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科技青年扎根田间猪圈,拼多多农创客大赛解锁农业科技新未来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ITBEAR 时间:2025-09-10 22:35:05

在杭州举办的“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上,一群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农业科技团队用创新方案重新定义了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这场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浙江大学与拼多多联合主办的赛事,吸引了来自97个国家的519份数字农业解决方案,最终12个项目入围决赛,其中多个项目已在实际场景中产生显著效益。

获得银奖的“AI养猪”团队,通过在猪舍部署20多万条猪只呼吸、咳嗽等声音数据训练的AI模型,实现了呼吸道疾病提前7天预警。这套系统不仅能识别深咳、浅咳等细微差异,还整合了24小时AI视觉识别与多传感器装备,可实时监测猪只体温、采食量等指标。据团队负责人介绍,该技术使1名饲养员年管理规模提升至1万头猪,同时将非洲猪瘟巡检成本降低40%,相当于每减少一头非正常死亡猪只,就直接为养殖场创造数百元收益。

非洲坦桑尼亚团队SafeSip的“五级仿生超滤系统”则以更朴素的方式解决了东非小农场的生存难题。针对当地58%家禽因水质问题死亡的现状,团队开发出太阳能供电的低成本净水设备,农户每月仅需支付6美元即可使用,4.5个月即可回本。试点数据显示,该方案使家禽传染病发生率下降67%,死亡率降低58%。项目代表Faith在领奖时哽咽道:“从坦桑尼亚来到中国参赛,完全没想到能获得金奖,这给了我们继续改变家乡农业的勇气。”

美国PlantPulse Patch团队的纳米传感器技术展现了农业科技的精准性。通过捕捉植物染病前释放的微量气体,结合AI分析系统,该技术可比传统观察提前2-3天预警番茄晚疫病,使病害损失减少50%。团队测算,若全球推广该设备,每年可减少超千亿美元植物病害损失。而哥伦比亚AgroData Connect团队开发的AI拍照诊断平台,则让拉美小农户通过手机即可获取作物管理建议,即使在离线状态下也能运行。

中国本土团队的“瀚海奇迹”项目同样引人注目。他们研发的生物基复合材料能在30天内将沙地转化为可种植土壤,配合“AI+遥感”技术实现2人管理千亩农田。匈牙利Agroloon的高空气球监测系统则填补了卫星与无人机监测的空白,其30公里高空作业能力可覆盖800平方公里农田,续航达100天,成本仅为卫星监测的十分之一。

这些创新项目背后,是农业科技市场的巨大潜力。数据显示,非洲每年因产后粮食损失损失60亿美元,美国番茄病害影响超百亿美元收益,全球44%人口依赖农业谋生。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指出:“农业是拼多多的核心战略,我们不仅连续五年主办全球农创客大赛,还通过‘千亿扶持’计划投入真金白银,支持从农产品上行到农研创新的完整链条。”

据悉,拼多多已连续五年举办此类赛事,并同步推进“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和“全国科技小院大赛”。2024年,企业代表还在世界粮食论坛上分享了数字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正如侯凯笛所言:“当年轻人在猪圈调试AI模型,在非洲农村安装净水器时,他们不仅是在解决技术问题,更是在重新定义科技创新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