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在法庭上取得胜利,但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当地时间9月3日,美国波士顿联邦地区法官艾莉森·伯劳斯(Allison Burroughs)作出裁决,特朗普政府冻结哈佛大学超26亿美元联邦资助的行为没有遵循正当程序,应恢复拨款。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为这所常春藤盟校与白宫长达数月的斗争赢得了一场重大胜利。
针锋相对
伯劳斯裁定,特朗普政府此前冻结并削减哈佛科研经费,是因该校拒绝接受联邦反犹太主义工作组的要求而实施的非法报复。
她在裁决书中写道:“对行政记录的审查几乎难以得出其他结论,(政府)利用反犹太主义作为掩饰,对这个国家顶尖大学发起了一场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驱动的攻击。”
伯劳斯强调,国家必须坚决打击反犹太主义,但同时也必须保护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言论自由。“如果今天可以以犹太人民的名义限制言论,那么在政治风向转变时,同样也可能限制犹太人以及其他任何人的言论”。
面对裁决,哈佛校长艾伦·加伯(Alan Garber)在一份致校园社区的声明中表示,“这一裁决证明了我们在捍卫大学学术自由、关键科学研究和美国高等教育核心原则方面的立场。”
他同时提醒,未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学校将“继续评估这一意见的影响,关注进一步的法律进展,并注意履行使命所处的不断变化的环境”。
哈佛研究人员普遍对此案高度关注,担心资金未必会迅速恢复。研究社会政策与健康的中心主任丽塔·哈马德(Rita Hamad)说,“尽管法官已经明确表示这些资金的终止是非法的,还是有许多人担心联邦政府会再次提出上诉,或通过其他方式继续阻碍科研资金的发放。”
哈马德的担忧并非多余。白宫对这一裁决表示强烈反对。白宫发言人莉兹·休斯顿(Liz Houston)称,伯劳斯是“奥巴马任命的激进法官”,政府将立即提出上诉。
休斯顿说,“任何公平的观察者都能看出,哈佛未能保护学生免受骚扰,纵容了长期存在的歧视。哈佛没有宪法赋予的享有纳税人资金的权利。”
冲突背后
这场争端源于特朗普政府在4月11日发出的一封信。政府要求哈佛在校园抗议、学术方向和招生政策上作出系统性改革,理由是该校“纵容反犹太骚扰,成为自由主义温床”。哈佛拒绝了这一要求。同一天,政府冻结了该校220亿美元科研经费。
5月,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Linda McMahon)宣布,哈佛不再有资格获得新拨款,随后大量科研合同被取消。
对此,哈佛提起诉讼,指控政府实施报复,侵犯其第一修正案权利,并通过违宪条件干预学校的研究和言论自由。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被冻结的项目涉及广泛,包括渐冻症(ALS)研究、NASA宇航员辐射检测芯片研发,以及新兴生物威胁研究等。
此外,CNN还披露,在法庭之外,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官员曾就一项潜在协议进行谈判,试图通过支付高额资金换取恢复联邦资助。报道称,特朗普要求哈佛支付不少于5亿美元。
不久前,哥伦比亚大学同意支付2亿美元、布朗大学支付5000万美元,以结束与政府的争端并恢复资金。白宫还在与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类似谈判。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哈佛分会主席、历史学家克尔斯滕·韦尔德(Kirsten Weld)呼吁校方坚定立场,“以向政府妥协为代价出卖哈佛社区的权利是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