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佳儒
净利润连亏5年半,年内股价却上演“逆袭行情”,最高涨幅超700%,还刷新历史新高,总市值一度突破300亿元。这样的景象,发生在医药上市公司舒泰神身上。
9月9日晚间,业绩承压的舒泰神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2.53亿元。这一预案是其上市以来推出的最大规模融资计划,募资将主要投向创新药物研发项目。
回溯历史,自2020年起,舒泰神便开始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但截至目前,尚未有新的创新药产品上市,公司还砍掉多条创新药产品线。
而研发的高投入,叠加核心产品表现受挫,正是舒泰神自2020年起陷入持续亏损的关键原因。其中,2025年上半年,舒泰神营收下滑31.14%,利润亏损扩大超600%。
在亏损周期内,舒泰神曾先后推出过3次定增计划,最终均以失败告终。如今,业绩承压的舒泰神再度抛出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定增方案,公司的“底气”究竟是什么?
核心产品承压,创新药研发受困,舒泰神陷亏损困境
披露定增预案前,舒泰神交出一份营收净利双降的半年报。
2025年上半年,舒泰神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下降31.14%;归母净利润亏损2463.56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的342.30万元,亏损大幅增长。
从时间线来看,这并非舒泰神短期面临的业绩困境。自2020年开始,舒泰神已经连亏5年半,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2011年,舒泰神在创业板上市,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当年,舒泰神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贡献了近9成的营收,另一产品舒泰清贡献10%左右的营收。
凭借两大核心产品,舒泰神2016年营收曾破14亿元,归母净利润达2.57亿,201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至2.63亿元。巅峰过后,舒泰神营收净利下滑,但保持盈利状态。
2019年是舒泰神发展的转折点。这一年,苏肽生被调整出国家医保目录,这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市场销售,当年苏肽生销售收入为3.43亿元,同比下降37.22%。
核心产品销售的下滑,传导至公司整体业绩。2019年,舒泰神营收6.61亿元,同比下滑17.94%,归母净利润2729.94万元,同比下降79.64%。
进入2020 年,调出医保目录的影响持续发酵,舒泰神的苏肽生营收仅1.34亿元,同比下降60.75%。这一年,舒泰神营收进一步下滑至4.2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33亿元,创下上市后首次亏损。
面对业绩压力,舒泰神2020年开始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试图通过技术突破打破产品依赖。那一年,公司研发投入2.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85%,同比增长50.95%。
2021年至2024年,舒泰神研发费用分别为3.63亿元、3.63亿元、4.12亿元、1.07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62.16%、66.12%、113.19%、32.92%。高昂的研发成本进一步加剧了亏损压力。
然而,巨额研发投入下,舒泰神的创新药研发之路坎坷。
比如,两大重点领域创新药研发相继折戟。2023年12月,舒泰神宣布终止STSG-0002注射液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该药物于2019年9月获临床试验批件,适应症为慢性乙型肝炎,累计研发投入1.50亿元。
到了2024年3月,舒泰神公告终止BDB-001注射液、STSA-1002注射液、STSA1005注射液、STSA-1002和STSA-1005联合用药项目在 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适应症方向的临床研究工作。舒泰神在COVID-19适应症方向研发投入共计3.83亿元。
更关键的是,截至2025年上半年,舒泰神仍未有全新创新药上市消息。近几年财报显示,公司当前在售产品仍以苏肽生、舒泰清为主,2025 年上半年,两大核心产品分别实现销售收入7432万元、4169 万元,占营收比例达59.17%、33.19%。
2024年报中,舒泰神除了两大核心产品,还披露了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化学药品在售,但该产品早在2020年就已列入财报,并非新增上市品种。
除了业绩亏损、研发受挫,舒泰神过往的定增计划也面临挫折,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资金与发展压力。
5年3次定增失败,再推12.53亿定增“底气”何来?
为了支撑创新药研发,舒泰神曾发起多次定增,但均以失败告终。如今,舒泰神发起更大规模的定增募资计划,“底气”是什么?
回溯舒泰神的定增历程,2020年4月,舒泰神公告拟定增募资10.8亿元,其中3.24亿元投入创新药物研发项目。这一募资计划最终于2022年2月告吹。
2022年9月,舒泰神转而宣布以简易程序定增,拟募资3亿元且全部投入创新药物研发,然而仅过3个月便终止定增计划。当年12月22日,舒泰神火速重启定增,宣布募资5.8亿元,募资用途仍为创新药物研发项目。2024年1月,舒泰神终止定增计划。
对于终止原因,舒泰神提到了资本市场环境、融资时机等因素变化,公司发展规划有调整等等。
纵观几次定增,舒泰神募资规模前后变化突兀,比如2022年9月计划募资3亿元,快速重启的新方案,金额骤增至5.8亿元。有观点认为,这种募资规划缺乏连贯性,容易引发投资者对公司资金需求评估严谨性的质疑,影响投资者对方案的信心。
此外,舒泰神拟募投项目变动较大,且项目的稳定性也受到关注,其中,此前定增预案中针对乙肝、COVID-19的药物研发项目后续均已终止,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项目规划能力的担忧。
如今,舒泰神推出上市后最大规模融资计划,拟定增12.53亿元,其中8.83亿元用于创新药物研发项目,3.7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从募投项目来看,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共有4个,既有延续此前规划的核心项目,也有新增的募投方向:其中,BDB-001注射液(ANCA 相关性血管炎和中重度化脓性汗腺炎适应症)、STSA-1002注射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适应症)均曾出现在此前的定增预案中。
而STSP-0902 注射液(用于治疗少弱精子症)和 STSP-0902 滴眼液(用于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炎)项目,则是首次纳入定增募投范围。
在几大募投项目中,BDB-001无疑是舒泰神此次定增的核心“底气”。根据公司公告,BDB-001 注射液是针对C5a靶点的国内首个、最早进入临床研究的创新药物。BDB-001 在舒泰神所有处于临床阶段的项目中,上市进度最为靠前。
BDB-001 已获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按相关政策,该类药物可获监管资源优先沟通支持,申请上市时若符合条件,还能提附条件批准及优先审评审批申请,加速上市进程。
从具体研发进展来看,BDB-001已取得II期临床研究总结报告,并已确定III期临床试验方案。按照行业的规范,通常来说,药物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并验证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就可以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除BDB-001外,STSA-1002 注射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适应症)已取得 II 期临床研究总结报告,研发进度相对靠前;新增的 STSP-0902 注射液和 STSP-0902 滴眼液项目,也已分别进入Ib 期和 II 期临床试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定增与此前定增相比,属于股价高位的增发。2020 年至 2022 年推出前三次定增预案时,舒泰神期间均价仅 16.01 元。
2025年以来,舒泰神股价表现强势,年内最高涨幅超 700%,还创下 66.66 元的历史高价,总市值一度突破300亿元。9月11日收盘,舒泰神股价报39.7元,总市值189.7亿元。
股价高位定增,潜在投资者会对定增定价的合理性提出更高要求,会更谨慎地评估“折价空间”与“项目风险”的匹配度,决策周期可能更长。
综合来看,三度定增折戟的过往,叠加五年半的持续亏损、核心产品承压与多年无新药上市的现实,让舒泰神此次12.53亿元定增更像是“背水一战”。
这场定增的成败,不仅取决于BDB-001等核心项目的研发进度,更取决于潜在投资者对公司项目执行力与风险管控能力的信任度。未来,舒泰神定增能否落地,公司凭借此次定增能否实现业绩逆袭,我们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