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有网友发现,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种新型“鬼秤”:某些平台在播放广告时,广告页面的倒计时与真实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致,广告的实际播放时间多于其标明的倒计时。媒体调查发现,多个互联网平台标识为80秒、120秒的广告,实际播放时间皆多于标明时长。互联网广告正在悄悄“偷走”用户的时间。(经济日报)
尽管被偷的时间也就短短几秒,好像并不多,可是这一现象的普遍检出,还是给人以某种后知后觉的惊骇之感。令人惊讶的,不只是此类“时间鬼秤”本身,更是那份盘剥到分毫的机关算尽。
我们知道,不少视频节目的贴片广告报价都是“一秒万金”,由于其交易金额大、合同金额高,所以“执行情况”备受重视。对于在播广告,广告主、广告商一般都会卡点监看、精准计时,为的就是平台能够足时足量刊播广告。而平台一方呢,为了不被抓住把柄、不发生违约,往往都会就广告播放留出一定的余量,比如说会稍微提前切掉正片、稍微给广告结束画面定格一会——于是乎,一来二去,也就多出了三五秒,也就有了所谓的“时间鬼秤”。
广告要留“余量”,平台也就只有苦苦观众了。只是需要说明的是,当下的视频消费领域,观众中的很大部分都是付费会员,他们同样享有充分知情以及被诚实告知信息的权利。平台既然收取了会员费,那么就要担起相应责任。
视频平台的“时间鬼秤”,看似是细枝末节,实则事关商业诚信,切不可因小失大。须知,消费者不可欺,关注那“被偷走的三五秒”,也是对一段商业关系的“应有尊重”。
“偷走”用户时间只会因小失大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华西都市报 时间:2025-09-10 04:11:46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
热门推荐
- 人形机器人量产交付视频被质疑造假,优必选回应:完全失实
- 香港大学提出无需数据标记的ViT密集表征增强方法
- 超微电脑(SMCI.US)推出基于英伟达架构的AI工厂集群解决方案 以简化大规模部署
- 【为你喝彩】科技报国传薪火·孙颖慧:14年攻坚,一颗药丸的生命重量
- 2025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举行
- 牵扯英特尔,台积电又曝“内鬼”
- 比特币11月雪崩,谁抽走了市场的梯子?
- 美国最强学术超算Horizon开始安装,含英伟达Vera CPU服务器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向公众全面开放,但仅提供iOS版App
- 全球首型深远海智能渔业养殖工船“湛江湾1号”交付
- 全新吉利帝豪 6.59 万元起,车长 4.8 米,吉利要把燃油车市场吃干抹净
- 萨尔瓦多政府砸下逾1亿美元大举抄底! 比特币“超级大反攻”号角已吹响?
- 全球首台!这项药物“智造”核心装备,将提升中国创新药竞争力
- 中国平安CTO:AI加速进化,平安正在打造三大AI服务
- NeurIPS 2025 | 上下文元学习实现不微调跨被试脑活动预测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