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市象 古廿
"我们就是想转化苹果用户,让他们有另外一种选择。"去年10月,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
那场发布会上,Find X8系列被赋予了明确的对标意图。一句"不是苹果买不起,而是OPPO更有性价比",也很快成为这场策略突围的注脚。但当越来越多用户在手机屏幕上看见绿线后,这场本该对标苹果的战役,开始走进另一个相似的剧情。
有小红书博主@燕Da侠整理了OPPO165款机型的数据,发现有30款是屏幕绿线重灾区。主要集中在OPPO Find x2/x3/x5全系列;OPPO Reno5/6/9系列;一加8/9/10/11系列;一加Ace 2/Ace 5系列。
大部分机型都集中在四年内,其中旗舰高端机型的Find系列,主要是2019-2023年款;Reno系列则是OPPO的中端机型;一加系列的主要重灾区集中在海外版本,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一加在印度实施终身质保的主要原因。
2017年,iPhone X爆发"绿线门",虽然苹果从未就此问题公开致歉,但很快提供了免费换机服务;如今,OPPO也在面临类似的售后挑战。
可能是追寻iPhone的处理经验,售后这块OPPO也不遑多让,有网友分享发生绿线故障后,官方提供检测后4年质保,线下部分网点购机发票。按理说,到这一步,OPPO做的也算到位了。
但是在免费换屏这块,一些落地细节正在将不少消费者拖入一场维权攻略中。用户在尝试申请换屏时,不只要面对技术问题,还要经历一轮"攻略考试":是否还保留发票?原装充电器还在吗?客服认可哪一种截图为有效凭证?不同售后点是否标准一致?最终能不能换成功,可能还取决于平台声量和交涉能力。
一场看似已知答案的售后博弈,却逐渐演变为"拼规则理解力"的"攻略门"较量。更讽刺的是,在印度市场,OPPO子品牌一加推出了终身绿线换屏政策——听上去像是一次极致的本土化策略,但也因为执行过程中的争议和反复,陷入了另一场"罗生门"。
于是,一场关于绿线的危机,最终变成了"双重门"的信任难题:国内是标准不清、规则不一的"攻略门",海外则是过度应对本土化的"罗生门"。
OPPO需要面对的问题不止是绿线,更是面对"更多用户之后",如何维持对品牌的确定性预期。
01 用户免费换屏的"攻略门"?
有Find X3的手机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免费换屏经历。
简单总结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购机凭证,购入时间四年内;另一个种是没有凭证,可以使用原装充电器或者提供付款截图等方式。最后强调:不同地方的维修中心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既然是官网服务,应该具有统一性。
官方售后标准是什么?这是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中分享的质疑。比如小红书用户李辉晒出四部OPPO旗下的一加手机,其中有3部出现绿线,最后花了3700元为其中两部手机在官方售后换屏。
据「市象」了解,李辉没有享受到免费换屏待遇的原因,是提供不了售后网点需要的发票和包装盒。但是让李辉不理解的是,在他分享自己的换屏经历后,不少热心网友在评论区支招自己免费换屏的经验。
因此,一些未能享受免费换屏服务的"绿线屏"用户开始在社交平台上表达对OPPO售后政策的质疑,认为存在差别对待的情况。这类讨论的发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外界对OPPO售后标准透明度和一致性的困惑。
消费者王睿认为发票只是OPPO的借口,具体能不能免费全看"闹得够不够凶"。原因是,王睿拿出了自己的购物记录,但是客服要求只能是纸质发票或者电子发票才可以。而在其他人的攻略里,购物记录也是可以当作凭证使用。也有消费者补充,原装的充电器也可以用,因为上面印刷有二维码可以扫描出信息。
有业内人士对「市象」透露,这种情况一般是两种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区别对待,一般换一家售后网点就可以解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手机的记录有异常,可能被转手过,会被怀疑不是消费者自己购买的一手全新机,担心二手黄牛修屏套利。后一种情况,官方往往不会明说,通常拒绝免费维修。
因为没有公开标准,用户只能从个案中寻找规律。一位Find系列用户告诉「市象」,他的设备使用超过四年,申请免费换屏被拒,理由是"超出质保期"。他随后整理一些"超四年仍免费换屏"的案例,之后成功维权。
他将这一段维权经历发在社交平台后,评论区的气氛开始发生变化。不少人直接问:"是否能提供一份有效的话术",颇有几分催收延期的场景即视感。
「市象」拿到的一份维权话术整理文档显示,目前主要的争议和维权博弈都集中在两点:一是质疑"超四年不予更换"的合理性,特别是在高端的Find系列上更容易奏效——"这么贵的机型,同样的钱我都可以买iPhone。"
二是用大量的类似案例截图质疑品牌方"区别对待",这两点做完后想要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反复交涉和博弈,整个过程往往也是一场拉锯战。
02 海外遭遇绿线"罗生门"
如果说在国内的绿线屏"攻略门"中,消费者往往需要和品牌售后斗智斗勇,只为争取一些合理公开透明的权利。那么在海外市场,同样还是处理绿线屏的问题,非本土的中国品牌则需要和当地消费者斗智斗勇,陷入一场"罗生门"。
