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琶洲“模术”秀专访:基于16万数据库打造,AI引导写作文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09-10 12:14:08

百花齐放般的大模型深刻展示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南都·琶洲π特别策划琶洲“模术”秀系列人物专访,专访位于广州海珠琶洲的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的大模型专家,揭秘大模型背后的技术原理,走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应用场景。

如何将高考高频热点与大事件结合,写出高分作文?高考作文有哪些万能模板?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提高作文分数?位于广州海珠的广州启合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公司内部庞大的数据库顺利研发纸条大模型,聚焦作文辅助领域,实现了智能创作和智能批改两大功能。

作为纸条大模型研发团队的负责人,黄超雄认为,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参数规格越来越大,标签精度也越来越高,“大模型的出现将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和产品质量带来很大提升。”


广州启合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黄超雄

AI热潮影响择业

率领团体自研大模型

“我的人工智能之路开始于一个不常规的起点。”对于入行契机,黄超雄如是说道。黄超雄并非计算机科班出身,但长达15年的IT从业经历中,他参与了金融、政企以及互联网等不同领域的10个项目,让他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让大家为之震惊;不久之后,国内出现了GLM、百川智能等优秀的大模型。“这波AI浪潮影响了每个人,让我重新思考技术的发展方向。”黄超雄表示,AI赋能后,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的工作效率和价值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于是我将职业重心转向了人工智能方向,主要专注于大模型技术和应用落地。

在2019年,黄超雄加入了启合科技;2023年年初,黄超雄牵头组织了公司的AI团队。经历了大约一年半的努力,启合科技顺利研发深度合成算法,今年6月自主研发的纸条大模型通过了备案。“我们将大模型应用在实际场景中,真正做到将AI技术与实际业务融合。”

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协作,黄超雄不仅要适应“领导者”这一角色,更要带好方向。“当决定研发大模型时,大部分人都比较困惑。”他告诉记者,当时公司决定做一些确定性较高的事情,例如每两周进行一次版本迭代,因为App不断迭代所带来的收益是确定的。

大模型研发前期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涉及技术研发,数据清洗、处理和审核等,这需要跨部门协作。那么应如何协调跨部门实现共同的目标?黄超雄介绍,我们召开了大大小小的会议,探讨如何将目标落实到部门和个人,“这是研发时遇到的最困难的事情。”

发展至今,启合科技已经走过了8年时光,其间主要运营了“纸条作文”这一应用,目前累计拥有8000万用户,日活跃用户数量约有20万,周末甚至能达到25万至30万。据黄超雄介绍,作文纸条的用户群体以初中、高中学生为主,考虑到部分学生在上学期间不方便使用电子设备,启合科技还尝试将优质的作文素材印到手卡上,方便用户在碎片化的课余时间积累作文素材。


启合科技运营的纸条作文APP具备海量素材,吸引了8000万用户。

适时转变AI赋能方式

推出引导式写作模式

今年,纸条大模型成功通过备案。作为一款写作辅助工具,破解纸条大模型幻觉、减少错误输出尤为重要。为此,启合科技在自研模型的基础上,还有专门的内容运营团队和内容审核团队,定期对大模型输出结果和质量进行检查。不过黄超雄也坦言,并不希望用户过度依赖AI一键完成作文,而缺乏深度思考。“我们的初心并非让用户使用AI,而是希望能够帮助用户学得更好,一键生成作文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因此我们进行了新尝试,推出了引导式写作方式。”

纸条大模型聚焦于作文辅助领域,基于自有的16万数据库规划了两大功能,一是通过AI生成智能创作,二是实现了智能批改,能基于一篇作文生成对应的点评和解析。

黄超雄介绍,纸条大模型并不鼓励通过AI一键生成全文,而是提供引导式和分步生成作文的方式。首先生成作文的思维导图,再让用户确认整体结构以及表达思维观点;确认整体框架之后,模型会按照以“开头、文章主体、结尾”的顺序生成作文,每一步都独立生成,用户可以灵活地调整不同的位置和内容。“就像搭积木一样,哪一部分不合适,都可以灵活地调整。”

AI批改则依赖大量自研数据,“启合科技积累了很多老师的教研数据,基于范文解析以及用户提交的作文批改训练数据,将人类的经验融入模型中。”黄超雄还提到,这一交互功能并非只是评出总分,而是会详细罗列作文的得分点,分析每个段落、每个句子并指出哪个地方逻辑不通顺、哪些词语表达欠缺、哪些片段值得升华。


纸条大模型实现了智能批改,用户能清晰看到作文的详细评语。

黄超雄介绍,上述两大功能上线后,用户的反馈积极。“从统计结果来看,平均每个用户使用智能创作的频率为每周6次,作文批改的使用频率为每周3次。”

谈琶洲

琶洲在广州区位辐射力的影响下,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吸引了很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这对于企业而言会有利好的支撑。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琶洲π记者 何茵桃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