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川味一哥,要去IPO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投资家 时间:2025-09-08 20:18:50



一包火锅底料,能炒出一盘港股IPO的大菜吗?

作者 | 余寒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中国川味江湖,又要风起云涌了。

A股“火锅底料第一股”,正奔赴港股IPO。投资家网获悉,近日食品行业传来重磅消息,靠一包川味调料起家、市值约130亿的中国复合调味料巨头天味食品(603317.SH),正式启动港股IPO计划,目的是要加速全球化布局、抢占国际餐桌。若顺利,港股将迎来继海天味业后,调味品行业又一家“A+H”上市公司。

成立于2007年的天味食品,和海底捞一样,缘起于四川,由“粮油厂技术员”邓文与妻子唐璐共同缔造。四川诞生了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在2020胡润百富榜上,这对夫妻以1950亿元财富名列第11名,而本文要提到的邓文、唐璐夫妻,同样也榜上有名,他们以345亿元名列第139名。

说起邓文,可能鲜少在公众视野露面,但他却是中国调味品行业“逆袭”代表。

早年他从成都市一名小小的粮油食品厂技术员起步,整天和油盐酱醋打交道。后来,凭着对调味配方的痴迷,他以14万元拿下“天味”等核心商标,正式开启创业之路。2019年,天味食品以“火锅底料第一股”的光环登陆A股。上市后,邓文夫妇“野心不减”,一边铺渠道、一边建工厂,硬是把一个区域品牌做成了全国性的“川味招牌”。

如今,夫妻俩早已不甘心只做国内生意,将目光瞄准全球市场。他们的产品确实卖得挺远,产品已出口至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公司营收达34.7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6.7%。但2025年开年有点不顺,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下滑,显然出海这条路虽然香,但走起来还真不是轻松的事儿。

若此次港股闯关成功,这家“川味一哥”就要在国际大舞台上亮相了。邓文夫妇能否借助港股这股东风,真正让“川味”飘香全球?一切才刚刚开始。

在中国调味品的江湖中,天味食品堪称:靠一包火锅底料闯天下。

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奇迹,同时也证明了,即便是一包看似普通的火锅底料,也能做成市值百亿的大产业。

从成都起步的企业,就靠着地道的川味调料打下江山,如今这家企业更要迈出一大步——远渡香江,赴港上市。如果成功,它将成为继海天之后,又一家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调味品企业。这背后,是一个关于如何将“小生意”做成“大产业”的精彩故事。

纵观中国调味品的江湖,多少企业在此沉浮兴衰:老干妈当年靠着“不上市、不融资、不宣传”的三不原则,稳稳坐称霸辣酱市场,可如今在新兴品牌冲击下却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

仲景食品虽然也登陆创业板了,但规模始终没有太大的突破,就连调味品巨头海天味业,也在后来发展中遭遇了增长瓶颈。可以说,天味食品取得如今的成绩,正是看准了一个机会——别小看任何一个细分行当。

就像火锅底料,听起来普普通通,背后却是中国人爱吃火锅、喜欢在家做饭这样一个庞大的需求。天味食品把传统的味道做成了标准化的商品,贴上自己的牌子,刚好踩中了大家追求的“更好口味、餐馆加速连锁化”的需求点。

天味食品这家公司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一边死磕传统川味工艺,把“川”味道做扎实,一边又敢折腾、搞创新。

创始人邓文是技术员出身,所以这家企业带着一股“技术宅”的劲儿——对产品配方特别较真,甚至有点执念,但在开拓市场上反而挺稳当、不冒进。

正是这种风格,让天味食品能够深扎产品十几年后,终于在2019年成功上市,拿下“火锅底料第一股”的称号。不过,也正因为这份谨慎,在后来几年资本特别热闹的那阵子,天味食品却显得没那么“猛”。

天味食品的产品线相当丰富,已经有300多种产品,从火锅底料、川菜调料,到香肠腊肉调料、饭店专用预制品,几乎覆盖了川味调料的各个角落。

它旗下两个主力品牌分工明确——“好人家”走中高端路线,主打“川菜调料专家”的人设;“大红袍”则专攻火锅底料,靠性价比牢牢抓住大众市场。这一高一低的双品牌打法,让天味基本覆盖了不同消费能力的顾客。

近年来,调味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老玩家像海天、千禾都在拼命扩张,新品牌如幺麻子等也各有各的特色。

在这种局面下,天味终于坐不住了,开始积极向外扩张——公司曾于2022年筹划在瑞士发行GDR,但该计划于2023年9月终止,后来又转向港股。这一连串资本动作的背后,是老板邓文夫妇铁了心要把“川味卖向全球”。

天味食品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几十年如一日铺渠道、建供应链。

其实火锅底料这东西,配方不难模仿,难的是怎么把货铺到全国大大小小的超市、便利店,甚至下沉到县城乡镇,并且还能保证稳定生产、控制好成本,这才是做好这门生意真正的护城河。

如今天味食品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市,与超过1000家经销商合作,产品不仅进了永辉、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还铺到了红旗连锁、芙蓉兴盛这些街头巷尾的小便利店。

而且,线上布局也没落下,除了天猫、京东,在抖音、快手上也能买到他们的产品。这套渠道能力,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建成的,而是靠企业数十年踏实经营一点点攒出来的。

面对国内越来越“卷”的竞争,从2023年开始,天味食品明显加快了出海的步伐。根据公司公告透露,他们的产品已经卖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全球50多个国家,建了超过200个海外销售点。

