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中马合作新机遇:企业转型与文化交流双轮驱动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BT财经 时间:2025-09-11 17:20:45

美国于2025年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针对约60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新的关税。对于马来西亚而言,这一政策最初的税率为25%,经过三个月的双边谈判后已下调至19%,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压力,但仍可能对电子、电器和家具等行业造成影响。面对这一复杂的外部环境,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吴逸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技术升级、产业转型和区域合作,马来西亚企业仍有望保持竞争力,并在全球供应链中巩固地位。



关税影响与供应链挑战

吴逸平指出,美国原计划对马来西亚征收25%对等关税,但最终谈判后将税率下调至19%,自2025年8月初正式生效。尽管下调对部分出口行业有缓释作用,但19%的高税仍对多数出口至美的企业构成明显成本压力。家具业、制造业等尤其感受显著震动。电子与电器产业的影响则因产品类别不同而异,也有部分半导体与医药产品获豁免。

与此同时,周边国家的生产成本和关税情况也增加了竞争压力。以越南为例,尽管关税略高于马来西亚,但当地人工成本低、部分产业原材料供应充足,它的竞争力可能反而更强。这意味着马来西亚企业需要时间适应市场变化,并通过策略调整提升竞争力。



推动科技升级与产业转型

面对外部挑战,吴逸平强调,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近年来,马来西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关键。

吴逸平表示,科技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生产力,也能帮助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提升技术和品质,从而增强整体竞争力。他强调,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借助自动化、数字化等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



深化区域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吴逸平认为,中国和东盟市场对马来西亚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马来西亚作为小型经济体,国内市场有限,企业发展必须依托区域合作,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借助中马经贸合作,以及中国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优势,马来西亚企业可以提升技术、品质和产能

他还提到,中马之间的人员往来、旅游和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中马建交51周年,两国实施免签政策,并开通了越来越多的直航航班,这不仅推动旅游发展,也促进民间交流和友好往来。马来西亚民众能够体验更多中国美食,部分马来同胞也希望前往中国访问。吴逸平也期待这种文化交流将推动中马合作走向更高层次。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