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吴向东的“破局三板斧”,能否改写珍酒李渡命运?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婷 九州商业观察 时间:2025-09-08 22:55:23
结构调整暗藏韧性

九州商业观察

当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半年报披露营收、净利双降近四成的业绩时,白酒行业的调整压力再次被推至台前。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核心消费场景萎缩的背景下,深耕酒业三十年的老兵吴向东,以一系列高调动作开启破局之路从推出大珍珍酒到跨界布局超高端啤酒牛市,再到构建万商联盟渠道体系,这位连续创业者试图为珍酒李渡劈开一条穿越低谷的路径,但这场逆势突围能否见效,仍需时间检验。

结构调整暗藏韧性

2025年上半年,珍酒李渡交出了一份营收24.9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6.13亿元的成绩单,两项核心指标同比降幅均接近40%。表面看,业绩失速是行业困境的缩影商务宴请、礼品消费等传统白酒核心场景持续收缩,消费需求不振成为普遍挑战。但深入拆解数据可见,公司在调整中暗藏韧性。

从产品矩阵来看,不同品牌呈现分化作战态势。作为营收主力的珍酒,上半年实现收入14.92亿元,占比近60%,但受渠道库存管控和消费需求疲软影响,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不过,李渡品牌却展现出逆周期增长潜力:尽管收入6.11亿元同比下降9.4%,但销量同比提升27.79%,新增约400吨,收入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16.3%跃升至24.5%。这一变化源于公司战略倾斜将李渡聚焦次高端及中端市场,深耕婚宴、毕业庆功宴等刚性消费场景,成功对冲了部分市场压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盈利水平的稳定。在行业普遍控量保价的背景下,珍酒李渡通过酿酒产能释放、人效优化及销售费用管控,实现毛利率同比微增0.2个百分点至59%,连续三年保持增长;经调整净利率24.6%,与去年同期持平。这意味着,公司在规模收缩的同时,并未牺牲盈利质量,为后续复苏保留了弹药。

渠道端的减法同样暗藏深意。截至上半年,公司各类经销渠道总数7119家,较2024年底减少516家,其中体验店、零售商数量有所下降,但核心经销合作伙伴反而增加55家至3259家。这一调整并非被动收缩,而是配合双渠道增长战略的主动优化在巩固传统经销网络的同时,公司正重点拓展区域关键意见领袖(KOL)作为新兴经销商,瞄准高应酬频率的社交场景,为渠道注入新活力。

产品、渠道、跨界齐发力

面对行业低谷,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的身影前所未有地活跃。这位曾打造金六福、华致酒行等行业标杆的连续创业者,祭出了一套破局三板斧,试图以创新打破增长困局。

第一板斧是推出超级产品。在5月的公开直播中,吴向东直言行业下行压力超预期,随即抛出重磅新品大珍珍酒。这款定价600元/瓶的产品,被其定义为对标3000元级别品质的超级单品,核心逻辑是通过高性价比切入中端市场空白。从市场反馈看,新品尚未完全释放业绩,但资本市场已给出积极信号8月以来珍酒李渡股价涨幅达47.38%,机构普遍认为,若大珍珍酒能凭借品质与定价优势打开市场,有望成为业绩增量引擎。

第二板斧是构建超级组织。与大珍珍酒同步推出的,还有万商联盟计划。吴向东认为,打造爆款产品离不开强渠道支撑,因此计划在近年招募上万家联盟商,通过设置准入门槛、保障短期与中长期收益、严格价格管控等措施,与经销商形成利益共同体。截至目前,该计划启动百天已吸引6100多名意向客户考察,签约超2000家,快速搭建起一张覆盖全国的新型渠道网络。这种厂商深度绑定模式,不仅能降低渠道库存压力,还能通过联盟商的社交资源触达更多消费场景,为产品动销提供助力。

第三板斧是跨界破圈。在白酒主业之外,吴向东突然宣布推出超高端啤酒牛市,定价88元/瓶,直接瞄准高端社交消费市场。这一跨界动作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暗藏战略考量啤酒与白酒的消费场景高度重合,尤其是商务宴请、朋友聚会等场合,推出牛市啤酒既能丰富产品矩阵,又能借助现有渠道资源实现协同,同时通过高定价+话题性提升品牌关注度,为白酒主业引流。

不确定性犹存

尽管吴向东的一系列动作让市场看到了珍酒李渡的突围决心,且资本市场已率先给出积极反馈,但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公司的破局之路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

从市场需求来看,核心挑战仍未缓解。当前商务宴请市场规模持续收缩,高端白酒消费场景从公务消费向大众消费转换的过程尚未完成,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显著提升。大珍珍酒虽以高性价比为卖点,但600元价格带仍需面对茅台、五粮液等头部品牌中端产品的竞争,能否在存量市场中

抢占份额,取决于产品品质能否真正打动消费者,以及渠道能否快速实现铺市与动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