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十年翻篇,盒马搭建起零售新坐标系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雷峰网 时间:2025-09-03 22:13:07

熬过至暗时刻,这次盒马终于能松口气了。

过去十年,盒马大半时间都在创新与狂奔中度过,一度被贴上“网红新零售”的标签。今年二月,马云再度现身时,盒马在新帅严筱磊的带领下,已步入更稳健的发展阶段。

这也意味着,它将彻底告别依靠扩张和增速掩盖问题的阶段,转而直面盈利、组织力和可持续的真正考验。

十年前,盒马用帝王蟹掀起新零售浪潮;十年后,它用供应链与商品力重塑行业规则。当 750 亿 GMV 与全年盈利成为新起点,盒马新十年究竟会给中国零售带来哪些新变革?谁又能为盒马继续买单?

一、从攻到守:趟过十年成长阵痛期

2016 年,盒马以 “盒马鲜生” 开创新零售样本,首店低调落子上海金桥。

次年,马云到访该店,海鲜档口徒手拎起帝王蟹的画面刷爆全网,背后蓝色牌匾上的 “盒马鲜生”四字,也就此进入大众视野。

盒马作为“阿里新零售一号工程”,在短短几年密集孵化了盒马mini、盒马里、盒马小站、盒马邻里等多种业态,但随着时间推移,“如何盈利”成了它绕不开的现实难题。“盒马摸着石头过河,中国零售摸着盒马过河”。有媒体曾经这样写到。

这些业态里,曾对标 Costco、山姆、被寄予“第二增长曲线”厚望的盒马X会员店,高峰期开了 10 家,却在今年 8 月迎来终局:盒马官宣中国最后一家X会员店(上海森兰店)月底停业。

其实这早有伏笔,去年年底,盒马 CEO 严筱磊就在内部信中定调:聚焦“盒马鲜生”与“盒马NB(现已升级更名为:超盒算NB)”两大核心业态,前者复制成熟模式,后者深耕社区打磨最优模型,形成优势互补。

战略收缩从不是退缩,而是精准发力,实现高低市场精准分层。截至今年 3 月,盒马鲜生运营超 420 家。2025 财年,盒马鲜生预计将再开 100 家门店。8月29日,盒马旗下平价社区超市盒马NB正式更名为“超盒算NB”。


2024年3月,严筱磊接棒侯毅成为盒马新 CEO。尽管外界质疑声不断,严筱磊仍扛住压力,定下“三年内 GMV 突破千亿”的目标。

为此,除了战略上聚焦业态外,组织上,她重塑架构,拆成线下运营、线上运营、采购、物流供应链四部分,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大幅提升。

大刀阔斧变革已初见成效,据阿里巴巴2025财年年报显示,盒马在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期间,GMV 突破 750 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后 EBITA 盈利。在今年7月发布的《2024年中国超市百强榜单》中:盒马位列前三。

面对盒马主动”瘦身“,即时零售领域资深人士邓天意向雷峰网表示,阿里现在主要聚焦主业,一方面抛弃与主业无关的业务,另一方面,也在丢掉一些低增长的附带性业务。战略比之前更清晰了。

站在当下节点,盒马前十年多业态试错、快速迭代,不仅帮盒马抢下新零售赛道先机,更筑牢了该领域难以撼动的用户心智。

混沌期过后,盒马完成关键转向。从“什么都试”到“把擅长的做透”,盒马终于跳出业态创新的执念,终究重回零售本质。

我们无法用今天的生存法则,去简单否定昨天的开拓逻辑。新十年,盒马有它的新命题。

二、商品力破局:从垂直深耕到用户共生

家住北京海淀区西北旺的独居白领唐静,每周末都要去家对面的盒马鲜生,而烘焙区,始终是她的第一站。对她而言,这不是简单的 “买蛋糕”,而是忙完一周工作后,给自己的固定犒赏。

“以前总犯难,烘焙区蛋糕多是大份分享装,自己一人住,买回去吃不完容易浪费。可现在不一样了,盒马的蛋糕都做成了 6 寸、8 寸的小尺寸,既不心疼钱包,也能降低负罪感。”


