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餐网
最近,红餐网观察到,海底捞在上海中庚漫游城店门口上线了其首家超级甜品站。该甜品站设置在了海底捞门店入口处,紧邻商场通道,面对的客群不仅是海底捞店内的消费者, 还包括了商场通道内其他过往的消费者。
公开信息显示,该甜品站销售的产品非常丰富,不仅售卖Gelato、雪花冰、蛋糕、贝果、慕斯等冰淇淋甜点系列,还提供咖啡、奶茶、柠檬茶等饮品,其产品共计约30款。
价格上,海底捞的超级甜品站产品定价也相对亲民,整体价格区间为7.5元至29元,其中超九成产品定价在15元以内。具体来看,主打甜品与冰淇淋类产品多数定价在8元至18.9元,例如人气产品莓莓开心果泡芙售价16元,GELATO冰淇淋单球售价9.9元;咖啡与茶饮两大系列产品,售价则为9.9元至19元。
△图片小红书截图
对于新开出的超级甜品站,海底捞方面向红餐网表示,此举主要是希望够承接火锅顾客的延伸消费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的超级甜品站并非仅在上海试点。除了中庚漫游城店,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发帖,在海底捞南京的部分门店,也有同样的甜品站上线。因此,有不少网友认为,海底捞后续或有进一步推广甜品站模式的可能,其甜品站一经铺开或许就是千店规模。
△图片江苏ip网友发布的视频截图
在红餐网看来,海底捞开出甜品站,或许是因为甜品赛道可观的市场潜力。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甜品市场规模已达1715亿元,同比增长13.2%,预计2025年将突破19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8%,庞大的市场规模为海底捞甜品站发展提供了充足空间。更关键的是,当前甜品市场中,多数品牌门店数量偏少,仅DQ冰雪皇后、鲜芋仙等少数品牌超500家门店,若海底捞甜品站能铺开到其1300多家门店,凭借庞大的门店基数,无疑将在甜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海底捞超级甜品站开出,实际只是海底捞今年以来,多种消费场景布局的一个缩影。过去一段时间,海底捞正通过持续拓展多元消费场景,试图拉动客流增长,尤其是打造不一样的海底捞,更是多次在其业绩报告和公开场合被提及。
比如近日,海底捞就在北京昌平区开出了其首家社区店。据了解,海底捞首家社区店为了适配社区居民日常三餐的消费场景,推出了不少火锅之外的产品,涵盖早餐、熟食、烧烤等品类。
△图片小红书截图
而在更早前,为了在夜间消费场景做深度挖掘,海底捞更是推出了夜店模式,一度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这批夜宵主题店自今年1月以来,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上线。一到深夜时段,这批夜宵主题店就会变身Live house模式,现场不仅有DJ进行打碟表演,还有花式调酒等节目轮番上演,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另据界面新闻报道,目前海底捞已有50家门店采用夜宵主题店模式。
除了发力社区消费场景和夜间消费场景,对于高端消费场景的布局,海底捞同样也动作频频。
比如今年1月,海底捞就在西安进行了高端场景的试水,推出了聚焦商务宴请的首家包间店,来到7月,海底捞更是聚焦消费者的高端消费需求,在北京开出了首家臻选店。另外,还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海底捞位于深圳罗湖的宴饮主题店也将开出,该店已进入围挡筹备阶段。
△图片小红书截图
海底捞为何密集推进多场景布局?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能够精准切入不同人群的细分消费需求,是海底捞推进不同消费场景布局的直接动因。比如社区店的早餐产品,瞄准的是早晨时段的社区居民流量;夜宵主题店的夜宵+酒水模式,则是能够满足夜间年轻客群的社交娱乐需求;而甜品站则能有效吸引下午茶时段的消费者以及到店需要等位的客流。
不过,整体来看,海底捞这一系列布局背后,更是其从人找店到店找人的战略转变。在传统的人找店模式下,消费者通常是先有了吃火锅的明确需求,然后才会选择前往海底捞。而当前海底捞场景革新的战略核心,都明显在让海底捞摆脱单一火锅消费场景的限制,转型成为一家店找人的品牌,让海底捞融入火锅之外的日常消费选择,成为消费者身边的甜品站、早餐店、小酒馆、社区食堂等,让海底捞找到新的增长空间。
另据海底捞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海底捞上半年实现营收207.03亿元,净利润为17.54亿元,核心经营利润为24.08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这几项核心财务指标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或许在这一背景下,未来海底捞在门店差异化,拓展消费场景的改造上,类似的动作还会频频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