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国内单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在50%-54%之间的水平徘徊,迟迟未能突破55%的关口。如今,这一关口已经逾越。
9月3日,乘联分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8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达到107.9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9%。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升至55.3%,创下月度新高,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连续六个月零售渗透率超过50%。
同时,8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销量129.2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9%,新能源厂商批发渗透率达到53.6%。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5%,体现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提高,政策推动、技术成熟、产品丰富和消费者认同度提升共同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
在新能源赛道中,传统车企表现出强大的转型力量。比亚迪8月销售量为37.36万辆,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吉利汽车8月新能源车型销量达到147347辆,同比大幅增长95.2%,创下品牌历史新高,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上稳居第二位。
长安汽车8月销量23.39万辆,同比增长近25%;长城汽车销售新车11.56万辆,同比增长超22%,创历史最佳8月销量表现;奇瑞集团销售汽车24.27万辆,同比增长14.6%。
传统车企的后来居上,主要在于企业的电动化突破和部分爆款新品的推出。
新势力车企方面,零跑汽车以5.71万辆的交付量继续领跑,同比增长超过88%,连续6个月稳居新势力品牌月交付领先位置。
小鹏汽车8月共交付新车3.77万辆,单月交付量同比环比双增,创历史新高。蔚来汽车交付新车3.13万辆,同比增长55.2%,成功反超理想汽车。
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仍需努力。从8月份数据来看,仅有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两个品牌月销破万辆。东风日产凭借N7车型取得了不错的表现。别克则依靠GL8 PHEV车型在MPV市场上强势分得一杯羹。广汽丰田在铂智3X的带动下,月销来到了8千辆以上。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不仅为车企带来了机遇,也为产业链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市场需求随着整车销量的增长而快速扩大。
宁德时代上半年实现收入1789亿元,同比增长超7.2%,净利润高达305亿元,同比暴增33%。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达586.9亿元,显示出强劲的盈利能力。
中创新航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将在7.09亿元至7.93亿元之间,较2024年同期增长70%至90%。这一大幅增长得益于公司领先技术电池产品在乘用车、商用车等多个业务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相关技术的创新突破。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快充技术和固态电池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强的竞争优势。
吉利汽车于8月20日宣布聚焦“一个座舱”战略,通过统一的AI OS架构、统一的AI Agent和统一的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
公司发布了全球首个可大规模上车的汽车超拟人智能体Eva,拥有超自然情感语音交互能力,将率先搭载于吉利银河M9车型。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还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进一步推动了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9月将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叠加国补资金全面落地及地方性购车补贴密集跟进,消费者观望情绪有望缓解。
结合8月下半月积累的复苏动能,预计9月市场表现将优于8月,乘用车终端零售有望实现环比增长。
多家车企计划推出新品以迎接销售旺季。长安汽车表示,今年下半年公司将推出多款全新智能体验的车型。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下半年将推出领克10 EM-P、吉利银河M9等5款混动产品,全力冲刺30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
封面新闻记者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