近期,OPPO旗下的印度一加用户在Reddit上发帖称,刚购买的一加13S手机在使用数日后,屏幕左侧突然出现绿线,随后自动消失,但不久又再次出现,仅能通过重启缓解。这款机型是一加今年在印度市场推出不久的新款机型。
由于怀疑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用户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了故障,以供参考和证据。一加很快回应:"我们理解这种情况会令用户沮丧。服务团队已第一时间联系用户,研发部门也在等待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承诺检查结果将透明公布。"
但事情很快发生转折,售后人员指出这段提供的视频中未显示IMEI号码,因此真实性存疑。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检测与日志采集,服务人员建议其继续使用设备观察绿线是否再次出现,并未提供换机或实质补救。
实质上,一加去年在印度市场就已经推出终身屏幕更换计划。印度首席执行官表示,OnePlus是"第一个为印度用户提供绿线问题终身保修的品牌,展示了我们对技术和用户至上理念的信心"。
这个技术即"一加绿线无忧解决方案"。通过引入新的显示屏制造技术来解决绿线问题,其中包括在AMOLED屏幕上添加一层更优质的保护层。一加智能手机的新屏幕将采用增强型边缘粘合层,该粘合层采用以耐候性和耐化学性著称的PVX边缘密封材料。
PVX薄膜可充当屏障,减缓水分和氧气的渗透,有助于延长AMOLED屏幕的使用寿命。一加表示,这项技术"即使在印度极端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也能将绿线问题的发生率降至业内最低水平,同时确保稳定的高性能。"
根据这项政策,遇到此类问题的用户有资格免费更换显示屏,目前这项售后政策仅限于印度市场。理论上来说,市场不同,人群不同,往往都可以因地制宜制定更符合的运营策略,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这项看似讨好本土市场的终身售后政策推出,并没有加深本土化的信任。反倒使一加陷入一场"绿线"罗生门。针对近期网上提出的担忧,一加对此作出回应,称此事为罕见的孤立案例,并已与受影响客户协调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最初讨论该问题的Reddit帖子已被该用户删除。但是在这个帖子下面,不少消费者都羡慕印度市场的售后政策。
03 信任抵押:OPPO高端化路上的必答题
一加对印度市场的售后特权,可能和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有关。
201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对《中国经济周刊》称:"你能想象有印度粉丝一个人就买了10台手机吗?给他的家人每人一台。大概相当于花了5万多元人民币。即便是中国粉丝,也很难这样‘疯狂’吧?"
但是近期市场研究机构IDC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一加手机在印度市场排名第十,市场份额降至2.5%,同比下滑39.4%,是市占率前十中跌幅最大的。不过其母公司,OPPO在印度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到13.4%,同比增长25.4%。
反倒是在中国市场,根据数码闲聊站博主的数据,截至2025年第25周(6月下旬),一加手机在中国市场的整体份额已成功达到并超过3%。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至5月期间,一加在线上渠道2000元以上价位段的市场份额累计达到7.6%。
更多的市场份额下,也意味着品牌需要面向更多的消费者重新回答一个问题:用户为什么要信任你?这个问题并不抽象。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6月,OPPO的同品牌换机率为45%,仅次于苹果的52.9%。在存量时代,这个指标被视为品牌黏性与信任的直接体现——用户不是因为便宜而留下,而是默认下一代产品依然值得购买。
但信任是双向的。当越来越多OPPO用户在"绿线门"之后搜索换屏攻略、研究是否能免费维修,品牌过往积累的信任资产开始面临新的压力测试。
这并非个别投诉的情绪外溢,而是一种"确定性缺失"的开始:同样的问题,有人免费换了,有人被拒,有人靠"维权话术"争取成功。这种结果不依赖产品标准,而更像是"沟通技巧"或"平台发酵度"的博弈。
对于一个想要长期建立高端心智的品牌来说,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此外,在成本方面,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HS的拆解报告,苹果iPhone X中使用的OLED屏幕,成本高达110美元,几乎占到了该手机零部件成本的三分之一。因此故障发生后,上游供应链因为屏幕问题向苹果支付了罚金。
OPPO没有公布类似的成本归属机制,也未明确表态是否有供应商赔付、内部拨款、或将其视为市场公关预算的一部分。这场处理方式模糊的售后危机,目前来看,更多是在用品牌信任做抵押。
用户并不排斥品牌犯错,真正削弱信任的是不解释、不公开、不一致。当品牌的售后体系变成一场"需要攻略"的挑战时,用户的忠诚就不再稳固,每一次设备故障,都会成为一次信任余额的扣除。
(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