尤其在华人多的地区,天味食品几乎成了中餐馆和亚洲超市的“标配”。这种把原本偏地域性的川味卖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打法,正是天味食品能把“小调料”做成“大生意”的关键所在。

这也印证了:只要口味够硬、经营够稳,地方风味也能闯出大天地。

天味食品能有今天,离不开创始人邓文。

这位四川小伙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派创业者,他1988年考入食品工程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成都市粮油食品厂做技术员,天天和调味品打交道。但他不甘心只做技术,后来转到行政部门任职。

1993年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当时区政府出资20万元成立了天味食品厂,邓文被任命为负责人。可惜厂子经营不善,六年后就停了。

但邓文没放弃,1999年他停薪留职,自己创办了成都天味,并以14万元拿下了原厂的“好人家”“大红袍”等商标。

邓文走的是家族企业路线,妻子唐璐也从通信公司离职,加入公司成为股东和管理者,夫妻俩一起把天味从小作坊做成了上市公司。

邓文的技术老本行,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天味食品的发展路子。

早年在粮油食品厂的经历,让他对调味品配方格外着迷。身边人说,他一有空就钻进调料堆里反复调试,记录下的实验配方数据能有几千条。

这份“产品控”的执着,也贯穿到了企业经营。

2021至2023年,天味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研发费用率约3%,研发投入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公司不仅建起了省级技术中心和院士工作站,还拿下200多项专利,参与了2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和那些追风口、砸营销的老板不同,邓文一直坚信:产品自己会说话。

天味一方面传承郫县豆瓣、蜀椒、汉源花椒这些传统川味的工艺,另一方面又创新推出“标准化、工业化、规模化”的现代生产体系。比如在火锅底料上,他们率先采用低温萃取技术,更好保留香料风味;在复合调味料上,推出“一键式”解决方案,让厨房小白也能轻松做川菜。

不过,技术背景出身的邓文,如今也面临新挑战。

2023年以来,调味品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渠道为王”的打法不太好使了。直播带货、社交电商快速崛起,年轻人口味越来越多元,国际巨头像雀巢、味好美也纷纷加码中国市场。

邓文显然看到了变化。

2024年他在内部会上提出“二次创业”,强调必须靠创新打开局面、靠国际化寻找新空间。天味很快动起来:组建数字化营销团队、加大线上投入;成立海外事业部,重点开拓东南亚和北美市场;还引进专业管理人才,优化组织架构。

这些调整已经开始见效:2024年公司线上收入增长45%,占到总收入的18%;海外市场增长40%,占比达到8%。虽然新业务盘子还不大,但势头不错。

从当年揣着14万收购商标的创业者,到今天港股上市公司的实控人,这位从粮油厂走出来的技术员,正把企业带向更国际化的舞台。

邓文的创业故事,其实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时代在变,但坚持产品初心和拥抱变化并不冲突,关键就像天味食品一样——既尊重传统,又敢于创新,找到那个适合自己的节奏。

靠一包火锅底料,真能撑起一场港股IPO吗?

天味食品最近发布的财报和招股书,给我们透露了这家“川味调料大佬”的现状和下一步计划。

2024年,天味食品营收34.76亿元,同比增长10.41%;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36.99%。增长主要来自产品更受欢迎、销售渠道拓宽,以及海外业务扩展。

不过,2025年一季度的数据却面临巨大压力:营收6.42亿元,同比下降24.80%;净利润747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7.53%。这份成绩单也反映出天味眼下的真实困境: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卷,价格战不断、成本还在涨;海外市场虽然增速快,但目前规模还不够大,还补不上国内的下滑。

从业务构成上看,天味的主力仍然是火锅调料和川菜调料这两大类。2024年,川菜调料收入约17.71亿元,占总收入的50.94%;火锅调料收入约12.65亿元,占比36.38%,此外,香肠腊肉调料也贡献了一部分营收。

虽然产品特色鲜明,但也看得出:公司还是挺依赖两个主要核心品类,抗风险能力有待考验。

上文说过,天味食品的销售网络铺得又广又密,线上线下都玩得转。线上卖得尤其火爆,除了天猫京东这些传统平台,在抖音快手这类社交电商上也特别受欢迎,销量节节攀升。

海外业务也搞得有声有色,增长挺快,产品卖到了全球几十个国家。不过,买账的主要还是海外华人老乡们。如何突破华人圈层,真正打入老外的日常餐桌,是天味食品眼下最需要琢磨的事儿。

而这次港股IPO筹来的钱,主要用于推进国际化战略、海外业务布局和品牌建设等。看得出来,公司是铁了心要往国际市场走。

不过从公司治理来看,天味食品目前还是典型的家族企业。邓文、唐璐夫妻俩手握公司约67%的股权,有绝对话语权。

早期这类结构决策快、执行力强,但随着公司越来越大、还要做国际化,怎么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行业竞争态势也不容乐观。在火锅底料领域,天味食品不仅要应对颐海国际、红九九这些老对手,还要提防像海天、李锦记这类调味品巨头跨界抢市场。在川菜调料领域,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品牌,再加上很多餐饮店开始自己做调味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如果这次港股IPO成功,天味食品或将成为“火锅底料第一股”。邓文夫妻能不能借港股这个国际舞台,真正实现“让川味飘香全球”的梦想,还得慢慢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