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连亏三年、投诉高企,患上“腾讯依赖症”的小鹅通赴港IPO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磊 快马财媒 时间:2025-09-09 10:18:19

近日,国内私域运营SaaS领域的头部玩家——深圳小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小鹅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作为中国私域运营解决方案的领军者,背靠最大外部股东腾讯的小鹅通在过去几年实现了高速增长,2022年到2024年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2.0%。

然而,亮眼的增长数据下,是小鹅通连续三年半累计近9200万元的亏损,以及高企的流动负债净额。业务层面,公司从股权、技术到客户生态,都与腾讯深度绑定,患上“腾讯依赖症”。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其平台之上,“神医课程”、非法荐股等违规内容屡禁不止,不仅招来监管的处罚,也引发了数千条消费者投诉,为其品牌形象和IPO之路蒙上了阴影。

三年半亏损9200万元

小鹅通的诞生,源于一位腾讯技术“大神”的转型。创始人鲍春健曾在腾讯任职九年,担任数据中心总监,并位列T4专家工程师。2015年,鲍春健离职创业,在经历了初次创业失败后,团队在2016年为财经作家吴晓波开发知识付费系统,这次偶然的合作催生了小鹅通的雏形。

小鹅通精准切入了当时兴起的知识付费和私域流量赛道。其核心业务是为企业和内容创作者提供一套基于云端的一站式SaaS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在微信生态、自有App等私域场景中,快速搭建包含电商、数字化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功能的线上店铺。这种模式极大降低了商家进行知识变现和私域电商的门槛。

凭借产品驱动的策略和先发优势,小鹅通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张。招股书显示,小鹅通的营收从2022年的2.9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2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3.06亿元,同比增长26.4%。其毛利率也表现优异,从2022年的54.3%稳步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5.5%。

但高增长和高毛利并未带来盈利。在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小鹅通的期内亏损分别约为3400万元、3705万元、1508万元和582.4万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达9195.4万元。公司解释称,亏损主要源于业务拓展期在研发、销售及市场推广上的大量投入。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其研发开支与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合计分别占总收入的106.2%、81.8%和65.5%,高昂的运营成本持续侵蚀利润。

比持续亏损更令人担忧的是其紧张的财务状况。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小鹅通的流动负债总额达24.18亿元,而流动资产总值仅为5.80亿元,导致流动负债净额高达18.38亿元,短期偿债能力严重不足。其经营活动现金流也极不稳定,2022年为净流出1.76亿元,虽在2024年转为净流入1.08亿元,但在2025年上半年又同比锐减93.4%至715.9万元,小鹅通维持健康现金流面临巨大挑战。

患上“腾讯依赖症”

小鹅通与腾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理解其业务模式和潜在风险的关键。在业界看来,这种关系远超普通财务投资,已渗透到股权、业务、技术和人员等多个层面,构成了一种深度依赖。

在股权结构上,腾讯是小鹅通最大的外部股东,通过其关联实体合计持有16.82%的股份。这种紧密的股权关系为小鹅通提供了强大的品牌背书和资本支持。

在供应链上,腾讯是小鹅通无法绕开的最大供应商。小鹅通的SaaS服务构建于云端,其绝大部分云资源采购自腾讯云。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腾讯的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的47.6%、41.7%、39.2%及42.8%。这种高度集中的采购模式意味着,一旦腾讯云的服务出现中断、价格大幅上涨或合作关系发生变动,将直接冲击小鹅通服务的稳定性和成本结构。

在业务生态上,小鹅通的私域运营解决方案高度依赖微信生态系统。其客户的店铺、营销活动和用户管理,几乎全部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和视频号等工具实现。这种深度融合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微信庞大的用户流量,但也将其置于一个相对脆弱的境地。任何来自微信的规则调整、接口政策变动或流量分成比例的改变,都可能对其商业模式的根基造成重大影响。

腾讯不仅是其股东和供应商,同时也是其客户。报告期内,腾讯的若干关联实体每年也向小鹅通采购约16万元的技术服务。这种多重身份的交织,虽然在初期为其发展提供了便利,但也让外界对其业务的独立性和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打上了问号。这种“腾讯依赖症”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小鹅通快速崛起的助推器,也可能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潜在枷锁。

合规漏洞频发

在快速扩张的道路上,小鹅通合规问题频发,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多家媒体公开报道,小鹅通平台上一度充斥着大量打着“中医培训”旗号的违规课程。一些所谓的“神医”讲师,宣称能“一针治癌”、“念数字治万病”,并诱导不具备行医资质的学员高价购买课程,涉嫌虚假宣传和非法行医。

小鹅通平台甚至成为了金融违法活动的温床。2023年11月,小鹅通因“未尽到平台义务,存在网络交易违法行为”,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5万元罚款。2024年,广东证监局查处了一起通过小鹅通平台实施的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案。涉案人员利用小鹅通店铺售卖股票分析课程、提供荐股服务,非法获利约255万元,最终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200万元的处罚。

在消费者端,对小鹅通的投诉也居高不下。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关于小鹅通的投诉数量超过4800条,内容主要涉及课程质量差、虚假宣传、退费困难等问题。

对于深陷亏损泥潭、面临偿债压力的小鹅通而言,成功IPO至关重要。然而,资本市场在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时,不仅看其增长速度,更看重其盈利能力、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合规经营的稳健性。要想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青睐,小鹅通不仅要证明自己能将高速增长转化为切实的利润,还必须向市场展示其解决“腾讯依赖症”和平台治理难题的决心与能力。

标签: 小鹅通 腾讯 业务 小鹅 平台 私域 依赖症 技术 课程 流量 患上 店铺 解决方案 股权 能力 公司 企业 负债 模式 吴晓波 商业模式 成本 网络 创业 资本 层面 市场 关系 用户 生态 深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