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一度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简称“慕尼黑车展”),一直被视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风向标。在今年的展会上,电动化成为最鲜明的趋势,欧洲传统车企与中国新兴品牌正展开激烈竞争,纷纷展示高续航电动车、城市微出行产品和创新技术。
在众多车企中,奥迪以强大阵容和全新设计哲学成为焦点:Concept C概念车的全球首秀,不仅彰显了品牌在转型中的坚定步伐,也具象化诠释了其未来设计理念——明晰、极致简约以及对本质的关注。
顺应全球发展势能,奥迪正在中国市场全面推进品牌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布局。2025年,奥迪计划有7款全新车型陆续推出,近期推出的奥迪A5L家族、奥迪Q6L e-tron家族及奥迪E5 Sportback已获得积极市场反响,而全新一代奥迪Q5L及奥迪A6L e-tron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亮相,充分展现德系工程品质与中国创新科技的融合实力。在平台与战略布局方面,奥迪在中国持续推进“双合作伙伴”战略:一方面深化与长期战略伙伴中国一汽的全方位合作,另一方面通过全新姊妹品牌AUDI拓展与上汽集团的合作版图。
Concept C概念车发布 预演未来设计方向
奥迪全新发布的这款纯电动双座跑车,不仅是奥迪设计哲学革新的具象呈现,也预示着未来产品的演进方向。它以极简主义为核心,将简洁的线条与饱满的车身表面融合,形成独特张力。
全新前脸由垂直格栅框架构成,并融入独具辨识度的“四重元素”灯光签名,既呼应品牌传承,又彰显未来感。车顶设计尤为创新,电动可伸缩硬顶兼顾敞篷的自由与轿跑的优雅,车尾则通过简洁表面和水平饰条突出运动气质。车身采用钛金属色涂装,展现温润而富有科技感的格调,同时象征精准、轻盈与坚固。
内饰方面,Concept C延续极简风格,强调建筑感的几何造型和高品质材质。阳极氧化铝制成的实体按键配合“Audi click”的标志性触感,为驾驶者带来直观体验,方向盘细节更体现精湛工艺。整体色彩方案依托钛金属灵感,氛围灯以自然色调凸显材质本色,营造温暖精致的驾乘环境。科技设计遵循“含蓄不喧宾夺主”的理念,10.4英寸可折叠中控屏与实体按键搭配,实现清晰高效的人车交互。作为四环品牌设计哲学新篇章的起点,奥迪Concept C不仅展现了清晰、科技与情感的融合,也为未来量产车型奠定了方向,成为奥迪在智能电动时代的重要里程碑。
借由Concept C概念车的发布,奥迪也呈现了其对于未来车型的设计愿景:Strive for Clarity。通过聚焦“明晰”的设计理念,奥迪正大胆迈向一种更简约、恒久的设计美学,以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持续彰显独特性。而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车辆的外观造型上,也贯穿于内饰的每一个细节。最新的技术创新与材料被精准应用在能够为用户创造全新价值的部分,最精炼的元素也能实现最大化的效果。
加速推动全球转型 中国成为核心舞台
奥迪全球CEO高德诺(Gernot Dölln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Concept C概念车的发布标志着奥迪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聚焦清晰与简约的理念将贯穿企业方方面面。“我们设计汽车的方式,就是我们塑造企业未来的路径。”他还表示,自2023年启动的“奥迪未来计划”(Audi Agenda)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成为奥迪转型的核心框架。该计划的目标是加快创新步伐,确保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并在设计与品质上树立新标杆。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奥迪全球战略的核心舞台。高德诺指出,奥迪正坚持“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方向,与中国伙伴一汽和上汽集团展开全面合作。目前奥迪已通过与一汽的协作,将Q6L e-tron家族成功推向市场,车型中融入了多项由中国本地研发的专属技术方案。同时,在与上汽集团的合作中,奥迪正加速推进全新品牌AUDI的落地,聚焦新能源车型开发,并探索更加敏捷的合资模式。这些举措不仅强化了奥迪在华的竞争力,也为其全球战略提供了宝贵经验。
除产品布局外,奥迪还在技术和未来出行领域积极拓展。公司已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与华为展开深入合作,加速相关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应用落地。与此同时,奥迪计划到2029年在德国本土生产基地累计投资约80亿欧元,并在未来24个月内推出超过20款新车型,打造豪华细分市场中最年轻的产品阵容。涵盖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及新一代内燃机的协同布局,将为欧洲、中国和北美等核心市场提供灵活支撑。
在本届车展期间,奥迪特地安排了与中国媒体的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博士(Dr. Johannes Roscheck)表示,今年上半年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多项举措体现了品牌战略的显著升级。通过“双品牌战略”,奥迪能够更快速、更灵活地响应中国市场的变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以新推出的字母品牌为例,该品牌不仅在产品推出速度和竞争力上实现了跨越,还将数字化和智能化功能深度融入车型中,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驾乘体验。同时,四环品牌的全新一代车型也已陆续进入市场,这些产品不仅对海外版本进行了本土化优化,更结合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在智能座舱、驾驶辅助和数字化体验方面实现了更强性能表现。罗英瀚强调,这种双品牌协同布局,使奥迪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更具弹性和竞争力。
而在智能驾驶技术与供应链合作方面,奥迪同样展现出高度前瞻性。罗英瀚指出,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研发节奏比全球更灵活,尤其是字母品牌能够自主把控研发进度,从而快速推出贴合本地需求的创新车型。通过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奥迪在辅助驾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保证了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的统一。此外,奥迪还在积极探索更多具备关键技术能力的本土供应商,以支持智能驾驶技术方案的持续优化。他强调,奥迪的核心原则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不仅提升了产品持续性,也保证了合作效率。未来,奥迪将在市场反馈和产品规划的指引下,继续拓展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空间,并通过本土化供应链体系加快中国市场的创新布局。