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慕尼黑车展上中欧汽车上演“代际博弈”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刘敏 汽车咖啡馆 时间:2025-09-11 15:49:11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编辑 | 胡耀丹

在正在举办的全球五大车展之一慕尼黑国际汽车展览会(IAA 2025,下称“慕尼黑车展”)上,中欧汽车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碰撞、交流。

在竞争与合作之间,中欧汽车业的代际博弈正在上演。这轮“代际博弈”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汽车工业强国德国,与汽车工业大国中国之间,实力此消彼长;二是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之间的迭代、淘汰。

“汽车行业的全球竞争正在加剧,不仅仅是电动汽车。”在慕尼黑车展开幕式上,德国总理默茨(Friedrich Merz)说:“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竞争尤为激烈。”他认为,保护德国汽车工业是确保该国繁荣的关键,并强调了在转向电动汽车时保护该行业的重要性。

“我们汽车行业几十年来一直在庆祝的盛会结束了。”在慕尼黑车展上,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Oliver Blume)强调,现在要“重新定位”。麦肯锡的合伙人Patrick Schaufuss表示,欧洲汽车制造商需要更快、简化的产品开发,以跟上敏捷的中国竞争对手。

这预示着,德国车企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事实也是如此。占有主场优势的欧洲汽车企业,尤其是以宝马、大众为首的德系车企,在慕尼黑车展前夕释放了大量“进攻信号”,在车展上带来了跨时代式的新平台首款产品,也重申了在智能电动化时代的决心与雄心。

“我们去看了宝马的新车,我觉得他们已经在更新的速度上迈了大大的一步,而且他们在平台化上做得非常好。”在搜狐汽车《轰鸣》栏目走访慕尼黑车展的过程中,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说。

全新小鹏P7 图源:官方

被视作竞争对手,出海氛围浓厚的中国企业,则以“全产业链上阵”的架势登陆慕尼黑。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供应商,地平线、元戎启行等智能驾驶芯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纷纷登场,拉开了“产业军团式出击”的大幕。

不过,慕尼黑车展的主题并不全是两个汽车大国的竞争,还有德国与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合作。搜狐汽车在现场观察到,展馆里随处可见中欧企业高管的密集交流场景。

在欧洲我们几乎跟所有的海外客户都进行过接洽,而且大部分都有相关的产品正在开发中。现在全球大概每三辆电动车,就有一辆是搭载宁德时代的电池。”在搜狐汽车《轰鸣》栏目走访慕尼黑车展的过程中,宁德时代海外乘用车解决方案部副总裁宋毅说。

攻守、竞合、博弈之间,传统燃油车的诞生之地,正与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兴盛之地,共同构筑全球汽车产业的新面貌。

01 德国、中国“代际”交替

慕尼黑车展指向更深层次的国家“代际”交替。

德国汽车产业是国家制造业的中坚力量。“行业已经迎接挑战。德国汽车工业企业已经完成了准备工作。我们进行了投资,带来了创新,并在未来技术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我们是创新的冠军,是欧洲电动出行的领导者,是繁荣与增长的重要推动者。”在慕尼黑车展上,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Hildegard Mülle说。

但德国汽车业近年来遭遇重创。“我们的目标必须是让德国重返全球竞争力排行榜的前列。必须彻底克服过度监管,以及依赖禁令和对单一技术路径的僵化承诺。灵活性与技术开放性至关重要。缺乏对现实的分析与灵活应对,将无法实现目标。”Hildegard Mülle说。

慕尼黑车展期间,德国《世界报》主编Jan Philipp Burgard也对德国汽车工业发出警告:现在是决定德国汽车工业命运的时刻,如果德国车企的新车再不被市场所接受,如果政府不创造出一些框架条件,那么有朝一日,宝马、大众这样的汽车制造商,只能进博物馆了。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截至2025年6月,汽车行业在一年内减少约51500个岗位,所涉工作者数量比疫情前降低超过11万人。

安永发布的报告称:“没有其他工业部门记录到如此强劲的就业率下降。”这份报告还指出,与去年同期相比,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行业的收入下降了1.6%。安永分析师Brorhilker表示,德国对美国和中国的汽车出口将继续受到压力,前者受到关税的影响,后者受到需求减弱的影响。

