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论乐道L90与理想i8:热闹背后我看到的是这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雅 易车 时间:2025-09-08 14:11:30

最近这两款车,好不热闹。

严格来说,它们的定位是有一点差异的,只是在属性上有着很高的重合度,纯电、大三排,并且都是新势力头部品牌的出品,更重要的是,上市时间仅差48小时。现在的网络环境,大家懂的,即便可能真的不是针锋相对的竞品,也难免要被拉出来对比一番。

在过去的一大段时间里,大三排新能源车市场一直都被一些可油可电的车型占领着,毕竟想要卖得好,就得借助些神秘液体的力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纯电车型的能耗和补能问题逐渐变得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其实我个人也一直更倾向于要么纯油要么纯电的车型,虽然听起来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确实不太喜欢可油可电车型在不同状态下会带来不一致的体验。

乐道L90和理想i8可以说是给出了纯电大三排的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乐道背靠着蔚来不可一世的换电网络,我作为乐道L60的车主,在过去接近一年的时间也是深度依赖着换电,毕竟我正如有心人士所说,买不起车位装不了家充。真心想深入了解换电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视情况看看要不要单开一篇。

而理想i8则是在车身形态上针对能耗进行极致优化,并且理想在过去一年也是化身基建狂魔,利用前几年增程车型的销量带来的现金流,建设了相当数量的超充站,为纯电车型铺好了路。

今天我们把这两款车放在一起聊,并不是想像其他人那样引战找骂,只是像往常一样,理性、冷静地分享一下对它们的看法。

简单粗暴的实用主义

先聊乐道L90,这车的价格真的很有杀伤力,连我这个L60车主都被“杀”了。不过虽然我是乐道L60车主,但我对L90这车兴趣不是很大,因为这车的属性比L60要更实用、朴素。我甚至可以直说我不太喜欢这车的设计,如果说L60身上还残留着一点蔚来品牌的那种对设计的追求,那么L90可以说是完全丢下了包袱,怎么实用怎么来,怎么不犯错怎么来,你怎么喜欢,它就怎么来。

L90的模样大概还是比较迎合目标人群喜好的,因为它是个正儿八经的SUV形态,而且本身尺寸就很大,这一点跟我的L60恰恰相反,当时我把L60都买回来了,我老婆还问:“你确定这车是SUV?”我只能说:“算是吧。”

在我看来,L90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前备厢,这大概是你短期内能买到的最大最好用的前备厢了,常用的尺寸不太大的物件你可以直接放在前备厢,因为在我们国内停车习惯大多是车头朝外,在车头取放物品会比车尾方便不少,尤其像我们这种带娃的,你甚至可以直接把婴儿车放在前备厢。

这个前备厢也是L90的独门秘籍,连师出同门的新款蔚来ES8都没提供这么大、开口这么低的前备厢。虽然电动车有前备厢貌似是天经地义(但L60没有),但要做L90这样的前备厢,还是需要工程设计上的一些功夫,可能比你想象中要麻烦一点。

作为L60车主,我对L90最大的不确定在于动态感受,因为L60的底盘调校不太完善,比如对于大起伏的处理就不是很从容,过减速带也略显生硬,而L90在底盘规格方面可以说是全面升级,前悬架升级到双叉臂的形式,并且主销的Max和Ultra版都带有空悬。

我试驾的也是带空悬的Max版,最大的感受是受路面激励而产生的俯仰比起L60要少得多,整个车跑起来很平稳,对于细碎振动的过滤也比较到位,基本不会让你感受到尖锐生硬的感觉。但L90在加减速的过程中倒是比较容易产生幅度不大的俯仰,这是L60没有的问题,只是它的程度也完全在接受范围内,一些传统大厂的同类车型也有相似的情况。整体来说,L90的车身姿态控制比起L60要好很多(想换车了)。

让我比较意外的一点是,L90的转向响应比L60要灵敏细腻一点,比如说你很小幅度地打方向,L90的车头会更快建立横摆。而动力响应方面基本上是一样的策略,响应是很灵敏的,继承了L60的优点,只是加速踏板中间那段,比如说30%~70%之间的踩踏深度区间,动力输出会比L60要弱一点,如果踩得更深,动力就会来得很迅捷。

总体来说,L90的完成度比L60还是要高不少的,包括在静音性方面,L90也明显比L60更安静一个等级,虽然L60也挺安静的了。这么一来,顶配基础售价不到30万,入门版本BaaS租电价不到18万,这性价比比我的创始版L60要高多了,再加上这车属于是那种不挑人的路子,可买度很高。

又是解释成本的问题?

正如开头所说,理想i8跟乐道L90严格来说不算是针锋相对的竞品,只是网友们喜欢看热闹,而在这场舆论战中,理想i8也一直处于下风,一来它确实比L90贵,二来大概是它这个形态并不是那么讨巧。

它到底是SUV还是MPV,这是一个极度困扰却莫须有的问题,我到店里看车、试驾的几次,几乎每次都能听到围观群众的发问:“这是属于商务车吗?”当然,不是每次问题的字句都高度一致,反正大意差不多,中心思想就是大家都认为这不像是一款SUV。

然而理想他们自己,上到CEO李想同学,下到门店各位负责销售的理想的同学们,虽然表面上似乎想淡化这个问题,但实质上都在很执着地灌输着,“这就是SUV”。我认为这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描越黑的问题,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我在脑海里找到了这么一个词:休旅车。

这个概念在大陆市场提得比较少,在我国台湾地区相对多见,它既可以形容SUV,也可以形容MPV,甚至还能形容旅行车,我觉得这个词就很适合i8,大不了再修饰一下:家庭休旅车,家庭六座休旅车。

