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八马茶业王氏家族的“第四次闯关”上市,换港股就不用解决老问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胡颖 号外工作室 时间:2025-09-11 16:38:26
家族企业最大的隐忧之一就是“传承

作者:号外工作室 李淼淼

家族企业最大的隐忧之一就是传承,八马也不例外。招股书里只提了王氏家族6个核心成员的持股比例,没提谁是接班人。王文彬、王文礼兄弟要是哪天他们退休,谁来接掌公司?是儿子还是弟弟?家族内部会不会因为争权而内斗?

要说茶圈里最执着于上市梦的家族企业,八马茶业称第二,估计没几家敢称第一。

从2015年第一次递交A股招股书算起,这已经是王氏家族第四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前三次在A股栽了跟头,如今转头奔港股,搞得好像换个赛场就能拿冠军似的。

▲八马茶叶招股书

《号外工作室》在八马茶叶招股书内容获悉,此次招股书中,针对股权集中的家族病,加盟模式的毒瘤,合规漏洞的尾巴,仍然是种种问题。这哪是闯关,更像带着一堆老问题找新地方躲债。王氏家族的股权怎么分?前三次A股为啥失败?这次港股能成吗?那些藏在招股书里的隐忧?

▲八马茶叶招股书

仔细拆解这6个人的关系和持股比例,就知道这公司有多家族化:

王文彬:直接持股25.38%,是公司最大股东,按招股书里的说法,算是家族核心之一;

王文礼:直接持股20.38%,和王文彬是兄弟(行业里都知道,八马是王氏兄弟一起搞起来的),手里的投票权仅次于哥哥;

吴小宁:持股5.24%,是王文礼的妻子;

陈雅静:持股1.95%,是王文彬的妻子;

王文超:持股2.3%,又是王氏兄弟中的一员(大概率是弟弟);

王小萍:持股0.66%,是王氏三兄弟的妹妹。

简单说:这6个人要么是亲兄弟、亲兄妹,要么是夫妻,妥妥的家族利益共同体。55.9%的投票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公司任何重大决策比如投多少钱扩产能、开多少家门店、甚至要不要分红,只要这6个人拍板,其他股东哪怕加起来持股44%,也只能干看着。

此外,招股书还透露,这次港股上市后,假设超额配售权不用,这6个人的持股比例会降到[编纂]%(没披露具体数,但肯定还是绝对控股)。这种股权结构,在港股市场里就是明牌的风险,外资投资者最怕的就是家族一言堂,决策不透明、关联交易藏猫腻、小股东利益被牺牲。你想啊,要是王氏家族某天想把公司的钱拿去给自家其他生意填窟窿,或者给家族成员发远超市场水平的薪水,普通股东能拦得住吗?招股书里没说有没有保护小股东的条款,但从55.9%的控股权来看,所谓的制衡基本就是个摆设。

02前三次A股折戟:不是运气差,是家族病撞上了A股的审核红线

八马茶业前三次冲A股,分别在2015年、2019年、2021年,每次都是递交材料后没下文,最后不了了之。招股书里没直接说失败原因,但结合A股的审核逻辑和八马招股书里暴露的问题,根本不是运气不好,而是它的家族化毛病刚好踩中了A股的审核红线。

第一次2015年,A股对家族企业的股权规范性要求已经很严了。八马当时大概率是没把家族持股的关系说清楚,比如王氏兄弟的股权是不是代持?和其他家族成员的一致行动协议有没有漏洞?毕竟那时候八马的加盟模式刚起步,营收里家族关联交易可能不少(比如采购原材料是不是从家族亲戚的茶厂拿?)。A股审核比较在意股权不透明,尤其是家族企业,怕的就是利益输送。八马那时候没把这些捋干净,自然过不了。

第二次到了2019年,八马再冲A股,这时候合规问题开始暴露。招股书里后来披露:2022年到2025年6月,公司累计未足额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才0.7百万元,受影响员工200多人。但2019年的时候,门店扩张更快,加盟模式下员工流动性大,社保缴纳大概率更不规范。A股对劳动合规卡得极严,连员工社保都没缴足,监管部门肯定不放心。

还有租赁备案的问题:招股书里说,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23处租赁物业没完成备案,按规定每处可能罚1000到10000元。2019年的时候,八马的门店数已经超过2000家,没备案的租赁物业只会更多。这种小而多的合规漏洞,在A股审核里就是扣分项。

2021年第三次冲A股,八马已经是高端茶销量第一,但A股看的是持续盈利能力,不是名头。招股书里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0.63亿元,同比降了4.2%;净利润1.2亿元,同比降了17.8%。虽然2021年的数据没这么差,但大概率已经出现增长乏力的苗头,高端茶市场虽然在涨,但八马的市占率才1.7%,行业太分散,它想再涨就得靠开更多加盟店,可加盟收入占比已经50%,审核机构可能会担心加盟模式能不能持续?万一加盟商集体不进货,业绩不就崩了?

▲八马茶叶招股书

可招股书里说,募集资金要用来扩建生产基地、开直营店、搞数字化,这些都是烧钱的事,而且能不能回本还不一定。2025年上半年直营门店收入同比降了14.8%,说明直营扩张效果不好;加盟门店虽然多,但管理风险大。机构会想:你砸钱扩产能、开门店,万一业绩没涨,不就是浪费钱吗?要是机构觉得八马的成长性不行,给的估值就会很低,甚至可能发行价低于净资产,那王氏家族就算上市了,也融不到多少钱,等于白忙活一场。

04致命隐忧:家族企业的通病,八马全占了

王氏家族55.9%的投票权,意味着公司的决策基本是王氏兄弟说了算。招股书里没说董事会里有多少独立非执行董事,只提了3个独立非执董(王岳飞、童娜、招敏慧)。但独立非执董就算想提反对意见,也架不住家族股东的绝对控股,毕竟投票权摆在那儿。

这种决策模式最大的风险是不专业和短视。比如:要是王氏兄弟觉得应该多开加盟店冲规模,哪怕风控部门说加盟管理不过来,会出问题,最后还是会按兄弟俩的意思来;要是他们想把钱投到家族其他生意上,哪怕财务部门说现金流会紧张,也可能照投不误。之前A股很多家族企业就是因为老板拍脑袋决策,最后搞垮了公司,八马现在的决策机制,跟那些公司没本质区别。

八马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里,有49.1%来自加盟商,说白了就是靠卖货给加盟商赚钱。但招股书里也承认:加盟商可能不遵守定价政策(比如私自打35%以上的折扣)、不按标准提供服务,甚至卖假货。这些问题一旦发生,损害的是八马的品牌形象,但八马却管不住,毕竟加盟商太多,3341家门店,总部根本管不过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