基于种种原因,德国的GDP在2023年下降 0.3%,2024年继续下滑0.2%。其中,汽车业带来的影响不小。汽车业长期是德国制造与出口的支柱,占其出口比例高达近一成甚至更多。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德国出口的17%是机动车和零部件。

外媒指出,欧洲以前的经济引擎依赖于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和对中国的出口。但如今这两大助力均已逐渐消失。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和德国经济研究所(IW)9月份提交的一份综合报告的预测,到2030年,德国五分之一的工业生产面临消失的危险。

而面向未来,在全球汽车新能源化、智能化的趋势下,德国的禁售燃油车政策却陷入僵局。今年6月,据媒体报道,德国最重要的汽车行业协会VDA呼吁事实上撤销欧盟2035年禁止销售由内燃机驱动的新车的禁令。

伴随着德国工业“亮红灯”,在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新能源智能化趋势也已成为政府、企业的共识。

近20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从年销不足600万辆,一路增长至年销突破3000万辆,并于2009年跃居全球第一。近几年,在新能源智能汽车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产销率不断创新高,持续位居全球第一。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多个月份的占有率超过65%,部分月份甚至突破70%。今年8月,自主品牌零售132万辆,同比增长9%,国内零售份额为65.7%,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1-8月自主品牌的零售市场份额达64%,较去年同期增长6.2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也正在成为外贸“新三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这离不开中国政策层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推出了包括车辆购置税减免、新能源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补贴等多轮政策。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在“双积分”等政策下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中国的汽车总产值已达到11万亿人民币,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10%,首次超过房地产,成为中国的第一经济支柱。虽然,中国汽车也面临行业“内卷”等挑战,但中国整体却走在“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道路上。

02 德系车的“新世代” 中国车的出海时代

“BMW iX3是首款投入量产的新世代车型。我们不仅将下一代最成功的纯电车型之一带上道路,同时也开启了BMW的全新时代。”9月5日,宝马新世代BMW iX3在慕尼黑全球首发,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新世代,不只是一台新车,更是一次彻底的产品迭代,一次重塑品牌重大跨越。

新世代”一词来源于德文“NEUE KLASSE”。1960年代,宝马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新世代”为名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产品革新。在BMW iX3这一首款投入量产的新世代车型发布后,宝马集团同时宣布,从现在起到2027年,将在全球推出40余款全新或升级产品。

BMW iX3 图源:官方

发布类似的“跨世代”产品,几乎是德系车在慕尼黑车展上“秀肌肉”的统一动作。

其中,大众汽车首次亮相新ID. Polo、ID. Polo GTI等多款全新车型,紧凑型纯电SUV ID. CROSS概念车迎来全球首秀。其计划未来在小型与紧凑型市场推出四款全新纯电车型,2026年起陆续上市。同时,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2030年前投资高达十亿欧元,作为其现有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扩展人工智能。

车展期间,奥迪品牌的全新概念车Concept C也首次公开亮相。“我们的全新设计哲学,标志着奥迪全球转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奥迪全球CEO高德诺(Gernot Döllner)说。

奥迪全新概念车Concept C 图源:搜狐汽车

当然,正在增长、蜕变中的中国汽车市场仍然重要。此前,奥迪已在中国推出字母品牌AUDI,正式开启双品牌的双线作战。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在慕尼黑车展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供应商伙伴能够积极响应奥迪对产品定义提出的各项需求,并与其在开发过程中共同推进和校正。

在车展上,“明星车型”雷诺品牌全新第六代Clio也迎来全球首发。有意思的是,虽然雷诺退出了中国市场,但仍与中国供应商保持良好关系。搜狐汽车注意到,车展期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与7月刚任职的雷诺汽车CEO官福兰会面。此前,雷诺汽车宣布与宁德时代签署价值72亿欧元的订单。

在欧洲企业集体发布跨世代产品的同时,中国车企以史上最强阵容亮相。

“深蓝全球化绝对不能再小打小闹了。”2025深蓝汽车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上,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透露,深蓝海外单月销量高峰时已接近1万台,覆盖70多个国家,明年海外销量有望突破十万。全新深蓝S07开启预售发布,深蓝L06迎来全球首发亮相。同时,深蓝S09超长续航超充版上市,DEEPAL S05欧洲上市, DEEPAL S07德国上市。

