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雅加达骚乱后,出海印尼的“淘金梦”要醒了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虎嗅APP 时间:2025-09-08 08:10:44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周月明

编辑|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深夜的雅加达街头,21岁的外卖骑手阿凡·库尼亚万(Afan Kurniawan)正在为生计奔波,他不会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穿行在这座熟悉的城市。一辆警用装甲车无情地从他身上碾过,鲜血染红的瞬间,不仅夺走了一条年轻的生命,更彻底点燃了印尼民众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

次日,数千名身着绿色制服的外卖员,组成了延绵数公里的沉默送葬队伍,护送阿凡的遗体前往公墓。这支绿色的长龙,像一道流动的伤疤,划破了印尼经济高速增长的华丽外衣,揭示出繁荣之下触目惊心的裂痕。

骚乱的导火索,是一份看似不起眼的议案:印尼国会决定为每位议员发放每月5000万印尼盾(约2.2万人民币)的住房补贴。而与此同时,大部分雅加达人的月薪,还在4位数的泥潭里挣扎。

精英的狂欢与平民的困境,形成了最刺眼的对照。于是,怒火被引爆,从雅加达蔓延至全国,警察局、车站、政府大楼在烈焰中坍塌。人们涌进议员家中,抢走了他们的百达翡丽、奢侈品包,甚至“钢铁侠”。

对于蜂拥至此的中国出海人而言,这无疑是惊心动魄的一夜。

“微信群里弥漫着一股紧张氛围,不少人害怕重现98年5月的反华暴动。“在印尼布局多年的跨境电商业内人士告诉虎嗅。”不过,那几天我们出去逛商场、吃饭,实际体感还不严重,骚乱被控制在较小范围。“

印尼,这个被誉为“东南亚应许之地”的庞大市场,正展现出其一体两面:一面是“2045黄金印尼”的宏大叙事与不可错过的增长机遇,另一面则是贫富悬殊、一触即发的社会危机。

当雅加达的街头燃起怒火,中国出海人的“淘金梦”,是会就此惊醒?这里还潜藏着哪些真正的机会?

增长与撕裂

要理解这场骚乱,必先理解印尼经济的矛盾性。

这是一个让所有全球化信徒都为之振奋的市场。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GDP1.45万亿美元,拥有近2.8亿人口,位列全球第四,且人口结构极其年轻。更诱人的是其强大的消费引擎——消费占GDP比重高达54%,甚至超过中国十几个百分点。

在政府提出的“2045黄金印尼”愿景中,这个国家将在建国百年之际,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据十年全球30大消费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到2030年印尼将成为全球第四大消费市场,中产阶级群体规模将达7580万,是东盟地区最大的消费客群。

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增量市场。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达1477.96亿美元,相较于2001年的40.44亿美元,年均增长约15%。

然而,在这份光鲜亮丽的成绩单之下,涌动着一股足以撕裂社会的暗流。

贫富差距之悬殊,令人咋舌。据数据称,印尼国会议员的月收入超过6000美元,而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月收入仅为190美元。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还要大笔一挥削减25%的医疗和教育预算,一边却慷慨地为议员们提供巨额住房补贴。

于是,阿凡的死,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骚乱迅速升级,议会大厦遭纵火,雅加达交通全面瘫痪,外资企业紧急停工,股市应声下跌超3.6%,印尼盾贬值1%。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给所有沉浸在印尼“淘金热”中的外国投资者,都浇上了一盆冰水。对于习惯了国内稳定营商环境的中国企业来说,这场骚乱,更是将政治与社会稳定性的风险,赤裸裸地摆在了面前。

还有哪些蓝海机会?

那么,眼下的印尼,是否已是“危”大于“机”?机会的窗口是否已经关闭?

“恰恰相反,最具确定性的机会才刚刚浮现。”深耕印尼的中国企业负责人曾告诉虎嗅。

过去几年,一些行业已陷入红海厮杀,但其他赛道的蓝海潜力,也逐渐显现。

“现在中国企业去印尼,工业装备和建材家居行业的机会是最突出的。”深耕印尼市场的国际服务贸易机构米奥兰特负责人告诉虎嗅。

据其表示,工业装备是当前中国企业在印尼最具确定性的机会领域,涵盖工程机械、生产加工设备、智能装备等细分品类。无论是印尼本土企业推进 “制造业 4.0” 转型,还是中资企业赴印尼设厂布局,均对工业装备产生旺盛需求 —— 小到电子元器件加工设备,大到工程机械、智能生产线,中国装备凭借 “性价比高、适配性强” 的优势,已成为印尼市场的主流选择。

而建材家居行业的需求来自两大核心场景:一是大型基建与房地产项目,如印尼 IKN 努山塔拉新都项目(二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直接带动钢材、水泥、装饰建材、智能家居的批量采购。

二是居民消费升级,随着印尼城市化率提升、中产阶级规模扩大,家庭装修、家电换新需求激增,瓷砖、卫浴、家具、小家电等产品销量持续增长。

“在印尼,与车(包括车后市场)、房子(包括建材)、母婴相关的细分赛道增长机会较大。”另一位深耕马来西亚、印尼的业内人士告诉虎嗅。

背后的驱动力其实很实在,就是政策红利 + 产业转型 + 人口红利。

相比已经逐渐白热化的美妆、鞋服、消费电子等赛道,这些领域更考验企业的供应链整合能力、B端服务能力和对本地工程项目的渗透能力,门槛更高,但增长也更为稳健和持久。

印尼的骚乱是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这个市场的诱惑与复杂。它告诉所有远道而来的中国淘金者:那个仅仅依靠信息差和供应链红利就能“躺着赚钱”的草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里的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它正在淘汰那些投机取巧的短期玩家,并为那些真正愿意下功夫、做本地化、精耕细作的“新淘金者”们,留出一条更长远的路。

印尼蓝海机会正在显现。虎嗅发起了 “东南亚出海考察&中东电商课程调研”,如果你也在关注中东电商新机会、关注东南亚蓝海赛道,请扫码填写问卷,虎嗅希望与您共创出海调研路线。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64424.html?f=wyxwapp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