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面向公众,全球开放!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在穗落成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09-10 00:10:57

“早晨观赏太空荷花、品尝自己亲手种的太空荔枝、晚上露营仰望星空畅谈理想……这一画面,不久将能在广州从化的综合性航天产业基地实现。”2025年9月9日,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以下简称“试验中心”)落成暨试验能力发布会在广州从化隆重召开,中科宇航副总裁杨浩亮在现场介绍道。

试验中心落成,标志着我国首个面向全球开放的商业航天动力系统测试平台正式落成,是中国商业航天能力体系建设的里程碑事件。此次发布会系统展示了试验中心先进的试验能力与前沿技术水平,重磅推介了力箭二号运载火箭、力箭二号重型运载火箭、力箭三号运载火箭,以及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和力擎系列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核心成果。

据了解,该试验中心面向全球科研机构、企业及高校,目前已与北京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取得相关合作。


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的航拍图。

国家及市场对力箭二号有迫切需求

力箭二号任务包括星座组网、空间站货运

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占地面积1016亩,核心设施包括200吨级与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工位,以及能力领先的400吨级液氧煤油动力系统试车台。该中心以安全性、专业性、通用性和经济性为设计原则,是我国中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可回收技术研发的关键地面验证平台,为火箭动力系统从研制到量产提供全过程试验支撑。

发布会上,杨浩亮重点推介了包括力箭二号运载火箭在内等多款火箭及发动机产品,全面展现出公司深厚的研发实力以及从技术攻关到产业应用的完整战略视野。

“力箭二号运载火箭今年首飞,目前,国家及市场对力箭二号有迫切需求。这些使命任务艰巨且光荣。”他表示,力箭二号首飞任务即承担国家重大使命任务,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轻舟货运飞船的初样试飞船,后续任务包括星座组网、碳星试验卫星发射、空间站货运等。


今年6月,力箭二号一级动力系统试车现场。

目前,力箭二号运载火箭首飞箭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已完成全箭总装,进入总测阶段,计划今年四季度执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轻舟货运飞船初样试飞船发射任务,未来将成为我国大规模星座组网和空间站低成本货运的主力火箭,显著提升国家进入太空的效率及经济效益。

今年7月,中科宇航在酒泉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的力箭火箭总装测试厂房正式投入使用,力箭二号专有发射工位也即将建设完成。


发布会上,杨浩亮介绍了力箭二号重型运载火箭。

发布会上,他进一步介绍了力箭二号重型运载火箭。该火箭采用通用芯级捆绑构型设计,通过集束式回收火箭实现发射成本的大幅降低,未来将服务国家卫星互联网高密度发射需求,支撑每年60次的高频次火箭发射,是我国构建空天信息网络的重要基础装备。

“这是一款全回收、高运力以及低成本的火箭。”作为全回收式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力箭三号也同步亮相,他解释道,不仅实现将火箭全回收的技术跨越,更致力于构建空天往返运输系统,为我国未来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太空资源利用提供关键支撑。

面向公众

试验中心能赏太空荷花种太空荔枝

预计2028年实现太空旅游

值得留意的是,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一经亮相发布会,引起现场嘉宾高度关注纷纷拍照。

“乘客乘坐这款飞行器攀升至距地表100公里高的卡门线,体验约四分钟的失重感,充分享受到太空旅游乐趣。”杨浩亮现场说道。


在试验中心航天科普展厅,摆放了本次发布的模型。左一是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模型。

据南都记者了解,该飞行器是我国首型面向太空旅游的完全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具备30次以上重复飞行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安全、高可靠、低成本的太空旅游服务。同时作为太空科学研究试验平台,可用于解决微重力、空间辐射等空间环境关键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问题,支撑我国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重大战略项目实施。


位于试车台的力擎二号发动机。


位于试车台的力擎二号发动机。

“目前预计2028年提供太空旅游服务。”杨浩亮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介绍到,力擎一号、力擎二号,这是该公司自主研制的高性能、轻质化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针栓式喷注器及高转速涡轮泵技术,可为可重复使用火箭一、二级和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提供动力。

“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在实现太空旅游的同时,还能搭载种子上太空。”他进一步表示,在回收太空种子后,将在该试验中心种植,“经过宇宙射线辐射的荷花,在种植之后,花更大、花期更长、色彩绚丽。”


在试验中心航天科普展厅,展示了15种经过太空育种的各类种子样本。

在该试验中心的航天科普展厅,南都记者看到现场展示了15种经过太空育种的各类种子样本,包括太空荔枝、太空彩稻、太空荷花、太空豇豆、太空香菜、太空甜瓜、太空紫玉米、太空彩椒等。


在试验中心航天科普展厅展示的部分种子样本。

作为大湾区唯一的综合性航天产业基地,该试验中心开创性地将航天科技与科普教育、现代农业及生态文旅深度融合,构建起集航天工程试验、太空科普体验、太空农业展示与生态观光于一体的“航天科技生态综合体”,配套建设包括航天科普展厅、太空农业示范区、太空荷花观赏区及太空果树种植示范区等,不仅服务于航天科研与智能制造,更成为向社会公众传播航天文化、展示航天科技与太空农业生态融合创新的重要窗口。

开放共享

面向全球科研机构、企业及高校

已与北京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合作

“开放共享是我们试验中心的特点之一。希望能够打造成一个对全世界科研机构,特别是对大湾区开放的试验中心。”中科宇航创始人、董事长杨毅强在发布会中说道。

杨浩亮对南都N视频记者介绍,该试验中心面向全球科研机构、企业及高校,目前已与北京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取得相关合作。

记者了解到,中科宇航与中山大学共同研制力鸿一号,推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共同开展太空旅游临床医学保障研究,开展基于太空环境的医学基础研究、药物研发、航天可穿戴式监控设备研发等。

“目前,太空育种、太空医疗设备研究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杨浩亮说道。


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落成暨试验能力发布会现场。

中科宇航构建“技术创新+标准转化+资源共享+产业实现”的产业生态模式,将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打造为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和产业聚集的新高地。未来将夯实航天技术研发实力,紧跟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大力发展航天科普与航天文旅,建设集航天科研、爱国教育、航天科普、太空育种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示范园区,充分发挥航天技术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杨毅强表示,未来5-10年,空间产业将逐步实现从低轨向中高轨以及深空的拓展,通过高效利用太空环境、规模化开发太空资源与能源,推动太空经济持续壮大并形成产业规模。“试验中心的落成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力量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正以更加自信、包容的步伐,深度融入全球航天产业链与创新网络,共同应对‘如何更高效、更经济、更可持续地进入太空’这一时代课题。”


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航拍图。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李芷琪 实习生 林珈羽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