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有网友发现,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种新型“鬼秤”:某些平台在播放广告时,广告页面的倒计时与真实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致,广告的实际播放时间多于其标明的倒计时。媒体调查发现,多个互联网平台标识为80秒、120秒的广告,实际播放时间皆多于标明时长。互联网广告正在悄悄“偷走”用户的时间。(经济日报)
尽管被偷的时间也就短短几秒,好像并不多,可是这一现象的普遍检出,还是给人以某种后知后觉的惊骇之感。令人惊讶的,不只是此类“时间鬼秤”本身,更是那份盘剥到分毫的机关算尽。
我们知道,不少视频节目的贴片广告报价都是“一秒万金”,由于其交易金额大、合同金额高,所以“执行情况”备受重视。对于在播广告,广告主、广告商一般都会卡点监看、精准计时,为的就是平台能够足时足量刊播广告。而平台一方呢,为了不被抓住把柄、不发生违约,往往都会就广告播放留出一定的余量,比如说会稍微提前切掉正片、稍微给广告结束画面定格一会——于是乎,一来二去,也就多出了三五秒,也就有了所谓的“时间鬼秤”。
广告要留“余量”,平台也就只有苦苦观众了。只是需要说明的是,当下的视频消费领域,观众中的很大部分都是付费会员,他们同样享有充分知情以及被诚实告知信息的权利。平台既然收取了会员费,那么就要担起相应责任。
视频平台的“时间鬼秤”,看似是细枝末节,实则事关商业诚信,切不可因小失大。须知,消费者不可欺,关注那“被偷走的三五秒”,也是对一段商业关系的“应有尊重”。
“偷走”用户时间只会因小失大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华西都市报 时间:2025-09-10 04:11:46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
热门推荐
- 永不止步的追“光”者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太湖薄膜打入华为苹果供应链
- 苹果 visionOS 26 正式版 9 月 15 日上线:引入空间小组件
- 低空经济拥抱“智慧海洋” 东亚海洋博览会智能装备受关注
- 低空经济拥抱“智慧海洋” 东亚海洋博览会智能装备受关注
- 小米“铁腕”辞退泄密高管 企业商业机密保护引关注
- 纳斯达克斥资5000万美元押注Gemini(GEMI.US) 进军加密货币市场
- 中国新能源汽车鏖战泰国: 走价格战老路不可取 品质过硬是王道
- 苹果iPhone 17直捅安卓老巢,库克终于大方了一把
- 苹果发布A19芯片搭载iPhone 17,史上最薄iPhone起售999美元,Pro八年来首次涨价
- 5999元起,最贵17999元!苹果重大发布!库克:空前飞跃
- 狂登热搜,iPhone 17「挤爆牙膏」!5999起价,AirPods变身同声传译
- 今年的新 iPhone,让我重新相信苹果
- 苹果iPhone 17 Pro美版顶部新增玻璃孔,用于5G mmWave毫米波天线
- 挤爆牙膏,iPhone 17系列登场!一文带你速通苹果“科技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