些美国政治人士已经将AI技术作为追求本国地缘政治利益、排挤其他国家的工具。“AI外交时代出现”,据美国《外交》杂志去年10月28日报道,随着一些硅谷巨头纷纷增加在中东的科技投资,华盛顿的部分政客看到了战略机会:获得美国的计算能力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胡萝卜”,吸引各国远离美国竞争者的AI生态系统。美国希望加强与中东石油出口大国的关系,并强化该地区的反伊朗联盟。沙特和阿联酋在该地区及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符合美国利益的做法是确保这两个国家将巨额资金投资于美国科技公司,而不是其他国家企业。
美国早已将上述战略付诸行动。《外交》杂志称,在美国的压力下,作为与微软交易的一部分,由阿联酋国家安全顾问谢赫·塔赫农·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担任主席的AI公司G42同意从其他国家公司撤资,将其他国家企业设备从其业务中剔除。
今年5月,特朗普政府废除了拜登政府此前颁布的《AI扩散规则》。有美媒称,上述规则的批评者认为,对美国芯片进行销售限制将让有竞争关系国家的AI基础设施在更广泛地区获得认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两个月后,特朗普政府发布《AI行动计划》,直接提出要输出“完整的AI技术体系”,从芯片到模型再到标准,以建立联盟、传播美国价值观,并在新兴市场对抗其他国家的影响力。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FR)网站发表的文章称,在冷战时期,美国依赖核不扩散原则来减少新对手出现的可能性,而华盛顿现在正在按照一套新规则行事。在这套规则下,美国通过技术扩散将竞争者排挤出第三国至关重要。
为了增强美国的AI外交战略,肯尼迪还提出几条建议,包括建立“值得信赖的联盟”,而不是分散的AI生态系统;平衡安全与技术获得权限,被美国技术排斥在外的国家,都会被“对手国家”接纳;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建立AI基础设施,共同投资于云服务等。不过,肯尼迪也表示,很多因素可能会影响该战略的实施,包括欧盟对监管的重视。《外交》杂志则直言,在“AI外交时代”,美国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控制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技术的扩散,同时不给美国公司带来负面影响或者将潜在的合作伙伴推向其他国家的怀抱。
“争夺AI主导地位的竞赛不仅关乎经济或军事优势,还关乎外交杠杆。”塔吉克斯坦广播电台前总编辑穆胡特丁诺娃此前在网上发文称,美国正在利用AI技术保持全球影响力,塑造国际法规。除了美国外,这场竞赛的其他参与者还包括欧盟、印度、巴西等。其中,欧盟将自己定位为AI伦理的领导者,倡导建立全球AI治理框架,以规范其在外交及其他领域的使用。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则在制定AI战略,挑战西方的主导地位。
韩国2月成立“AI外交”部门
一些媒体和学者在探讨“AI外交”时,也提到很多国家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提高外交工作效率。据路透社报道,自去年以来,美国国务院一直在使用AI工具StateChat来起草电子邮件和分析外交电报。今年6月,路透社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美国国务院将使用StateChat来挑选外交事务选拔委员会成员。该委员会是一个年度评估小组,负责决定是否以及如何调整国务院员工的分工。
美国的海外大使馆早已开始在其日常工作中使用AI工具。华盛顿国际外交学院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美国在几内亚的外交机构从2022年年底就开始使用ChatGPT起草每日媒体摘要。该机构官员亨特称,其下属员工都接受过培训,只能将AI生成的内容作为初稿,“他们必须核实ChatGPT提供内容的所有细节”。这篇文章表示,外交的一个核心目标是了解外国国情,而AI系统非常擅长跨平台和语言快速搜集数百万个数据,加快外交人员对驻在国的了解。AI工具还能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社交媒体情绪和其他相关因素,在问题升级之前识别冲突和不稳定的潜在根源,提供早期预警,使外交人员能够采取主动措施,更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冲突。
