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时代周报 作者:雨辰
图虫
伴随锦泰钾肥15%股权二次拍卖公告的发布,兆新股份股价短期内先涨后跌,连续触发交易异常波动,进一步放大了市场对这场拍卖及锂行业前景的关注。
9月1日,兆新股份(002256.SZ)发布公告称,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于2025年9月17日10时至9月18日10时止,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对青海富康矿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康矿业”)持有青海锦泰钾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泰钾肥”)15%的股权进行第二次公开拍卖。
此次起拍价定为4.32亿元,较首次拍卖降价1.08亿元,保证金5000万元。这已是兆新股份为回收债权采取的第二次司法拍卖行动,首次拍卖于2025年8月23日至24日进行,但最终以流拍告终。
二拍公告后,兆新股份分别于 9 月 2 日、9 月 7 日连发两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股票在 2025 年 9 月 1 日至 2 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 20%;短暂上涨后,又在 9 月 3 日至 5 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 20%,短期内股价大幅震荡。
拍卖源起:交易违约
本次股权拍卖的根源,是一场延续近3年的股权转让违约纠纷,时间线与责任主体的变更,直接导致兆新股份陷入“维权 - 拍卖”的循环。
2022年,兆新股份为聚焦主业,计划以不低于 4.04 亿元的价格转让所持青海锦泰全部股权(当时持股 16.67%,后因增资稀释至 9.88%)。
同年3月,四川新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金路”)率先抛出橄榄枝,宣布拟以5.02亿元收购兆新股份所持锦泰钾肥全部股权。后因新金路放弃收购计划,兆新股份与新金路及青海霖航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霖航”)签订《权利义务转移协议》,由青海霖航继续支付4.05亿元股权转让款。青海霖航则以其持有的部分锦泰钾肥股权作为质押担保。
变故在2023年发生:青海霖航被富康矿业吸收合并,富康矿业依法继受了前者的付款义务。但截至2024年4月,富康矿业仍拖欠兆新股份3.545亿元股权转让款,且无力履约。无奈之下,兆新股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请求拍卖富康矿业所持锦泰钾肥 15% 股权以收回欠款。
然而,时间久了,市场冷了。2025年8月23日,锦泰钾肥15%股权的首次拍卖最终因无人出价流拍;时隔仅一周,法院将二次拍卖起拍价定为4.32亿元(较首次降价 20%),拍卖时间定于2025年9月17日至18日。
资本角逐:从香饽饽到流拍转身
锦泰钾肥的身价变化,是锂行业周期波动的典型缩影。从 2021 年的“香饽饽”到 2024 年的“折价卖”,估值逻辑已从“锂价看涨”转向“盈利兑现”。
锦泰钾肥成立于2004年,核心资产是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北部的巴伦马海湖盐湖资源:持有采矿权面积 197.96 平方公里、探矿权 174.14 平方公里(均有效期至 2030 年 4 月)。
截至2021年末,锦泰钾肥拥有15万吨/年氯化钾,20万吨/年硫酸钾,10万吨/年农用大颗粒氯化钾,20万吨/年硫酸钾镁肥的生产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锦泰钾肥同时布局碳酸锂生产,恰好踩中2021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带动的锂盐景气周期。
“只要它还在生产钾肥,就会伴随碳酸锂产出 —— 生产钾肥后剩余的卤水,就可以用来生产碳酸锂。理论上,只要不低于成本线,用卤水生产碳酸锂比单纯生产钾肥更划算,但现在叠加资源税等成本,整体盈利空间也不算高。”隆众资讯碳酸锂分析师孟祥旭告诉时代周报。
行业景气度的攀升,也带动资本热情高涨。2021年起,赣锋锂业(002460.SZ)、万邦达(300055.SZ)、蓝晓科技(300487.SZ)、中核钛白(002145.SZ)等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增资或股权收购入局,锦泰钾肥整体估值一度攀升至50.78亿元。
彼时企业增资逻辑清晰:万邦达、中核钛白等希望“获得稳定的卤水供应,为盐湖提锂业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及“保障公司产业的核心原材料供应”。资本对“盐湖提锂”的盈利预期达到顶峰。
行业风向自2022年下半年起发生显著变化。至2022年11月,碳酸锂价格达到峰值,突破60万元/吨,随后急剧下跌。锂价从高位大幅回落,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盐湖锂项目估值普遍下调,锦泰钾肥亦未能例外。
