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钱学森之子在京、黄旭华之女在沪,还有日籍研究人员,及军训师生一起观看阅兵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09-03 16:23:14



作为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洪教授有幸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受邀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礼。他说,阅兵中展示的诸多新型装备,其背后离不开高性能材料、精密制造、智能控制等多项技术的突破,这些都与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密不可分。


丁洪院士在京观礼。

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期间,钱学森之子在京、黄旭华之女在沪,还有日籍研究人员,与他们共同关联的上海交通大学“海陆空”不同专业师生,以及沪上高校专家学者等观看盛大阅兵,纪念抗战伟大胜利。



交大师生观看实况。

当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物理与天文学院讲席教授丁洪院士,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首席专家程兆奇,日本近现代史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日籍副研究员石田隆至等在纪念大会现场观礼。

看着我国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依次通过,丁洪表示,这些自主研制的现代化装备展示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体现了我们科技创新的巨大进步。“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多年,我深知基础科学研究对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我所研究的高温超导、拓扑半金属等量子材料,其核心目标之一便是探索物质的新奇特性,并为未来信息技术、能源技术乃至量子计算提供基础。”

“今天这场盛大的纪念活动,要义是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程兆奇表示,上海交大创立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迄今14年,“我们当尽学者的本分,深耕战争审判这个学术领域,追寻历史真相,收集历史遗存,创作学术成果。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为中国学界争取二战历史和二战史观的话语权,向世人昭示战后国际秩序之由来,这是研究院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奋斗方向。”

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员、交大人文学院副研究员石田隆至直言,“作为一名日本人,我至今仍在自问:有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纪念活动?”相关国际研讨会上,他作为代表发言时重点报告了两个事实:一是只有新中国审判的日本战犯真正认罪获得了作人的新生;二是这些战犯回国后终身直面加害历史,致力于和平运动。有一位中国学者特别评价指出,这一东京审判所不具备的和平教育审判模式具有重大意义。“这更让我强烈意识到,历史正在叩问每一个研究者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交大师生观看实况。

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等以及交大学长黄旭华之女黄峻博士等师生、校友等,也在交大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集体观看纪念大会实况转播,见证举国庄严时刻。

2024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强基计划“旭华班”学子杨天炯表示,阅兵式中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既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我国武器装备技术的重大进展。“我特别注意到海上无人智能装备的亮相,作为船海工程专业学子倍感振奋。这些装备不仅是国家海上安全的重要保障,更是我们专业价值的生动体现。”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王鸿东教授也说,“特别是当看到现代化的海军无人装备在天安门前行进时,我内心涌起强烈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我们正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舰船赋予更聪慧的“大脑”贡献我们这一代人的力量。”他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希望能凝练出更多生动的无人装备研发案例,让学生们明白,他们计算的公式、设计的图纸,是如何转化为国家的新质新域作战力量的,从而树立科技强军决心,传承和弘扬报国精神。


交大师生观看实况。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张博龙也在接受检阅的方阵之中。他于2023年9月入伍,现服役于我军某部。在上海,交大2025级学生军训全体参训师生则在校体育馆内排成“80”字样,集体收看大会、见证阅兵方阵。

军训团二营21连副连长兑雅龙,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部,服役期间曾获“四有”优秀士兵、边境边防斗争纪念章、卫国戍边纪念章等嘉奖,现为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23级本科生。“当整齐的方队从天安门广场走过,铁流滚滚、步伐铿锵,我仿佛看见了当年浴血奋战的抗战战士,也联想到自己在部队服役的经历。”他说,那段守卫边防的岁月让他切身体会到和平来之不易,也让他作为一名学生教官,在军训带训中更能感受到因军训而焕发出的坚毅与团结,这正是对抗战精神的最好传承。


包起帆教授在天安门广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苏智良,到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全国劳模包起帆,沪上高校多位专家学者在京现场参会。站在观礼台上,胸前佩戴着沉甸甸的奖章,包起帆教授深受鼓舞。“回顾过去,我始终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创新,努力为国家、为职工做些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带领团队继续在航运物流领域精耕细作,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苏智良教授赴京观礼。

原标题:《钱学森之子在京、黄旭华之女在沪,还有日籍研究人员,及军训师生一起观看阅兵》

受访者供图

作者:解放日报 徐瑞哲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