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工信部网站获悉:按照《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部署,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后,中国联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工业和信息化部刚刚发布的《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2030年将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低轨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星成为重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将有利于形成适度竞争、良性互动的市场格局,推动卫星移动通信服务更易触达普通用户。同时,基础电信企业与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协同联动将更加紧密,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8月27日,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将通过支持国有卫星通信企业加快发展低轨卫星互联网,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支持民营企业探索卫星物联网等新型卫星通信业务,分业务、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发。
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基础设施、产业供给、技术标准、国际合作等综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推动卫星通信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其中指导意见提及,支持电信运营商通过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等模式,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为广大地面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话音、短消息业务。鼓励电信运营商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在话音、短消息业务基础上拓展高速数据服务,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天地融合发展。
随着低轨卫星星座加速布局和商业航天产业蓬勃发展,卫星通信正从传统行业应用向大众消费市场快速渗透,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部署。目前来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主要电信运营商均已布局卫星互联网业务。其中较为人熟知的中国电信,其2016年就开始启动了天通卫星。
而上述提及的中国联通,近年来也积极探索天地一体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把目光紧紧聚焦在卫星+车联网、物联网等行业发展上。近期,中国联通与时空道宇合作的“联通星系”01星-04星四颗低轨卫星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成功发射入轨。据了解,联通星系01-03星为低轨物联通信卫星。而联通星系04星则有着特殊意义,为国内首颗具备3GPP窄带物联通信能力的低轨卫星。
卫星车联网方面,早在今年2月,中国联通就在亦庄园区完成了国内首个基于低轨星座-吉利星座的车载卫星通信外场试验,试验设备搭载专用芯片模组,成功验证了“车载终端—在轨卫星—业务平台”全链路双向通信能力,为低轨卫星在车联网、应急通信等关键场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助力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一路“狂飙”。卫星物联网方面,中国联通将基于联通星系04星与时空道宇合作开展技术体制验证以及多元应用场景测试。
而除了中国联通外,业界也传闻工信部近期将向中国移动正式颁发卫星互联网牌照。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中国移动旗下“中国移动01星”“‘星核’验证星”两颗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其中“中国移动01星”搭载支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载基站,是全球首颗可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上信号处理试验卫星;“‘星核’验证星”搭载业界首个采用6G理念设计、具备在轨业务能力的星载核心网系统,是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中国移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待取得相关运营资质后,公司将及时面向社会开放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8月下旬,国内卫星通信相关现存企业达5.75万家,主要分布在新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从国标行业分布来看,超六成相关企业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注册量方面,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24年注册量达1.04万家;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1.07万家,其中前7月注册量达9603家,同比增长68.36%。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孔学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