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西餐发展报告2025:市场规模逼近千亿,“漂亮饭”、美式慢烤火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明 红餐网 时间:2025-09-09 20:55:24
当下西餐赛道的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发展动向?未来的发展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红餐网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与餐饮市场多元化发展,西餐门店在国内经历了从小众到普及、从单一业态到多元布局的转变,已成为餐饮行业中重要的细分领域。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西餐市场规模已接近800亿元。

那么,当下西餐赛道的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发展动向?未来的发展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为了探寻这些问题,红餐产业研究院与味好美联合推出了《西餐发展报告2025》。

西餐赛道整体稳健增长,高端市场遇冷,漂亮饭大火

近年来,西餐赛道整体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但受市场环境变化和消费观念日趋审慎的影响,赛道增速有所放缓。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西式正餐市场规模为792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较2023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820亿元。截至2025年8月,全国西餐总门店数为9.1万家(包括西式正餐、西式主题餐厅、西式休闲餐厅等)。

1.二线及以上城市西餐门店数占比过半,东南沿海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西餐门店密度较高

从西餐门店的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地区的西餐门店数量最多,占比为34.7%;其次是华南和华中地区,门店数占比分别为18.8%、12.8%;西南和华北地区的门店数占比也均超过了10%。

同时,各线级城市均有一定的西餐门店分布。其中,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西餐门店数量占比均超过了20%;四线城市、五线及以下城市的西餐门店数占比也超过了10%;一线城市的西餐门店数占比则为9.3%。总体看来,二线及以上城市拥有更多的西餐门店,门店数占比超过了50%。

从西餐门店密度来看,东南沿海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拥有较多的西餐门店。其中,上海、福建、广东、浙江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西餐门店密度位居前四,平均每万人拥有超过1家西餐厅。

2.从综合型西餐到大单品主题店,西餐赛道进一步细分

此前以单店为主的西餐,近年来也在加快连锁化进程。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西餐品牌连锁化率已达到17.1%,较2022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西餐连锁化率将继续提高至18%。截至2025年8月,门店数在5家以上的西餐品牌数占比从2023年的42.3%提升到42.7%,提升了0.4个百分点。

但整体来看,西餐仍以单店和中小规模品牌为主。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近九成西餐品牌的门店数在10家及以下,规模化程度有待提升。

目前,西餐赛道已有一批主打法国菜、意大利菜、墨西哥菜、俄罗斯菜等的综合型西餐品牌。例如,源自日本的萨莉亚主打意式简餐,其已在全国开出了500余家门店;创立于2021年的俄士厨房主打俄罗斯菜,已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开出了50余家门店;主打墨西哥菜的么哈、墨纪等品牌的门店也均超过了10家。

同时,还有一些西餐品牌选择走单品聚焦路线,深耕牛排、比萨、意面、汉堡、美式烤肉、西班牙烤肉等细分领域。比如,豪客来牛排、豪享来、王品牛排、豪德亨牛排自助餐厅等品牌聚焦牛排细分领域;必胜客、乐凯撒披萨、比格比萨自助、比萨玛尚诺等品牌以比萨为核心产品;Magnet磁食专注于汉堡品类;Pennehut畔尼意面则在意面产品上精耕细作;而本垒美式烤肉、北焰牛排馆等品牌主打美式慢烤。

3.高端市场持续承压,人均消费下滑,漂亮饭盛行

长期以来,西餐一直是高端餐饮、精致餐饮的代名词。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高端餐饮举步维艰,一些高端西餐品牌纷纷闭店退场或降价求生,高端西餐的生存空间不断收窄。据红餐产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2025年8月,全国有数十家高端西餐厅闭店,如0pera Bombana、Tiago Home Kitchen、Tarentum萄木、TIAG0、0steria等。

与此同时,西餐门店的人均消费也在持续下滑。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全国西餐门店的人均消费已下滑至87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了7.0%。其中,主打法国菜的餐厅门店降幅最大,人均消费从2024年8月的305元下降至263元,同比降幅达到13.8%;俄罗斯菜和意大利菜餐厅门店的人均消费同比降幅也均超过了10%。