据韩国《》报道,日本从2022年开始利用AI开发态势分析系统。AI最终将当地外交官的报告与国外社交媒体帖子、研究机构报告、媒体报道等外部信息相结合,进行判断。从2023年开始,日本就在使用AI来检测主要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假新闻。芬兰正在运营通过AI收集外交文件并自行汇总的系统,该系统甚至还提供了可视化功能。英国已将AI引入领事服务。去年,法国开发了一款AI工具,可以总结和分析外交文件和外部数据,并将其用于检测假新闻或虚假信息以及识别民意趋势。阿联酋推出了以AI为基础提供领事服务的无人海外使团模型。
今年2月,韩国外交部宣布成立“AI外交”部门。韩国政府网站信息显示,AI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股变革力量,该国外交部已经认识到AI改变游戏规则、重塑全球关系的潜力。成立这一部门,是韩国的一项战略举措。该部门将负责制定和推进韩国的“AI外交”战略,主要目标包括与伙伴国建立双边AI合作关系,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内的多边AI对话等。
此外,韩国外交部将从今年11月开始引进生成式AI系统“MOFAI”。有韩国媒体报道称,该国外交部将其英文缩写“MOFA”和“AI”合二为一,为该系统取名为“MOFAI”。该系统将首先用于外交文件的收集、摘要和制作报告。韩国外交部透露,如果引进“MOFAI”,收集和分析文件、制作报告等所需的时间将减少约40%。从明年开始,“MOFAI”将进行大幅升级,达到能够分析信息、提出外交战略以及构建各国人物关系网络的水平。
“GAI给未来的外交带来了巨大希望”,根据大西洋理事会网站发表的文章,GAI能够在外交领域促进沟通并协助谈判。谷歌前首席执行官施密特的办公室主任摩尔2023年表示,ChatGPT和类似工具已经在帮助外交官为谈判做准备。展望未来,摩尔认为AI可以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起草最合适的外交协议。
“AI可以帮助外交官,但不会取代他们”
“虽然AI技术能大幅提高外交工作效率,但也带来了重大风险。”穆胡特丁诺娃举例说,一些AI算法可能加强偏见,导致出现不公正的外交行动。有偏见的AI系统也可能使贸易谈判或国际政策中的不平等永久化,导致国家之间的权力失衡。此外,AI生成的假新闻和深度伪造视频可能被用来操纵外交关系,制造虚假危机,侵蚀信任。未来,如果利用AI系统做出的外交决策出错,谁来负责,这也是问题。
据韩媒报道,该国政府也注意到“AI幻觉”的问题,这是指AI提供错误信息的现象。韩国外交部信息管理企划官姜根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预防错误,他们将引进双轨验证方法,“MOFAI”每个答复下面都必须注明来源和错误风险。
“AI外交:对多边主义的未来有何展望?”瑞士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与发展学院技术中心常务董事杜伯里此前发文称,在动荡、复杂和不稳定的全球形势下,信任仍然是基石,迫切需要“以共识为导向的明智决策过程”。AI对外交的介入带来了新的挑战,可能会破坏这种信任。AI有助于减少决策过程中所需的认知努力,但外交是一门依靠知识、智慧、经验和创造力的艺术,外交官必须保持自己的能力,不能陷入只依赖AI数据分析的陷阱,这可能导致其外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降低,“AI可以帮助外交官,但不会取代他们”。
杜伯里还提出,许多机器学习算法的不透明性使得评估AI如何得出具体结论变得困难,从而影响了问责制。“这就提出了关于AI系统的来源、设计以及它所维护价值观和利益的问题。”杜伯里表示,相关问题包括AI工具是外交部门内部构建的系统,还是由私人公司提供的服务?它是专有算法,还是开源算法?它是为了达成共识还是为了使一方的利益最大化?它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杜伯里认为,在外交谈判中引入其他国家或私营公司开发的AI系统,就像把一个不受约束的利益相关者带进会议室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是政治性的,因为它反映了其开发者的价值观和利益。最后,在外交工作中深度使用AI,需要让AI工具访问存有外交电报和备忘录的大型数据库,以便对其进行培训。然而,一旦被数字化,这些数据就很容易因为网络攻击而遭泄露。
“如何平衡AI创新与负责任的治理,将决定AI是维护和平的工具还是加剧冲突的武器。”穆胡特丁诺娃称,随着AI成为全球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明确的治理机制至关重要。她认为,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必须在以下方面起带头作用:既要制定AI伦理准则,又要建立全球规范,以确保AI在外交应用中的透明度、公平性等。这包括制定关于如何在外交、贸易等领域合乎道德地使用AI的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