唐静的困扰,曾是不少独居或小家庭消费者的共性,现如今盒马烘焙区各种人性化的考量,帮他们打消了顾虑。

上个月赶完紧急项目的傍晚,她发现在小红书上好评如潮的9颗装酒酿大福,上架了2颗装的版本,唐静随即下单,一口下去,软糯绵密,甜意刚好化了一周的疲惫。

这种变化背后,是消费需求的悄然转向。盒马烘焙区采购凡得提到,早几年消费者买烘焙,仪式感总是特别重,要么是订个大蛋糕,要么是去甜品店追求精致体验,其实挺贵的。而现在,“日常悦己,庆祝小节小庆” 成了主流。

当下,不少消费者不再执着 “宏大仪式” 与过量消费,转而追贴合自身需求的价值感。就像唐静,想要的从不是昂贵甜品,而是“质量、即食、性价比”的满足感 ,这种日常小愉悦,反而更实在。

未来,盒马计划将所有蛋糕的减糖,更大程度满足消费者健康、悦己的需求。

全职主妇梁爽也爱逛盒马,每天早上要给上初中的女儿选当天早餐。“以前选三明治只能凭感觉,现在盒马的标注太省心了!” 她拿起一包高蛋白款,“这款蛋白质含量清楚,孩子吃能补能量;轻卡款我当午餐,热量低没负担。”

三明治之所以做 “营养可视化”,核心是让消费者吃得明白、健康,为此,每款都会标注蛋白与脂肪含量,还细分三类 —— 含 7 种原料的营养丰富款、功能型高蛋白款,以及强调低热量的轻卡款。

8 年前盒马开新区时,帝王蟹、波龙、三文鱼等大海鲜品类表现突出;如今以榴莲千层、瑞士卷等烘焙产品也成为了打开新城新店市场的一把重要钥匙。

除了,“悦己”、“健康”两大用户核心需求,“新鲜”更是自始至终贯穿盒马,也是其一直引以为傲的差异点。

而新鲜的背后,离不开对供应链的持续深耕,依托“线上+线下”订单农业,不仅夯实新鲜根基,更给自有品牌建设搭起硬件框架。

目前,盒马已经形成了“盒马烘焙”“盒马工坊”“日日鲜”“盒补补”等明星系列产品。以盒马烘焙草莓盒子蛋糕为例,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原料成本通过自建草莓基地降低20%。根据刚刚宣布的数据,超盒算NB的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占比达到60%,每季度商品汰换率为15%—20%。

零售的本质是商品的竞争,自有品牌是核心竞争力之一,盒马一开始便参透这点。从“基于消费者洞察和品牌升级,将所有商品重做一遍”的初始基调,便能瞧出其前瞻性。

如今,这种商品力的深耕已转化为多个垂直领域的竞争壁垒,使其成为细分行业标杆。如:拥有420多家门店的盒马,烘焙部门已然成为可以媲美独立烘焙品牌的业务线,精酿鲜啤撬动了啤酒市场的从常温向冷藏的转变,用一瓶hpp红心苹果汁让呈现颓势的果汁市场重新找到增长方向。

秉持“以创新驱动商品力”的基因,盒马在研发上持续投入,有采购表示:你看到的 1 盒陈列品,背后可能是 100 + 盒样品被淘汰,研发并不容易。

再以烘焙为例,之所以能迅速响应市场,是因为盒马在全国搭建起三级供应链体系,能够联合上百家供应商快速响应,从而 实现从简单垂直深耕到用户共生的升级。


今年,盒马将HPP果蔬汁延伸至功能性Shot系列,也是绝佳范例。通过敏锐捕捉健康消费大趋势下的药食同源产品大趋势,推出的100毫升“HPP姜黄生姜柠檬饮”迅速走红,不仅刷屏各大社交平台,更一举拿下冷藏饮品复购榜首位。

总之,打造商品力的背后,是盒马在 “从选品到汰换” 全链路中的层层打磨。这一过程中,既包含对用户消费习惯的深度洞察、对供应链运营能力的精细化深耕,也涵盖了数字化技术的全面运用…… 而这一切能够落地的底层支撑,正是盒马过去十年的积累与沉淀。

三、进化:再定义零售新范式

盒马,属于阿里系,却揣着 “独立成长手册”。

随着京东高调进军外卖业务,原本美团与饿了么“双寡头对峙”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京东的入局虽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阿里的节奏,却也倒逼后者加速整合其即时零售资源。在这一过程中,盒马正通过与阿里生态的深度协同,成为淘宝闪购业务的支撑之一。

