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净利差大涨35个基点,西安银行交出“反常”中报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财经众议院 时间:2025-09-05 08:15:19



随着上市银行中报发布的结束,各家银行的财报数据可以进行横向对比了。

然而,有一家上市城商行的财报数据与同业相比,却显得比较“反常”。

这就是西安银行。

当同业普遍为净利差下降而烦恼时,西安银行的净利差竟然逆势大涨了34个基点;当同业普遍为营收下降而担忧时,西安银行的营收竟然同比大涨了43%。

财经众议院注意到,今年5月西安银行提交给股东大会的2025年财务预算方案显示,计划在2025年年末总资产规模达到5304亿元以上,然而,到了6月底,总资产规模已经突破了5390亿元,半年就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

是西安银行董事会制定预算“随意”?还是高管团队执行预算“任性”?

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高速增长,是短期冲刺的结果?还是可持续的增长?

营收大涨43%的秘密

财报数据显示,西安银行上半年实现营收52.0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36.22亿元,增长43.7%。

这样的增速,远远超过其他上市银行。

例如,国有大行中营收增速最高的中国银行,增速为3.76%;股份行的招商银行,营收下降1.72%,17家A股上市城商行,营收平均增速为5.22%。

财经众议院注意到,西安银行实现43.7%的营收增速,是“量价齐升”的结果——既有信贷投放数量的增加,也有净息差扩大的影响。

拆解营收可以看出,西安银行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 38.98 亿元,同比增长 59.92%。利息净收入的增长,是“一增一减”的结果,其中:利息收入 87.52 亿元,同比增长 14.25%;利息支出 48.54 亿元,同比减少7.07%。利息净收入的增加一方面是西安银行加大信贷资产投放,贷款增速为25.39%,带动生息资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是随着存款付息率的持续压降,净息差得到提升。

净息差(或净利差)的大幅提升,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绝对属于“另类”。为便于分析,用净利差作为分析对象。

2024年,西安银行的净利差为1.29%,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净利差攀升至1.64%,大涨了35个基点。

这35个基点,是靠压降负债成本来实现的。2024年,西安银行的负债成本为2.59%,但到了2025年中期,负债成本降为2.17%,下降了42个基点,虽然生息资产平均利率下降了7个基点,但净利差最终还是下降了35个基点。

正是由于净利差扩大了35个基点,再加上贷款投放的增加,所以西安银行的营收等多项数据出现了“狂奔”。

成色几何?

虽然营收增速高达43.7%,但西安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幅却回归行业常态。

今年上半年,西安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4.52亿元,同比仅增长8.59%。

究其原因,是由于西安银行的营业支出增速为64.04%,远大于营业收入的增速。而导致营业支出大增的原因,是“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同比增长了103.03%。

银行财报中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一般是由于资产风险上升而多提的储备,以覆盖未来可能出现的损失。

从这一点来看,西安银行的发展成色还有待于提升。

今年以来,西安银行的公司治理不断完善。身兼多职的董事长梁邦海已经逐渐“减负”。3月,董秘魏海燕正式就位,梁邦海卸任董秘。7月29日,西安银行聘任张成喆为行长,任职资格获批后将正式从梁邦海手中接过行长帅印。

资料显示,张成喆1967年9月出生,是西安银行内部培养的干部。他历任钟楼支行办公室主任,城北支行副总经理,城东支行总经理,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碑林支行总经理,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异地分行筹建办公室主任,宝鸡分行行长,西安银行总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等职务。

对西安银行新领导团队来说,除了业绩好看之外,更要对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回报。今年中期,西安银行没有分红,而2024年虽然有分红,但分红率为17.36%分红率,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