至于i8为什么会长成这副模样,这是因为理想内部认为大空间纯电SUV就该长这样,但这里面容易产生一个误会,就是这样的车头造型能够“节省空间”,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很明显的效果,i8和L90从前轮轴心到驾驶踏板之间的距离其实差别不大。所以i8采用这样的设计,最大的“阴谋”其实是降低风阻。

毕竟“大空间纯电SUV”,既需要给予乘员尽可能大的座舱空间,又需要降低能耗以消除续航焦虑。理想这么做似乎是奏效的,我们在那些大媒体做的亦真亦假的测试中会发现i8的高速能耗表现好像确实不错。

理想i8和L90这两款车的车内空间表现基本上是在伯仲之间,只有很细微的差别,在目前来说都已经是大三排车型里空间最充裕的车型了,所以我认为这方面可以忽略不计。不过乐道那边比理想多了个很大的前备厢。

说真的,我自己根本不在乎i8到底是SUV还是MPV,我只在乎它给到我的体验,所以他们再怎么给我灌输这是SUV,我都左耳进右耳出。但对于真实的潜在消费者而言,我不太清楚这样的宣传口径会不会起到反作用。

有趣的是,在乐道L90的“胞兄”蔚来第三代ES8发布的时候,蔚来却在大大方方地说:这是有着MPV空间的SUV。看来斌子是真开窍了。

至于动态体验,这方面我倒是比较信任理想,因为他们在这方面的表现一向是稳,虽然不追求什么极致的运动,但好开一定是好开的,也不会轻易暴露缺点,甚至每一次年款升级也能让你感到满意,比如最新版本的L9用上了双腔双阀空悬,底盘表现又上了一个台阶,但你又不会嫌弃老款不够好。

而i8,一句话总结,它的动态体验是目前最好的理想。当然,它确实是理想最新的车,但其实规格并没有用到最高,没有采用跟L9一样的双腔双阀空悬,“只是”一套双腔空悬,但它调得刚刚好,俯仰比Mega要小,车身姿态更平稳,滤振也高级。

跟L90对比的话,差异也并不是特别大,两款车都是为家庭服务的大车,取向上是基本一致的,完善度也在同一水平线上,主观上我认为i8的底盘会相对紧致一点点,我可能会更喜欢开i8,但差别还是不大。

我对i8最大的不满意在于动力响应,理想的车型在驾驶模式方面是在动力、转向、底盘等各个部分单独设定的,动力方面更是提供了多达五种模式。最强的是“高性能”模式,但这个“高性能”的动力响应还是相对柔和的。我认为既然你提供这么多模式,那么在最极端,且命名看起来也很极致的这个“高性能”模式下,是不是可以做得再激进一些呢?

还有一个不满意,理想从i8开始竟然改用了电动的空调出风口,之前的理想全都是手动的,这是我最欣赏理想的一点,现在无了。

但这些不满意都比不上我心目中它最大的遗憾,那就是尾部设计的改动,去年Mega的造型确实是被舆论搞怕了,虽然我个人非常欣赏Mega的设计。本来理想i系列应该延续Mega这种设计语言,但至少目前不得不保守地退守为相对稳妥的设计语言了,这也导致i8的尾部看上去跟蔚来二代ES8多少有点相似。如果i8能够坚持采用类似Mega的尾部设计,我对它会更有好感。

虽然……,但是你选谁?

我还是没忍住想问问大家,这两款尽管严格来说并不是对手,但结合各自的车辆概括以及价格,你更愿意选谁?

虽然我是乐道车主,但这两个车我其实更喜欢i8,只是i8确实贵了一些,考虑到两款车型在实质体验的关键层面差距并不大,价格的差异以及换电的体验可能又会让我在真的要买的时候,回到了乐道这一边。

理想i8确实面临着更艰难的开局,不仅仅因为有乐道L90这个几乎同时间上市的“对手”。它确实很难定价,命名是“8”,虽然有着比理想L9更大的空间,但它在内部确凿就是个“8”,甚至因为这样,有一些被施以精准刀法的配置,也被人狠狠吐槽。

它本来还采用了跟L8一模一样的定价,但是迅速“听劝”,改成了统一配置33.98万元,另有一万块钱的选装包,选了它就直接是顶配。

理想难就难在他们是做增程发家致富的,当年他们搞增程,也是听取骂声一片,还遭到“增程是落后技术”这样的声讨。现在回过神来,大家发现理想依靠增程路线赚得盆满钵满,利润丰厚,纷纷加入了“落后技术”的阵营。而在这时候,理想要迈向纯电,颇有时代逆行者的意思,而且不管是Mega还是i8乃至接下来的i6,车的形态都是大家比较陌生的,这就不得不承受着更高的解释成本。

遥想几年前,蔚来的换电也是一件解释成本极高的东西,现在理解并接受换电的人比以前多得多了,再加上有了实用主义的乐道品牌,蔚来在解释成本这方面的压力稍微小一些了,现在倒是理想反过来变得难以解释了。

我明白理想的出发点,我理解理想的难处,我也很高兴看到蔚来、乐道迈向正轨。我知道网络上这两家头部新势力在某种氛围的渲染下斗得很凶,但我认为没必要对骂。

这两家企业都是中国汽车的中坚力量,他们都为消费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服务、体验,其中某些部分甚至是体量比他们大得多的企业都没能提供的,所以他们当然都值得被肯定。

标签: 理想i8 理想汽车理想i8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