6 月 23 日,阿里 CEO 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即日起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此举标志着阿里率先完成了从电商平台到大消费平台的关键一跃。

尽管组织上没有融合,双方都明白彼此的重要性,阿里对盒马的投注只增不减。7月7日起,盒马已在淘宝App首页的“淘宝闪购”频道获得一个独立入口,与“外卖”“买药”“便利店”等类目并列。

除了聚焦核心业态不断开店,盒马也背靠阿里大消费平台扩大服务人群。据了解,自今年 8 月 4 日接入淘宝 88VIP 体系,盒马 X 会员人数短短几天实现翻倍。

而盒马对于阿里而言,不仅是订单的承接者,更是其在本地生活战场中的核心运营枢纽。从商品选品、仓储管理到末端配送,盒马正在系统性地支持阿里实现“即时零售全链路打通”。

线上,盒马正成为整个阿里零售打造中国最大消费平台生态中的重要一环;线下,硬折扣业态超盒算NB 的增长势头,也让不少模仿者 “眼红”。

而这股热度,直接催生出线下折扣店的追赶热潮。美团火速推进自营超市 “快乐猴”,京东近日在河北开出全国首家 5000㎡线下折扣超市,叮咚买菜也传出涉足意向,传统零售更是不甘落后,也纷纷推出自家线下折扣店,如物美超值。

对手来势汹汹,盒马果断发力。

8月29日,盒马NB正式升级为“超盒算NB”,新品牌在江浙沪10城新开17店,并进入宁波等新市场。从名字上,“超盒算”谐音“超合算”,更方便顾客记忆,红蓝相间的品牌配色也极具辨识度。


更名后品牌延续平价社区超市定位,依托极简商业模式、供应链优化和数字化运营,实现低成本和高质价比。截至8月底,其总门店数已近300家,标志着该业态成熟并进入独立发展快车道。

“现阶段,超盒算NB的直接对手或许只有奥乐奇 ,其作为德国企业,很多决策要德国总部拍板,灵活性不及 NB。”互联网分析师罗真真向雷峰网透露。

贝恩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硬折扣市场渗透率仅为8%,远低于德国的42%和日本的31%。而《2025中国零售行业展望》数据显示,中国硬折扣市场2024年规模突破2000亿元。

在当下消费环境里,面对这样“低渗透高规模”的市场蓝海,巨头们纷纷下场押注也不难理解。

与此同时,电商渠道渗透率触顶已成共识,线下渠道正逐渐成为新增长抓手。作为不可替代的天然流量入口,线下零售场景价值更加凸显。

其中,折扣店凭借“资产轻、复制快、流量大、性价比高”的独特优势,能够与线上业务高效协同——既互相引流,又增强黏性,赋能整个全渠道生态。

超盒算NB作为硬折扣领跑者已率先跑通盈利模型。战鼓声已响,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一场围绕成本、效率、供应链的多方位实力较量,才刚刚开始。

四、结语

曾经,盒马以其“生鲜+餐饮+即时配送”的业态模型,重新定义了中国零售业的逻辑。它不仅推动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进程,更引得京东、美团、永辉等巨头纷纷效仿其路径。

十年激荡,盒马从颠覆者蜕变为深耕者。它不再执着于业态扩张的“面子”,而是回归商品力、供应链、用户体验的“里子”

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伴随着高增长红利退去和行业深度洗牌,中国零售业正步入一个更加复杂而理性的竞争新周期。曾经的“野蛮生长”已然让位于“精耕细作”,市场不再相信风口故事,转而考验企业的内生能力与盈利韧性。

对于盒马而言,750亿GMV和全年盈利仅仅是开始,还有很多场硬仗要打。

当下,它所面对的正是一个多元模式激烈碰撞、消费者高度分化的战场:山姆凭借会员制与全球供应链持续深耕中产客群,奥乐齐以硬折扣模式稳健拓展门店网络,胖东来则以独特的企业文化与服务理念成为区域零售标杆。与此同时,线上巨头不断向下渗透寻求新增量,更多传统商超则在转型与调改中寻找生存缝隙。

中国市场足够广阔,容得下多种零售范式。但能够在新一轮竞争周期中赢得主动权,必定是那些真正回归零售本质的企业。

(*严磊、邓天意、罗真真、唐静、梁爽文中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