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奖各归其主,长安汽车首届全球服务技能大赛日前在泰国曼谷落幕。通过赛事,来自19个国家的45名选手,展示了智能新能源时代的“工匠”风采。其中,代表中国队出战的选手发挥出色,在多个单项摘桂。比起他们在赛场上的高光表现,赛事所承载的中国车企“为全球定标准”的雄心,无疑更让人振奋。
中国车企操办“汽修世界杯”
8月的曼谷热浪未消,比天气更热的,是长安汽车首届全球服务技能大赛的赛场氛围。从全球500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杀入决赛圈的45名汽修高手,均由长安汽车在东南亚、欧洲、中南美、中东非、欧亚等五大区域的经销商选送。不同肤色,操着不同的语言,让赛事俨然成为汽修领域的“世界杯”。
比赛内容涵盖服务标准流程、发动机机械维修、整车电器故障维修等核心项目,通过“理论+实操”的综合考核,全面检验选手的技术素养与服务能力。经过多轮激烈对抗,最终中国代表队凭借扎实的机电维修技能,在该板块斩获多项桂冠;中东非团队则以热情服务和精准预判,在首保模拟项目中夺冠;其他参赛团队也在多个单项中表现不俗。
从产品出海到输出标准
“技能无国界,服务无止境”,是本次大赛的主题。虽说倡导“无国界”,但选手们深知,自己的表现不只是个人炫技,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为国争光。比起同台竞技的海外同行,参赛的中国选手无疑又多了几分自豪,就像一位获奖选手说的:虽然是在国外比赛,但操作的平台、工具,乃至流程、规则都是熟悉的“中国造”,给人一种坐镇主场的自信。
对此,担任裁判工作的长安汽车工程师陈思良感触最深。这位自创了“问、想、看、修”汽车电器诊修方法的“全国技术能手”透露,他曾代表中国队参加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彼时,无论赛址、赛制,还是参赛队伍数量,都是欧美日韩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唱主角,中国选手只能在既定规则下参与竞争。
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大行其道,中国车企强势领跑新赛道,不仅在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最大,更拥有大量核心技术优势。背靠技术硬实力,中国车企在服务领域逐渐掌握话语权。本次大赛的举办就是最好的证明,除了为各国选手提供一个切磋交流的平台,它还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从研发、制造到售后服务,中国车企的标准就是全球的标准。
“以赛事为契机,推动‘建立标准,服务全球’,把技术的优势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服务温度。”谈及办赛的初心,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彭陶再次强调了以上观点。
中国汽车出海进入3.0时代
“从技术立标杆”到“服务立标杆”,这一进阶展示的是中国车企软实力的集体提升。站在更高的维度,不仅是长安汽车,包括比亚迪、长城、奇瑞、吉利等在内,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进程正迈向新高度——从单一的产品出海,进化为推动技术、品牌与服务协同出海。
中国汽车出海历程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初期以“产品出海”打开市场,中期以“品牌出海”提升价值,如今正迈向“服务出海”的新篇章——通过本地化服务体系的深耕,实现全球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还是以长安汽车为例。今年1—7月,其海外累计销量348,825辆,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市场包括亚太、中东、北非和中南美。目前,长安汽车已在东南亚、中东非、欧洲等五大区域设立总部,建成8个海外工厂(产能13万辆)。在加快产品出海,推进制造本土化的同时,长安汽车坚持“服务先行”的理念,面向海外合作伙伴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
据彭陶介绍,长安汽车在全球化竞争中创新构建服务能力,通过“以赛代训”融合中外团队经验,优化全球服务标准,并将成果纳入培训体系。坚持“管理全球化,运营本地化”,统一技术安全、服务透明和诚信沟通三大基准,目前已在全球建立4个呼叫中心、9个工厂及超1.4万网点,并且在国内市场现有服务品牌“伙伴+”的基础上,升级打造了面向海外的服务品牌“withU”,通过实施“产品+服务”战略,推动“中国标准”与本地需求的高效融合,持续增强全球竞争力。
长安汽车的成功路径,是中国汽车出海的一个缩影。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新赛道上,中国车企正以高标准服务为支点,持续构建全球化服务体系,把先发的优势转化为市场的胜势,共同推动中国汽车的“高质量出海”。
上游新闻 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