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汽车大咖爆有车企订单数据造假,行业乱象何时解?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婷 易车 时间:2025-09-05 18:08:57

 曾几何时,大家了解一家车企的销量数据,基本上都是从乘联会这样的官方渠道知道的。

然而这样的现象也逐渐发生了改变,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火爆,很多厂家也喜欢超前公开销量。比如,一台新车在刚上市1小时或者几小时之后,你就会看到某某车型小定突破几万台或者大定突破万台的消息,这种简单粗暴的“喜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该车型的受欢迎程度,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不过,如今大家从车企口中听到的“订单数据”,很有可能不真实。前几日,知名汽车博主“吴佩”在社交平台上发言,表示现在有广告公司在发布会前几个小时就策划好了“小定破万”,这样做一是为了让消费者觉得爆款,二是为了哄领导开心。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瞒不了几个月就要交付,最后谁不穿内裤还不是一目了然,藏不住的。

事实上,策划销量订单造假这事,在汽车界也的的确确存在。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和吴老师所讲的也差不多,一个就是为了造成新车很火热的假象,引导更多的消费者入局,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新车发布时的“预售战绩”,无疑会成为了营销战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再来呢就是为了哄领导开心,说难听点就是“糊弄”领导,数据做得好看,也给上面的人吃一颗定心丸,至于后面会发现什么事,再议就行,可最后倒霉的还是消费者,毕竟假的就不可能变成真的,这些数字就像是纸糊的灯笼,一戳破就碎了。

很多人可能也纳闷,销量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可以查到的,如果后来对不上的话难道就不怕打脸吗?其实,这还跟“小定”和“大定”的定义有关。

在汽车销售中,“小定”通常指购车前消费者支付的一笔预付款,作为购车意向的体现,金额较小,一两千左右且可随时退款。而“大定”金额比较大,意味着消费者已经做了明确的消费决定,通常只有比较短的犹豫期。很显然,小定这些东西本身就不是实际的订单,金额又小还可以随时退,所以不少车企就通过这个来做文章或者满足高层对销量的期望,结果呢后面销量一直往下掉,数据很水。

更过分的是,之前还有车企明目张胆造假。比如说哪吒汽车,就被发现其2023年实际上险量与官方公布销量存在5.8万辆差异。根据爆料,行业分析师通过车架号追踪发现,其中87%的车辆登记在租赁公司名下,而还有某经销商透露,厂家要求他们以员工价购入车辆完成销售指标,承诺6个月后回购,但最终未能履约。

只能说,如今汽车市场还是有不少的乱象,如今甚至开始在销量上做文章了。“小时破万”、“首日破两万”等捷报频传,确实能对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车型,注入很强的能量,毕竟这种订单迅速过万的海报一出,相当于给这些用户一种暗示,那就是这款车还是很好的。

但当真相被戳破后,无疑会对自身的品牌造成很大的伤害,不仅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而且这种不正当的风气还会催生更多恶性竞争,久而久之整个行业都不能健康发展。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现在有预算买车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不是说车企的销量数据不能信,只是最好还是要参考乘联会这样的官方机构,毕竟警方一些不正当的手段造假,而真实的数据才能够让大家都买得安心,用得放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唐新能源 比亚迪唐新能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