同时,零跑汽车全球首发了Lafa5纯电轿车并开启盲订,其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开发的B10车型同步开启交付,起售价为3万欧元。截至2025年8月,零跑在德国已建立109家销售与服务网点。

比亚迪在慕尼黑车展上带来腾势Z9GT、D9,比亚迪海豹06 DM-i等重磅车型和兆瓦闪充技术;小鹏汽车在车展上带来了全新P7等车型,还同步展出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模型等前沿展品。同时,小鹏宣布其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将在慕尼黑正式启用。

“我们在欧洲进行了小鹏P7的首秀,我们发现欧洲用户对一台高颜值、高运动性能轿跑的需求超乎我们想象。”何小鹏对搜狐汽车表示,当下小鹏的战略是“In Europe,With Europe”,因为“For Europe”对小鹏而言还早了一些,再过五年,如果小鹏汽车能够在欧洲市场年销几十万辆,再“For Europe”会做得更好。

03 产业链走向欧洲

慕尼黑车展上,也不只有德系汽车跨时代的产品、中国汽车雄心勃勃的出海战略,还有覆盖几乎整个产业链的中国企业。

这届慕尼黑车展上,116家参展的中国汽车企业几乎以“全链出动”的方式参展:从整车制造到电池、激光雷达,再到智能座舱和操作系统,几乎覆盖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

在车展上,地平线宣布在德国慕尼黑设立欧洲总部,据悉,征程6芯片已助力博世智驾方案获多家车企定点;元戎启行展示了最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2.0及其自研的VLA大模型;轻舟智航宣布与高通Qualcomm达成合作;Momenta宣布与Uber将于明年在德国慕尼黑测试完全无人驾驶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也有58家相关企业参加慕尼黑车展。三星、SK On、现代摩比斯、韩华和 LG 等韩国巨头,均推出了最新的汽车相关技术,包括屏幕、电池和车联网等。

过去,德国企业中的“隐形冠军”闻名全球。“隐形冠军”一词由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指的是德国拥有一批在各自市场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企业,这些企业可能并不显眼,不位于前台,但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在汽车企业,德国也拥有博世、福士、马勒等一批汽车供应链领域世界领先的“隐形冠军”。不过,在行业技术、产品变革迅速的当下,这批“隐形冠军”与中国产业链企业之间,也形成了全新的竞合关系。

“其实我们(宁德时代)已经在引领这个(电池)行业了,我们引领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标准,我们已经在引领整个国际的标准。”宋毅对搜狐汽车表示,十年前电池领域的标准其实来源于德国,国内很多标准还处于借鉴阶段。但在今年新国标落地后,很多海外标准委员会主动找来沟通,希望和中国企业一起制定更加严苛的电池行业标准。

不过,除了宁德时代,更多的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还处于技术前沿,商业化体量仍有不足的阶段。对他们而言,如何在海外市场拓展出新业务增量是重中之重。

针对这一命题,地平线的答案是提供足够的灵活性和兼容度。“地平线应该是现在唯一一家不管是低算力,中算力还是高算力,一代产品的架构可以同时提供全覆盖掉的公司。”在搜狐汽车《轰鸣》栏目中,地平线智驾产品市场总监刘文尧说。

刘文尧表示,欧洲整个辅助驾驶系统发展速度,相对没有国内那么前沿,更多是以安全为主的,以相对规则化道路为主的系统方案。地平线征程6家族中有征程6B、征程6E、征程6M这几颗中算力、低算力的芯片,恰恰是最符合现在欧洲这些客户市场需求的状态。

元戎启行同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我们不仅供应中国的OEM,海外也会去尝试合作。”在搜狐汽车《轰鸣》栏目走访慕尼黑车展的过程中,元戎启行CEO周光表示,元戎的技术在欧洲落地需要做大量合规的细化工作,此外,公司还需要有本地的数据。元戎也设立了欧洲公司,也会有本地的数据团队,也要遵守法律法规,用当地的数据去解决当地的场景。

零部件与技术供应商的集中亮相,让中国汽车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展现在全球眼前。宁德时代、地平线、元戎启行,在电池、芯片、算法上为整车提供了底层支撑。对于欧洲同行而言,这不仅是争夺中欧客户,更是整个汽车生态体系的正面竞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