不过,随着消费者对兼具视觉美感与味觉享受的漂亮饭的需求持续增长,一些西餐品牌借助高颜值摆盘、绚丽色彩搭配以及出色的服务互动脱颖而出。例如,武汉的The boots泥靴、0&39;eat推出了藕带小龙虾热狗;bluefrog蓝蛙推出了劲辣小炒牛肉意面、暖冬炖羊肉配黄油面包等产品;京A精酿啤酒推出贵州酸汤风味和牛汉堡、奶香云贵酸汤鱼等产品。

与此同时,伴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西餐品牌也在不断拓展品类边界,在经典的牛排、意面、比萨、汉堡等西式餐品基础之上,引入中式炒菜、港式点心、小火锅、炒饭、中式饮品以及中式甜品等多种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选择。比如萨莉亚推出了蒜香黄油炒菜心、橄榄油炒西葫芦等多款中式炒菜;Vini Bistro By Dicken推出了罗勒青酱炒蔬菜、地中海炒小管、酱汁金针菇等产品;半秋山西餐厅推出了安格斯牛肋排云南酸汤锅等新品。

从中式风味到中式菜品,西餐与中国本土餐饮的融合愈发深入。为了紧跟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西餐品牌对挖掘本土餐饮热门风味、热门品类的需求也愈发迫切,不少品牌采用非遗食材、地域食材研发菜品,如贵州红酸汤、四川熊猫笋、云南野生菌等,同时,还对烟火气美食进行探索,如现炒菜、砂锅菜、小火锅等,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用餐体验。

此外,一些上游企业也在积极洞察本土餐饮的热门风味趋势,为下游品牌提供中西融合产品的解决方案。例如,味好美推出了贵州酸汤风味沙拉酱、凯里酸汤乳酪酱等,同时,其还运用数字化模型,为餐饮品牌提供创新烹饪方案。

3.自助模式持续走红,美式慢烤热度攀升

自助模式多应用于星级酒店的西餐厅,一些以牛排、比萨、西式烤肉为主题的特色西餐厅也引入该模式。近年来,随着性价比消费需求的与日俱增,部分主打自助模式的西餐品牌迎来发展契机,比如主打比萨自助的比格比萨自助在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期间净增90余家门店,总门店数突破300家;主打牛排自助的豪客来牛排门店数已超过200家,豪德亨牛排自助餐厅的门店数则超过了100家。同时,必胜客在2024至2025年多次推出了限时自助套餐。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品牌所推行的自助模式不尽相同,大体分为全自助模式、品类+自助模式以及套餐/限时自助模式三种。其中,品类+自助模式独特,通过聚焦单一品类精简SKU,并优化门店运营模型,可满足消费者对于多样化选择及高性价比的双重诉求。

与此同时,源自西方的Bistro模式因契合近年消费者对于氛围感及沉浸式用餐的需求,在国内广受青睐。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一批Bistro西餐品牌,如COMMUNE幻师、chili's奇利斯、homeless牛排小酒馆、18号酒馆、LECOQ大公鸡小酒馆等。其中COMMUNE幻师的全国门店数已超过了百家,而米其林西餐厅The Georg也于2025年4月推出了全新的Bistro菜单。

此外,美式慢烤(美式烟熏烤肉)的热度也在不断攀升,目前,在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深圳等城市已涌现了一批以美式慢烤为主打产品的西餐厅,如本垒美式烤肉、北焰牛排馆、Fire Door火门美式烤肉等,同时部分西餐厅也推出美式慢烤产品。在此趋势下,以味好美为代表的上游企业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了美式慢烤相关的产品及应用方案。

结语

尽管近年来西餐赛道整体呈现稳中有增的发展趋势,但西餐赛道的从业者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导致西餐赛道的增长动能略显不足、市场竞争加剧、外卖场景适配难度较大等。展望未来,主打性价比的大众化西餐和中低价位精致西餐(漂亮饭)依然具有增长潜力,下沉市场也有待进一步深挖。与此同时,中西风味融合趋势将持续深化,上游企业也积极跟进市场风味趋势,与下游品牌共同推进西餐赛道创新速度提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