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的风,终于刮到了减肥区。
这届年轻人,正在改写健身行业的“潜规则”。他们不为“焦虑”买单,拒绝动辄几千元的私教课年卡,开始转向“按次付费”的灵活模式,购买线上的单次私教课。
按月饮食监督,纯粹只买有用的那一部分,他们致力于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很多人对闲鱼的认知还停留在“二手交易”,却不知道,年轻人早已经在这里开辟了一片新大陆。他们不仅能在这里买到单次私教课,还能拼到减肥搭子、找到打卡监督、定制专属食谱。
用网友的话来说,人类对闲鱼的开发不足1%,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闲鱼没有的。
“我已经在平台上接了100多个订单。”在闲鱼提供体重管理服务的杨玉好说,“很多人觉得线下健身房收费不透明、时间不自由,反而更愿意在线上找专业的管理师。而且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份额外的收入。”
如果是线下课程,用户在闲鱼购买之后,杨玉好会提前和用户沟通具体需求和生活背景,比如是想改善圆肩驼背还是想增强力量,平时是久坐比较多还是经常外出。
再根据具体信息提前备课,根据用户想调整的部位专门设计课程,选择线下合适的场馆,上课的时候讲解原理,让用户结课后也能安全、自主地练习。
还有部分线上课程,用户每天拍照记录三餐发给杨玉好,再由他基于营养学知识提供调整建议,比如“米饭减少”“肉类可增加”等等,让用户在不痛苦的前提下,逐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最重要的是,主打“授人以渔”。
减肥也要降本增效
当代网友,彻底活明白了:钱可以花,但花冤枉钱,一分都不行。
回想消费主义的黄金年代,办张健身卡几乎是每一个都市白领的标配。大部分人都有一种幻觉,仿佛只要刷了年卡,就能自动拥有广告里的完美身材和生活方式。
而健身房赚的,就是你不来的钱,赌的就是你冲动消费后又快速放弃。
但如今,风向早就变了,消费者越来越清醒,不再为幻想买单。传统健身房纷纷倒闭,取而代之的是乐刻运动这类月付制、小型化、线上约课的轻量化模式:月付199元起、无人值守、不PUA不卖课,消费者用脚投票,留下了更经济实惠的选择。
而这届年轻人甚至更狠,他们直接上闲鱼,买单次课,找入门指导学核心要领,然后转身就自己练。每一分钱都精准、高效、不浪费,绝不做冲动消费的“大韭菜”。
“现在的健身房私教课一般是200—300元一小时,我在的课程价格是200元教1个半小时,价格更划算。”杨玉好告诉我们。
在他看来,传统健身房的年卡模式,本质上是“陪伴式消费”,即花钱请人监督你运动。在经济上行期,花几千元买年卡,即使没花到刀刃上也不是特别心疼,但现在大家已经不愿意为“纯陪伴”买单,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掌握健身的方法,这才是“真需求”。
“在我这上课的人,大多六七节课就‘毕业’了,基本上能够理解何为力量训练,达到基础的入门自行锻炼。有些原本就有基础的人,只是动作有些问题的,甚至只需要三四节课。学完核心部位怎么练、如何避免受伤、饮食怎么配合,他们就自己去练了——不该花的钱,绝不多花。”杨玉好说。
在他的客户群里,有不少来自银行、国企等大单位的学员,公司自带健身房,没有场地费的压力,上闲鱼找个教练,针对性地学一两个部位,精准、高效、不用绑卡、也没有推销,性价比极高。
即使是普通学员,也可以学完了在找24小时无人值守的健身房,随时购买,学完就走。
健身的目标,变了
更关键的转变是,年轻人对于体重管理的目标也变了。
“如果说以前请私教是为了练出好身材,穿衣显瘦,那么现在,为了健康而来的正在变成大多数。”杨玉好说。
在职场卷了几年的年轻人,不一定升职加薪,但“过劳肥”“结节增生”“圆肩驼背”却几乎成了标配,每次收到体检报告甚至不敢细看。他们选择健身往往不是为了追求低体脂、马甲线,单纯是为了找回那个健康的自己。
不少来找杨玉好的人,都是为了体态调整,觉得每天坐在办公室导致肌肉紧绷,希望多活动活动,能够让身体的各项指标更加健康,同时追求一些力量感。
他带过的最典型的一个女生,就是长期对着电脑工作,脖子总是不舒服,怎么改善睡觉姿势都不行。“后来她找我买了几节肩颈课,回去又自己练了一段时间,反馈说好多了。现在来找我的人里面,像她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了。”杨玉好说。
当然,减肥需求也不少,不过大部分也不是为了追求白幼瘦,而是为了正常的体重。
比如最近有一位体重200多斤的客户找到他,确实是体重已经影响到健康了,希望能够达到健康的体重范围,“我全程没有安排任何剧烈运动,只靠科学饮食控制,目前六个月已经减重60斤”。
除此之外,对部分人群来说,健身也能有效缓解情绪问题。
有网友亲身体验,一天锻炼两小时,已经完全没时间因为职场和工作生活琐碎感到焦虑和内耗了,每天健身完只想躺倒床上呼呼大睡,也不胡思乱想了,精神状态好多了。
说到底,追求健康快乐才是现下大部分人的第一要义。消费者在健身上的消费,也不再是为幻想买单,而是真实地为健康投资。
清醒的年轻人,神奇的闲鱼
当一部分人在闲鱼上精打细算、拼单买课追求性价比时,另一部分人则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把平台变成了“轻创业”的起点。
杨玉好就是其中一个。作为“90后”普通打工人,他的主业稳定但收入有限。十几年的健身习惯,让他在线下健身房常常被陌生人询问锻炼方法。
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把“专业能力”当成商品挂上闲鱼,利用周末和下班之后的空闲时间,提供单次的健身指导服务。
最近,他还根据用户需求推出了服务线上用户的体重管理计划。“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在吃饭的时候,把照片拍给我,我根据营养学的知识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吃,吃多少。”杨玉好说。
到目前为止,杨玉好已经在平台上接到了100多个客户,有些是线下课程,有些是线上饮食监督。对他来说,虽然只是一份兼职,但既充实了周末,也带来了一份不错的副业收入。
年轻人对闲鱼的认知也在慢慢改变,在这里,不仅能淘到市面上买不到的小众产品,也能让自己专业技能完成变现。最近,杨玉好也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闲鱼上做起了生意,赚“第二份收入”。
有人是Labubu资深玩家,拉着66岁的退休母亲手工制作娃衣,每个月靠着老式缝纫机能赚到3000多元,相当于不少小县城的平均月收入。
也有“00后”看准短视频的拍摄风口,在闲鱼出租大疆无人机,3个月营收就突破了40万元。
还有托福高分的留学生提供线上口语陪练,大厂程序员接单代写小程序,如今的闲鱼,不仅可以是省钱回血的平台,也可以是低调赚钱的平台。
说到底,年轻人不是不消费了,而是更聪明的消费。而且在消费的同时,他们还在随时寻找新的商机,省钱的同时,再赚一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