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赋能+安全筑基,这一双轨策略助力企业实现价值跃迁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文汇报 时间:2025-09-11 17:16:07


在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的2025年服贸会上,人工智能(AI)与数智化转型依旧是炙手可热的话题。

此次毕马威中国重磅发布《智能行业-通过AI驱动转型创造价值的蓝图》系列报告,并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信息与网络安全部带来“筑牢安全可信基座 赋能企业价值跃迁”主题活动,探讨AI驱动转型与网络安全保障等焦点话题,为企业如何面对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提供了必要参考。

从合规底线到价值引擎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网络安全就是国家安全,国家相继发布《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各行业构建健全的安全治理体系,提升信息资产的保护能力。

在毕马威中国科技咨询技术风险管理服务主管合伙人郝长伟看来,国家对网络与数据监管框架的不断完善,核心是三方面考虑:一是这事关国家安全与产业安全,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关系到产业链安全和国家治理能力;二是公众对隐私保护的关注度上升,立法是对个人权益保护的回应;三是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通过标准化、合规化的制度设计,为企业创新营造公平、透明的环境。

针对跨国企业如何应对国家安全监管及合规建设等方面的挑战,郝长伟则表示,在企业实践中,毕马威也观察到了一些痛点。例如,合规要求复杂且碎片化,不同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之间存在交叉,企业难以形成统一理解;数据资产盘点不足,企业对自身数据“在哪里、归谁管、如何用”缺乏清晰认知,导致合规落地困难;合规与业务目标冲突,很多企业担心严格管控会影响效率与创新。

为此,毕马威中国在本次服贸会上,在国家信息中心信息与网络安全部支持下,举办了主题为“筑牢安全可信基座·赋能企业价值跃迁”的活动,共同探讨“从合规底线到价值引擎——安全驱动数字经济新范式”。

数据全生命周期管控

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规划了中国人工智能面向未来的国家行动路线图,将促使中国加速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在综合政策推动下,越来越多研究和服务机构加大力度推出人工智能(AI)与产业融合的创新成果。

毕马威中国在服贸会现场发布的系列报告,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为企业提供实操性的转型框架。从核心观点来看,报告提出企业AI价值创造需经历“赋能(赋能员工)-融合(实现工作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演进(推动企业发展演变)”三阶段成熟度建设,且需同步提升基础、职能、企业三个层面的AI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毕马威中国正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和企业变革,筑牢安全可信基座的双轨策略,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价值跃迁,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郝长伟表示,毕马威中国提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控的理念,其核心是把数据看作涵盖五大阶段的完整资产:从数据获取,确保合法合规采集,避免源头风险;到数据存储与传输,强调加密、隔离、访问控制,降低泄露风险;到数据使用与共享,明确使用边界,开展脱敏、最小化原则,保障数据安全利用;再到数据流通与跨境,建立审批与监控机制,确保数据跨境流动符合法律要求;最后是数据销毁与归档:建立规范的销毁流程,防止二次泄露,同时实现可追溯归档。

这一体系帮助企业解决风险、管理和价值这三类问题,“毕马威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实现从被动合规走向主动治理,从而把数据全生命周期管控转化为数字化战略的基础能力,”郝长伟说。

AI带来双重效应

最近一段时间,AI的安全监管已引发不小的关注。对于网络安全、企业安全运营来说,AI也带来了双重效应。

郝长伟告诉记者,一方面AI可大幅提升威胁检测、日志分析、风险预警的效率与准确性。例如,利用AI对海量安全告警或事件进行建模,帮助企业快速识别异常。但另一方面,AI本身可能被滥用,如AI生成攻击脚本、AI深度伪造(Deepfake)、AI克隆带来的身份与知识产权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安全运营应从两个方向规划:一是构建AI治理框架:包括AI使用的合规边界、透明性和可解释性,确保企业使用AI的同时不会触碰法律与伦理风险。二是强化AI驱动的安全运营中心,利用AI实现自动化威胁检测、响应和取证,提升运营韧性。

郝长伟透露,“毕马威的实践经验是,引入AI安全评估体系,帮助企业在采用AI时进行合规和风险审查。同时,推动AI与安全运营融合,比如AI在零信任架构下的动态访问控制、在漏洞管理中的智能优先级排序等。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人才与流程双轮驱动,辅导企业培养AI+安全的复合型人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