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小电驴”新国标落地72小时:多车厂停工切换,有老牌注塑厂称正停产等订单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明 蓝鲸新闻 时间:2025-09-03 23:52:09
“新国标不仅改变了整车企业的生产逻辑,更迅速向上游传导,引发供应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9月3日讯(记者 翟智超 李卓玲)距新国标落地已接近72小时,电动自行车行业正迎来深层次重塑。

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下称新国标)正式实施。新国标在安全层面实现多项关键升级:不仅强化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严格限制塑料使用量,还从核心部件入手,明确要求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必须具备防篡改设计等。

在落地上,此次率先受到影响的主要为生产端。按照规定,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

目前来看,各家电动自行车制造企业生产切换节奏不尽相同。包括爱玛科技、新日股份等头部企业向蓝鲸汽车记者透露,凭借提前布局,已早早完成生产线的柔性化改造和产品矩阵优化等。但与头部企业命运不同,部分中小企业处于承压状态,有广东电动自行车厂内部高管向记者透露,目前其公司工厂处于停产状态,旧国标产品的库存已清得差不多,正在等新国标认证下来。

整车企业生产端的压力也正传导至上游产业链。某供应链人士告诉记者,随着下游整车企业向新国标产品转型,阻燃材料、锂电系统、智能电控等核心部件的供应商也迎来产品升级需求。原本的产业链格局正在被打破,整个产业链集群经历着深刻重塑。

行业洗牌加速:头部抢先机,部分中小企业打响生存战

伴随电动自行车新国标靴子的落地,在不同的应对策略和节奏下,企业间的分化正在加剧。

头部阵营方面,多家企业凭借提前布局有效缓解了新国标带来的冲击。爱玛科技相关人员告诉蓝鲸汽车记者,新国标在发布之初就设有过渡期,头部企业充分利用这一窗口期,提前完成生产线的柔性化改造和产品矩阵的优化。新日股份也表示,其符合新国标的产品已提前实现量产。

生产效率与响应机制成为企业平稳过渡的关键。蓝鲸汽车记者获悉,新日股份通过预生产、缓释放的节奏控制模式,合理规划生产和产品投放。爱玛则采用以销定产模式,依据渠道订单进行排产,同时,其自9月1日起已全面停产旧车型

按规定,旧标车可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这一过渡安排为企业清理库存和调整产能结构提供了回旋余地,也使得当前市场呈现出新旧并行的格局。然而,这种双轨运行状态正加剧行业分化,不同规模、不同实力的企业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前述广东电动自行车厂内部高管向记者透露,目前其公司产线处于停工状态,正在等新国标认证下来,4个月前已经申请了,可能这个月中可以拿到。另有电动自行车产业链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与其公司合作的多家车厂处于停工状态,其目前也处于观望状态,要根据车厂的节奏来。

电动两轮车行业人士刘伟向记者表示,雅迪、爱玛、新日等一线品牌凭借资金、技术及合规优势,迅速完成产品切换与市场占位;而许多中小企业则面临成本上升、产品无法过检、目录申报困难等挑战,部分企业已濒临淘汰。

在业界看来,在洗牌加速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会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有研报显示,此前2018版旧国标的实施带来了行业销量和集中度的提升。行业前五名的市场份额(CR5)从2018年的49.9%提高至2020年的58.6%。其中,雅迪、爱玛的份额加速提升。

从最新市场份额来看,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全国内销量达3232.5万台,同比激增29.5%。其中,雅迪、爱玛、台铃品牌份额占据中国电动两轮车内销(量)超50%,市占率分别为26.3%、20.0%、12.6%,其次为九号、绿源、金箭、新日、立马等。

九号公司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新国标的实施不仅会带来市场的结构性优化,也为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比如,新标准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储备、人才资源及产业链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无法及时完成技术升级与产品转型,将在新一轮竞争格局中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产业链重塑,有老牌注塑厂称正停产等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的影响正向上下游产业链传导。

多名更下游经销商人士对记者表示,新国标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以后整车大部分是铁等材料,成本就高了,一台车可能要贵六七百块钱,千元车以后或很难见到

反映到上游产业链上,不同企业的命运出现转折,部分企业迎来新机遇,但也有企业面临大考。一位供应链业内人士向蓝鲸汽车记者指出:新国标不仅改变了整车企业的生产逻辑,更迅速向上游传导,引发供应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为应对新规,不少企业采取了降低塑料使用比例策略,传统普通塑料部件逐渐被金属及特种阻燃材料替代。一位深圳电动自行车塑料供应商李伟表示:以往整车厂更关注塑料部件的成本与外观,阻燃性能要求不高,普通ABS材料(约1.2万元/吨)即可满足需求。新规执行后,客户全面转向阻燃改性ABS,价格升至1.8万元/吨。这一转变还带来了生产工艺与生产线的调整。为符合新国标,李伟所在企业不得不在半年内投入800万元用于设备改造与新原料储备。

另有深耕电动车行业20多年的北方老牌注塑厂老板对蓝鲸汽车记者表示,具体的影响还在看,目前处于过渡转型期,要视乎车厂的情况来调整转型,比如更合规、阻燃要求等。据其透露,其公司上一批订单在上月20日已经送完了,目前工厂处于停工状态,要等车厂调整切换完,看他们会定制什么,视乎政策来走,现在我们这边大部分车厂都停工,只能等订单。其并称,在转型上不敢太激进,现阶段只能一步一步走,观望一段时间,视乎企业需求、调整等。

不过,新国标引发的技术升级浪潮,也正给部分零部件企业带来新商机,诸如北斗定位系统、智能控制器、镁合金等领域。以北斗定位系统为例,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需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其中对于除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用途之外的电动自行车,在销售时可由消费者选择是否保留北斗定位模块。

前述广东电动自行车厂商内部高管向记者透露,其公司此前造的电动自行车在外卖领域十分畅销,等拿到新国标认证后,工厂会复工进行产线切换,但主要的挑战来自于换新供应商,像北斗,我们的外卖车后续也会按照新国标来制造。

再者,如电池领域,新国标明确电动自行车锂电池需通过热失控、过充、短路等严苛测试,并强制配备电池管理系统(BMS)等,一定程度带动铅改锂趋势。某电池企业技术负责人陈明透露:我们投入超2000万元,组建30人团队,耗时一年才研发出符合新国标的48V锂电系统。由于研发周期较长,该公司市场份额被提前布局的竞争对手抢占15%。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电动两轮车销量约4950万台,其中锂电池车型占比已达30%。2025年上半年,国内两轮车用锂电池销量同比增长超40%,成为锂电池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在此趋势下,不少汽车动力电池巨头也降维而来,加速行业变局,诸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此前均已入局。

以比亚迪为例,今年5月,比亚迪曾举办电动两轮、三轮车电池全系列产品发布会,提出了铅酸退场、铁锂新启的口号;今年8月,其与京东汽车战略合作升级,比亚迪轻型车电池京东自营旗舰店正式上线运营,发售比亚迪专为电动二轮车、三轮电动车研发的锂电池产品,目前的价格从1298元到6998元不等。

显然,在新国标倒逼行业安全合规升级下,整个电动自行车产业链正经历深刻重塑,新老玩家打响攻防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