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品控隐患、研发不足……英氏控股的IPO路上还有多少拦路虎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俊 麓山侃财 时间:2025-09-04 10:57:23
摘要:销售费用高企、质量投诉频发只是表象,研发动力不足才是真正内在忧患。

麓山侃财

在母婴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产品质量比其他行业更受关注。英氏控股一度以婴幼儿辅食领域的佼佼者形象示人,然而随着近年来投诉的增加,其行业人设出现崩塌迹象。

近期,英氏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京证券交易所递交IPO申请并获受理,拟募集资金3.34亿元 ,再次将公司推向了行业关注的焦点:品牌背后潜藏着的那些短板和问题,或许会成为其IPO路上的阻碍。

业绩增长乏力,盈利困境凸显

这些年,虽然有部分消费领域出现萎缩,但英氏控股所处的赛道仍遍布红利。

从表面数据来看,英氏控股在2022 - 2024年期间,营业收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分别为12.96亿元、17.58亿元、19.74亿元 。

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增长动力正在逐渐衰减。

2022年和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高达35.67%和37.35% ,而到了2024年,增速大幅下滑至12.29% ,近乎腰斩。这一变化清晰地显示出,公司营收增长开始陷入疲态。

在利润方面,英氏控股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尽管公司通过不断推出新口味、高附加值的差异化产品,成功提升了产品价格中枢,但高毛利率并未转化为高利润。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9%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同比下降4.25%,扣非净利润降幅更大,达到11.86%,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愈发明显。

这种业绩增长乏力和盈利困境,与公司核心业务增速逐年下滑密切相关。

2022 - 2024年,婴幼儿辅食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50.21%、40.26%、5.48% ,呈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有市场竞争激烈的因素,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婴幼儿辅食市场,分食蛋糕;但更重要的是,凸显出英氏控股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没有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代工模式隐患重重,品控问题频发

加工业的门槛高低,极大程度上在于对品质的把控。

在生产上,英氏控股采取自主生产与委托加工相结合的模式。目前,除了婴幼儿米粉、辅食粥及部分卫生用品采用自主生产外,部分辅食、儿童食品、营养食品及少量婴幼儿卫生用品,会采用委托代工生产。

从过往数据来看,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英氏控股来自委托生产的收入占比较高,分别为56.31%、53.68%、63.53% 。

代工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产能的压力,能够迅速实现产品供给,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品控风险。一旦采购方无法做好品控,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品牌形象。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上半年英氏控股向辽宁晟麦采购了0.14亿元的佐餐油 ,而该公司所生产的巴马火麻油曾被检出过酸价(KOH)不合格 ;负责英氏控股米饼、泡芙等产品生产的佛山象尚在2023年7月20日因超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水污染物,被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人民政府处以19万元罚款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于英氏产品的投诉,问题集中在米粉异物、磨牙棒霉变、包装破损等方面。

北交所向英氏控股发出的问询函中,也有对其代工模式的问询。尽管英氏控股表示建立了五共质量管理体系对受托生产商进行管理,但这些品控问题的频繁出现,依然让消费者和市场对其产品质量产生担忧。

研发投入严重不足,销售费用居高不下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然而,英氏控股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2022 - 2024年,英氏控股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52.98万元、921.24万元、1714.83万元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3%、0.52%、0.87% ,连续三年不足1% 。

这一水平不仅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03% ,更难以与亨氏、嘉宝等国际品牌超5%的研发费率抗衡 。

过低的研发投入,拖累英氏控股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步伐缓慢。

随着消费市场的两极分化,对辅食产品的功能性、科学性要求日益提高,而新锐品牌也在加速产品迭代。英氏控股不足1%的研发投入,难以支撑其科学5阶精准喂养体系的技术壁垒。其多数产品与同行间同质化严重,创新力度不够。

与研发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氏控股的销售费用持续攀升。

2022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4.54亿元、6.02亿元和7.21亿元 ,销售费用率稳定在35%左右 。

过度依赖高营销投入,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拉动营收增长,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方面,平台推广费激增导致成本攀升,严重侵蚀了利润空间,使得公司在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中越陷越深;另一方面,过度依赖营销而忽视研发,可能导致英氏控股的品牌形象更多地建立在流量和促销之上,而非技术和品质。

在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缺乏技术壁垒和差异化产品,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者竞争对手推出更具竞争力的营销策略,英氏控股的市场份额很可能被蚕食。

在冲刺婴儿辅食第一股的道路上,英氏控股虽然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品控、研发等问题如不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其IPO的进程,更会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构成威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