最具标志性的是赣锋锂业的“减持动作”:2023年5月,赣锋锂业还在增持锦泰钾肥5.49% 股权;但2024年7月,其突然宣布以4亿元转让锦泰钾肥10%股权,对应整体估值40.03亿元——较2021年的峰值缩水超20%,这一交易也成为兆新股份首次拍卖定价的核心参考。
赣锋锂业在公告中直言,估值差异源于“锂价波动与预期变化”:前期收购时锂行业处于上行周期,项目竞争激烈;当前锂价回调,锂资源项目估值也普遍有所回调。
截至 2024年 8月,赣锋锂业通过全资子公司青海良承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良承”)仍持有锦泰钾肥39.152%股权(第一大股东),其余股东包括富康矿业(23.6085%)、李世文(22.9694%)、万邦达(5.4885%)、中核钛白(4.3908%)、蓝晓科技(4.3908%)。
行业动向:锂企战略分化明显
锦泰钾肥的股权变动,背后是整个锂行业的战略分化:在锂价波动周期中,企业不再“盲目抢资源”,而是根据自身成本、技术优势调整布局。
以赣锋锂业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从“广撒网”转向“精耕核心项目”。8月22日,赣锋锂业接待投资者调研时称,当前锂价及供需格局下,虽近期市场波动明显,但整体趋势积极。公司看好未来锂行业需求增长,新增供给理性化利于长期锂价平稳。开采上,公司秉持成本优先原则,优先开发经济效益最优资源。目前主力资源已稳定开采,下一阶段将聚焦生产体系优化与运营稳定性提升。
从全球锂矿开发格局来看,盐湖卤水型锂矿是最重要的锂资源类型之一。盐湖卤水是目前全球提锂成本最低的锂矿类型,但受限于自然环境和提锂方式的不同,盐湖的建设周期相较于矿山较长。这也成为企业布局盐湖锂资源时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除了赣锋锂业,其他曾入局锦泰钾肥的企业也在调整战略。2023年,万邦达发布公告,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聚焦公司核心业务,拟将其持有的10.977%锦泰钾肥股权分别转让给富康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康控股”)和青海良承,各转让5.4885%股权,转让价格约为2.74亿元。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锦泰钾肥的股份。”
不过,9月5日,万邦达证券部向时代周报表示,目前公司仍持有锦泰钾肥5.4885%的股权,这部分股权系当初对富康控股尚未转让的部分。后续公司将基于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进行进一步评估。
同日,时代周报致电赣锋锂业证券部,工作人员透露,除了“锂价波动”的外部因素外,锦泰钾肥自身经营状况不及预期也是重要原因;对于目前仍持有的锦泰钾肥股权,该工作人员表示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处置计划,未来可能会根据锦泰钾肥的经营状况等因素,考量是否退出”。
“收债”诉求与行业低迷的博弈
对于兆新股份而言,此次拍卖更多的是出于“收债”目的。“这相当于对方公司对我们公司存在欠款,我们必然要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护上市公司的合法权益。因此启动司法程序是必要的。”9月5日,兆新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
从业绩表现看,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08 亿元,同比增长 29.99%,实现归母净利润307万元,同比增长47.06%。
资产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兆新股份货币资金0.73亿元,其他应收款合计4.13亿元,流动资产合计9.11亿元,流动负债1.56亿元,负债合计4.75亿元。资产负债率27.81%,流动比5.84,速动比5.74。
兆新股份在公告中明确,若拍卖顺利完成,将“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质量”,且不会对持续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锂行业低迷期资产处置并不容易。以西藏矿业(000762.SZ)为例,其公开挂牌转让控股子公司白银扎布耶锂业有限公司 100% 股权的过程中,转让价格从2022年9月的6.84亿元一路下调,截至2025年6月已降至1.77亿元,仍未完成转让。
对兆新股份而言,若此次二次拍卖再次流拍,锦泰钾肥15%股权可能面临进一步降价出售的风险。“我们不对没有发生的事情做预判,若后续有任何安排,我们也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兆新股份证券部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