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稚晖君和他的投资人,搞了家创投公司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刘敏 融中财经 时间:2025-09-04 11:56:51
智元机器人正逐步构建起自己的产业生态

融中财经

机器人顶流,热衷对外投资。

昨日消息,上海瓴智新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瓴智新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等为股东,同时出资额由500万元增至5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

工商信息显示,上海瓴智新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的股东包括上海高瓴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瓴智新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上海瓴智新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东为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高瓴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二者各占50%股权。

据悉,这家公司成立于今年7月9日,高瓴资本为最大股东。而这次,稚晖君的加入背后又在下怎样的大棋呢?

机器人顶流,热衷对外投资

作为目前与宇树共称为机器人顶流的企业,智元自2023年2月在上海创立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愿景和创新的实力吸引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公司由华为前天才少年彭志辉领衔,汇聚了包括上海交大教授闫维新在内的多位资深人士。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智元机器人迅速崛起,推出了多款创新产品。2023年8月,公司发布了首款具身智能机器人远征A1,展现了其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实力。而在随后的2024年8月18日,智元机器人更是推出了远征与灵犀两大系列共5款商用人形机器人,进一步巩固了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截至目前为止,智元已经融资12轮,估值达到150亿。在其背后,腾讯、比亚迪、红杉、高瓴等明星机构和产业巨头。

如今,智元入股上海瓴智新创创投企业,或许意味着其未来将加大对外投资的业务。

说起来,高瓴一直是智元的早期投资方。

根据企查查资料,高瓴资本最早在2023年的4月就参与了智元机器人的天使轮投资,后续在A+轮中还进行了一波跟投。

所以,现在的上海瓴智新创创投企业可以说是智元机器人与他的投资人共同成立的新创投企业。

这里还有更多细节,此次入股方中还有一家名为上海瓴智新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的公司。

根据企查查,这家公司也是智元机器人与高瓴资本联合成立的,时间是2025年6月。该企业出资额1000万元,双方各出资500万元,经营范围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

这两家公司的出现,可以看出稚晖君在谋划一场大棋,而最新公司的创投业务预料着这场棋的方向或许就是对外投资机器人的上下游产业链,以更好的构建智元机器人产业生态。

自打智元爆火之后,其融资经历一直被广泛关注。其实,智元也有不少对外投资的项目。相较于闷头自研,借助投资、融资手段打造研发应用合作生态一向是智元机器人的惯用手段。

根据企查查,目前智元机器人保持着每个月稳定对外投资、参投建立合资公司的投资节奏。目前,其已累计对外投资19家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灵猴机器人、数字华夏、通天擎机器人、智鼎机器人

这里举一个最近的例子,8月11日,玉树智能发生了一场工商变更,新增智元创新为股东。

其中,玉树与智元的合作关系早在今年6月就已发生。玉树智能宣布与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深圳玉树具身机器人智创中心,专注于具身机器人的数据采集与技术创新,重点为机器人通用智能应用打基础。

对于智元机器人而言,入股玉树智能有望形成技术研发产品孵化产业协同的研发链条。这一研发需求与智元机器人当前火热的产品交付、场景应用需求紧密相关。

此外,智元机器人与高瓴资本在投资领域也早有默契。

二者已先后、合投了3家公司,分别为富兴机电、千觉机器人、灵初智能。

2024年9月,富兴机电获得了智元机器人与高瓴创投的联合投资;2024年10月、2025年3月,千觉机器人分别获得了高瓴创投、智元机器人的天使轮和天使+轮投资;2024年10月、11月,灵初智能也分别拿到了智元机器人、高瓴创投的投资。这些联合投资行动,不仅体现了智元机器人与高瓴资本在投资眼光上的一致性,更反映出二者在产业布局上的协同性。

通过对不同领域企业的投资,智元机器人逐步构建起自己的产业生态,在机器人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深度布局。

除了这些投资以外,今年7月8日上纬新材宣布智元机器人将收购其63.62%股份,轰动了业界。

尽管智元机器人很快否认了借壳上市的观点,对上纬新材的投资并不会改变其主营业务,但主营环保树脂等材料研发的上纬新材显然无法与具身智能相关产业直接配套。而就在各方的猜测中,智元机器人保持了低调,不再过多回应。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自2025年以来,智元机器人产品量产、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就开始积极联合上市公司、同行业技术研发公司、零部件制造商布局产研生态。

从频繁对外投资再到如今与昔日投资方成立新创投公司,似乎这一切都变得有迹可循。

高筑墙、广积粮

从频繁的对外投资行为中,可以清晰地梳理出智元机器人独特的战略图谱。对其战略可以总结为:高筑墙、广积粮。

其中,高筑墙可以理解为智元机器人自身打造独特的技术壁垒,而广积粮则是智元一边融资积累资金,一边对外投资,构建自己的产业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其投资布局绝非分散的财务投资,而是一系列紧密围绕自身发展需求的生态化扩张,核心目的在于通过资本纽带,快速构建一个以自身为核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联盟,以解决技术突破、供应链稳定和市场应用这三大终极难题。

智元的投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互补性,首要目标是补全技术短板并锁定核心供应链。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智元虽然在AI算法和整机设计上领先,但在精密减速器、高扭矩伺服电机、力控传感器等传统机器人核心硬件领域,并非其原始基因。

