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阿青年・绿动未来”学生实践团远赴阿联酋,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调研。实践团由校内外专家联合指导,来自上海交大多个学院的本硕博学生,通过走访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等,探寻阿联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共探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
走进一线,解码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
8月27日,实践团首站走进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RTA),聚焦自动驾驶技术落地与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规划。
当地的城市空中交通专家Ruba Abdelal(鲁巴·阿卜杜拉)介绍,RTA正联合全球领先自动驾驶企业推进智能交通战略,希望在2030年实现25%出行由自动驾驶车辆承载,2026年启动飞行出租车服务,并出台《2050年零排放公共交通》战略,成为中东首个制定该领域长期净零目标的机构。
当日下午,实践团到访迪拜电力与水务局(DEWA),系统了解其能源创新成果与可持续发展布局。
在世界最大单体太阳能公园MBR太阳能园区,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太阳能电池技术、智能电网集成及能源效率提升路径,重点探讨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DEWA工作人员还介绍了绿色氢气在交通、工业及发电领域的应用潜力,让实践团明确,硬件设施协同建设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根基”,唯有筑牢电力、水务等基础支撑,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稳步前行。
联动高校企业,探索产学研协同与出海实践
8月28日上午,实践团前往伯明翰大学迪拜分校,与Nikolay Mehandjiev(尼古拉·梅汉杰夫)教授等学者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展开学术对话。实践团团长谢子珏从经济学视角分享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剖析税收、补贴等工具如何解决污染、拥堵等外部性问题,推动产业转型与环境、经济等协调发展。双方还就迪拜电动汽车经济战略、可持续金融激励措施及国际学术合作机会深入交流,进一步拓宽了对全球能源行业趋势的认知。
同日下午,实践团调研蔚来汽车阿联酋阿布扎比分部及换电中心,直击中国车企出海实践。成员们沉浸式体验“一键换电”技术,围绕研发模式、换电站规划与负责人交流,切实感受到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市场的强劲竞争力与成长潜力。
此外,8月25日至26日,实践团还参访国际物流企业“元初”,通过义乌展厅参观与沉浸式调研,全面了解汽车等保税商品供应链服务,学习国际物流、进出口通关及贸易合规等业务。实践团深刻意识到,企业出海需兼顾当下与未来市场,推动从产品出海 、人才出海、品牌出海到文化出海,打造产业发展“中国方案”。
实践团成员分享调研成果时认为,阿联酋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大、基建完善,但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建设存挑战,中阿可在技术、市场、基建等领域深化合作。
“从RTA的前沿交通规划,到 DEWA 的光伏与充电网络联动,再到蔚来的出海实践、元初的供应链深耕,阿联酋新能源市场的潜力与动力令人振奋。”2024级硕士陈南玲表示,此次实践让她真切触摸到产业脉动,也看到中企技术与模式为当地绿色转型注入的活力。
2024级硕士詹雨萌则认为,全球绿色发展趋势下,中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深度可期,实践所得的产业认知更让她对行业未来充满信心。
据悉,“中阿青年・绿动未来”实践团将进一步梳理调研经验,凝练普适性的产业创新“中国方案”,以青春智慧与务实行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中阿产业合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