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战略升级 投资加码外企重仓中国市场尽显磁力效应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商业观察杂志社 时间:2025-09-03 22:17:33



“当前全球经济动力不足,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增多,跨国投资在明显放缓。在此背景下,本届(第二十五届)投洽会有近百家跨国公司的高管和国际投资机构的负责人踊跃来华参加,这说明中国仍然具有巨大的引资潜力。”在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介绍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相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高效的产供链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丰富应用场景形成的综合优势,深刻诠释了“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的确,在当前全球资本重新配置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兼具产业和市场优势,叠加政策红利,正吸引着外资加速向高技术领域和新兴产业聚集。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前7个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达1373.6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同比增长146.8%、42.2%、37.4%、25.5%。从这些高速增长的数据中不难看出,外资对中国在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领域竞争力和市场潜力的认可。

今年以来,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持续增强开放平台赋能并加强服务保障,为外商投资提供了长期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在湖北武汉,全球电力绝缘材料巨头魏德曼集团总投资约9100万美元的项目——魏德曼电力绝缘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于7月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公司将聚焦中国高端变压器材料市场。

在天津,投资40亿元启动建设无菌制剂扩建项目后,丹麦生物制药企业诺和诺德进一步宣布,投资约8亿元扩建天津生产厂质量检测实验室项目。

在江苏无锡,随着总投资1.6亿美元的范德威尔·中国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投产,范德威尔这家比利时百年企业在中国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

持续加码、再投资项目接连落地,外资企业一次又一次以实际行动传递着深耕中国的坚定信心。中国市场魅力何在?不同领域的外资企业有着不同的答案。

凌激会见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程衍俊时,程衍俊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中国是百威在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百威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在华业务稳步提升,将持续扩大对华投资,加大对绿色低碳方向的投入,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健康、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今年是百威雪津工厂建成投产40周年。从生产单一品牌的地方小厂,到全球单体最大、生产国际品牌最多的标杆性低碳智慧工厂,40年来,百威雪津依托链主优势,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扩链、延链与补链,吸引长城华兴、中粮制罐等30余家配套企业入驻。福建莆田的木兰溪沿岸逐步形成了涵盖从瓶身到包装、从原料到能源的啤酒产业集聚区。

不仅如此,作为生产八大啤酒品牌的高端生产基地,百威雪津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了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应用5G网络、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百威雪津实现了从供应链到商务体系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彰显了“中国智造”硬实力。

百威亚太首席供应链官庞卫珍表示,一直以来,百威雪津以智造赋能引领行业发展,推动中国啤酒走向世界。一方面,百威中国引进全球业务网络中的先进经验与最佳实践,为中国业务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另一方面,百威中国积极输出中国本土智慧、先进模式,以“敢梦敢创”的开拓精神为全球价值链贡献“中国方案”。

进入中国市场40余年的阿法拉伐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典的换热、离心分离及流体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从2022年到2024年,企业在中国市场已连续3年持续再投资,2024年,中国市场更是首次超越美国,成为该企业全球第一大单一市场。

阿法拉伐集团中国区运营总裁马蒂亚斯·安德森给出的答案则是:中国是集团利润回报最好的市场,业务增长很快,竞争也很激烈。企业将利润进行再投资,这会让公司在产品和供应链上更具竞争力。中国市场大有可为,阿法拉伐对此深信不疑。

2025年以来,一系列稳外资政策落地见效,前7个月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4.1%,中国“引资热土”的魅力不减。而吸引外资的政策还有望继续加码。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例如,高标准落实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制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加强服务保障,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