通过对灵猴机器人、通天擎机器人等企业的投资,智元是在用资本换时间,直接获取和整合最前沿的硬件技术,为其机器人的性能提升、量产成本控制与供应链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数据和算法是通用人工智能的基石,需要海量的场景数据持续喂养。与玉树智能成立具身机器人智创中心正是为了系统性解决数据采集和处理这一行业性难题,这类投资瞄准的是未来,旨在为算法的持续迭代构建无可替代的数据壁垒。

从技术协同角度看,智元的远征系列如同强大的大脑,负责高级决策,但它需要灵活的小脑来执行精细动作。投资千觉机器人、富兴机电等专注于特定场景移动底盘或执行器的公司,可以快速丰富其产品矩阵,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大脑+小脑的完整解决方案,从而形成更强大的整体竞争力。

这些投资行为所产生的生态协同效应,使得智元从单打独斗的技术产品公司,逐渐转变为军团作战的生态级企业。

而投资上游零部件企业意味着智元能获得优先供应权,甚至在产品设计阶段就深度介入,实现关键部件的定制化开发,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障自身产品的领先性和供应链的绝对安全。

在市场层面,通过投资数字华夏、智鼎机器人等下游应用与解决方案公司,智元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培育首批超级用户和行业标杆案例。这些被投企业会自然优先采用并集成智元的机器人,成为其产品落地的最佳试验田和宣传窗口,从而快速切入并打开多个垂直行业市场。

这种协同不仅是市场扩张,更形成了投资-创新-反馈-再投资的技术反哺循环,被投企业在各自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会通过资本和合作的纽带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智元,使其始终站在行业技术融合的最前沿。

纵观其投资轨迹,智元机器人的战略野心已然清晰。它正高速地从一家技术出色的产品公司,向一个旨在定义行业标准的生态级企业进化。

通过资本这把利器,它正有条不紊地整合着技术、供应链和市场渠道,试图在具身智能这个万亿赛道全面爆发的前夜,建立起一道既宽且深的护城河。

而这所有的一切,也恰恰为其与高瓴等共同增资至5500万元、成立专业化创投公司这一更高阶、更系统的资本运作,写下了合乎逻辑的伏笔。

成立新公司,背后意义几何?

上海瓴智新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额从500万元跃升至5500万元,看似简单的数字增长,实则是企业战略布局、资本信心与行业潜力的集中体现。

初始500万元的出资额,更偏向于试水型启动资金,是企业成立初期对市场的谨慎探索。在明确投资方向、验证项目模式阶段,小额资金可降低试错成本,同时为团队磨合、资源对接留出缓冲空间。

增至5500万元后,资金规模实现10倍增长,标志着企业正式进入规模化运作阶段:一方面,充足的资金可支撑更大范围的项目筛选,覆盖从天使轮到Pre-A轮等多阶段的未上市企业投资,不再受限于小额项目;另一方面,大额资金能提升单笔投资额度,对优质初创企业形成重仓支持,增强对被投企业的资源话语权,同时吸引更多具备潜力的项目主动对接,形成资金-项目的正向循环。

从创投行业规律来看,5000万元级别的出资额是中小型创投机构实现专业化布局的关键门槛既能避免小额资金分散导致的管理效率低下,又能灵活应对不同领域的投资需求,尤其适配上海瓴智新创聚焦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这类领域初创企业研发投入高、资金需求大,需持续资本注入)。

从股东结构看,上海瓴智新创的核心股东包括智元机器人(产业方)、高瓴资本(专业投资方,通过上海高瓴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二者的共同注资,本质是产业资源与资本能力达成战略共识的体现。

对智元机器人而言,增资是其产业生态布局的重要一步。作为通用具身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智元机器人需通过投资上下游初创企业,完善产业链布局比如投资核心零部件(如伺服电机、传感器)企业以保障供应链稳定,投资场景应用(如工业物流、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企业以拓展市场边界。5500万元的资金规模,能支撑其围绕机器人本体+AI算法+应用场景的全链条投资,避免因资金不足错失关键标的。

对高瓴资本而言,增资则是对科技创投赛道的长期看好。高瓴资本在硬科技领域投资经验丰富(此前已与智元机器人合投富兴机电、千觉机器人等企业),此次加码上海瓴智新创,本质是对机器人+AI赛道潜力的再确认随着人口老龄化、工业自动化需求升级,通用具身机器人市场正进入爆发前夜,而未上市企业中潜藏着大量技术突破型标的,需通过大额资金提前布局,抢占行业红利。高瓴的增资,既是对上海瓴智新创投资团队的专业认可,也是对其聚焦未上市科技企业定位的战略支持。

出资额增长不仅意味着能投更多项目,更代表投资模式从单一资金支持向生态化赋能的升级。对上海瓴智新创而言,5500万元资金可拆分出投资资金+赋能资源两部分。

从行业视角看,上海瓴智新创的增资是整个机器人创投赛道升温的缩影。2025年以来,全球机器人领域融资热度持续攀升。

据烯牛数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全球机器人行业融资额同比增长35%,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超40%,而通用具身机器人、工业智能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融资额增速更是突破50%。

在这一背景下,上海瓴智新创的增资,本质是顺应行业趋势的主动布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